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8例疗效观察
2017-08-07梁迎民
梁迎民
(河北省高邑县医院中医科,河北 石家庄 051330)
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8例疗效观察
梁迎民
(河北省高邑县医院中医科,河北 石家庄 051330)
目的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给予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观察其效果。方法 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108例,以随机分类法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硫糖铝治疗,分析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对患者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连温胆汤;乌贝散;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当患者发病后则病程较长,常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当患者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时,则对患者的饮食、生活等有较大的影响,患者食欲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早治疗。本文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观察其效果,研究内容如下。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研究组患男和女分别为34例,20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5.5±1.5)岁;对照组男和女分别为29例,25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7.5±1.5)岁。分析其基础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给予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黄连温胆汤的组成成份为:黄连5 g、大枣5枚、竹茹和枳实各10 g、清半夏、陈皮各8 g、炙甘草6 g、乌贼骨、浙贝母12 g、三七粉3 g、金钱草20 g、茯苓、白及、内金15 g。当患者有肝气郁滞时,则可以加香附、佛手各10 g,可以有效舒缓肝气;当寒邪侵犯患者胃肠者,则加入吴萸、干姜各8 g,能够温和脾胃,驱寒;当脾胃炽热者,则可以加石膏、公英各15 g,以便清胃泄热;胃肠消化不良淤滞的患者,则可以加炒麦芽30 g、神曲10 g,能够促进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当患者胃部经络阻滞时,则可以加丹参、元胡各15 g,以活血止痛;当患者胃阴亏虚时,则可以加10 g的玉竹、15 g的麦冬以滋养脾胃;当患者脾胃虚寒时,则可以加15 g的苍术、6 g的白蔻仁以温和脾胃;痰多的患者则可以加3 g的生姜、8 g的杏仁,以化痰止咳。间所有药物混合后用水煎服,每日一次[1]。对照组患者给予5 mg的西沙比利(生产厂家:山东齐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853)治疗,同时给予5 mg的硫糖铝(生产厂家:江西金钥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090)治疗,每天3次[2]。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对比其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析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的效果 [n(%)]
3 讨 论
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胆汁反流性胃炎则比较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也有较大的影响[3]。胃炎可以分为慢性胃炎和急性胃炎,在发病时患者会有胃部疼痛、饱胀感等,出现恶心、呕吐等,使得患者食欲下降,导致患者消瘦。胃炎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关[4]。
而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并且加入白及、三七粉、金钱草、内金的等混合熬制而成。其中半夏、陈皮、竹茹能够有效祛湿化痰、温胃止吐;茯苓、甘草、大枣可以健脾除湿;乌贼骨、浙贝母、白及、三七粉可以止痛活血;黄连泻火解毒;金钱草利胆;内金消食和胃,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效果[5]。
综上所述,黄连温胆汤合乌贝散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孙国峰,何小分.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4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7-8.
[2] 常建国,李天禹.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3):6-7.
[3] 易献春,高 建.温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01):28.
[4] 何厚金.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1):46-47.
[5] 秦立伟,赵春花.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1962-1963.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59
B
ISSN.2095-6681.2017.08.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