海外最大并购案的喜与忧
2017-08-07卢凯瑞
○ 文/本刊记者 卢凯瑞
海外最大并购案的喜与忧
○ 文/本刊记者 卢凯瑞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不在于市场份额,在于带来的科技水平的提高。
● 供图/CFP
6月8日下午,中国化工集团宣布完成对瑞士先正达公司的交割,其已拥有先正达94.7%的股份,收购金额达到430亿美元。历时15个月,中国企业海外最大收购完美达成,意味着中国化工跻身全球农化行业第一梯队。
从全球最大的非专利农药企业跻身全球农化行业第一梯队,中国化工实现了质的飞跃。
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任建新表示:“将与先正达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努力,保证公司在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
天价收购
先正达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是一家具有259年历史的百年老店,是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的高科技公司,年销售收入900亿元,净利润84亿元,农药和种子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和8%。
受大宗商品价格走低、拉美市场疲软以及美元走强的影响,农化行业步入低谷期,农化企业业绩压力增加。先正达财务报告显示,其2012年到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8.72亿美元、16.44亿美元、16.19亿美元。为保证公司在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先正达决定急流勇退。2015年初,美国孟山都、杜邦以及德国巴斯夫等多家跨国巨头先后参与到对先正达的“竞购之争”。最终,先正达全部拒绝了这些收购要约,中国化工借此机遇努力与先正达达成收购共识。
安迅思总监李莉认为,并购大多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一些不足,先正达所拥有的科研能力以及市场份额对于中国化工极具吸引力,而中国巨大的市场也是先正达所需要的,二者各方面都很契合。据了解,先正达素以创新著称,在全国9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07个生产供应基地和119个研发中心,在全国拥有专利超过13000件。而中国化工虽体量巨大,但其产品多为基础化工品类,科研水平尚未步入全球巨头行列。高科技公司先正达能为基础雄厚的中国化工带来新的活力。
据悉,原农化行业“六巨头”之一的孟山都曾对先正达发出总价450亿美元的要约收购,收购价格一度达到470亿美元。但先正达担忧和孟山都合并会导致先正达的企业文化在未来消失,一直以反垄断监管风险为由拒绝此项要约,反而选择了负债率很高的中国化工。“中国化工拥有足够的胸怀,承诺保留先正达的总部并保证先正达员工的利益。而中国以6.5%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具有很大的市场,选择中国化工能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保证双赢或者多赢。” 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曲睿晶解释。
由制造转为“智”造
作为中国海外最大并购,除了账面上的价值和巨大的市场,先正达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制造能力是中国化工集团最大的收获。
2006年中国化工走向国际化经营以来,先后收购了法、英、德、意、以色列等国9家行业领先企业,并于2011年通过收购成为全球最大的非专利农业企业。然而,中国化工距离全球农化行业的 “六巨头”仍有差距。
据统计,原创农化企业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较高,一般达到总销售额的9%~13%,如先正达每年科研投入超过90亿元,接近其每年纯利润。而作为世界第一大农化生产国的中国,大多数农化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的1%~2%。李莉认为,在科研投入方面我们固然要向国际顶尖企业学习,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国国情,慢慢提升科研投入比重。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高精尖产品的研发能力还有所欠缺,只能依靠进口。正如曲睿晶所言,“如果没有几个核心的高端技术作为保障,我们的产品安全将会受到影响。收购先正达这个高科技公司,能够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
此外,如今化工行业大多都在集中生产大宗化工品,资金投入也多位于已成熟的上游产品。李莉警告,在未来上游产品可能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是必须重视的。
无疑,收购先正达之后,中国化工集团在农化方面将由制造巨头转为“智”造巨头;吸收先正达文化后,中国化工集团也将慢慢在整个化工领域达到领先水平。
收购需“消化”
作为中国企业海外最大的收购案,此次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吸引了各界的目光,430亿美元的收购数额惊人。而怎样消化吸收这次并购,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收购先正达以后,必须将国外企业现今的管理经验学习过来,而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企业在整合中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家法规制度、公司治理文化的差异、渊源长久和根深蒂固的特性都给企业磨合带来众多困难,如何整合企业是管理者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
曲睿晶坦言,中国化工集团的负债率高达80.9%,之前10余年的国际并购消耗了中国化工大量的财力物力,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加剧中国化工的债务承压。因此,此次收购对中国化工的财务能力以及管理水平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来自中国化工的消息也表示,中国化工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同时也影响继续债务融资的空间。
“在消化此次海外并购成果上面,中国化工与中国中化应该通力合作。”曲睿晶建议,“中国中化集团是最早一批负责对外贸易的公司,拥有丰富的海外并购与管理经验。而且农化产业向来是中国中化的领域,其雄厚的资金、市场份额以及丰富的海外管理经验是中国化工所必须的。”
随着进口规模整体上的不断扩大,我国化工产品在和国际市场相比较时,很可能因为成本高、价格高等原因而失去竞争优势。因此,李莉认为,“高精尖”的高附加值产品将是中国化工乃至中国整个化工产业链发展的努力方向,其将加大科研投入可以预见。
“不管是按照国际惯例还是先正达以往发展的惯性,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之后的科研投入只能多不能少。”曲睿晶非常重视未来中国化工的科研投入,认为想要占领科技前沿,今后无论是10%还是20%的研发投入都不算多。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