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中的应用分析

2017-08-07吕康慧

关键词:脑外科颅脑细节

吕康慧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扬州 225000)

系统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并发症中的应用分析

吕康慧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扬州 225000)

目的 探讨对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施以系统细节护理干预后,观察在预防出现鼻饲并发症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42例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选择基础护理方法以及系统细节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表现以及营养状态表现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出现鼻饲并发症概率(2.82%)同对照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26.76%)比较,降低程度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营养状态表现同对照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比较,改善幅度极为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施以系统细节护理干预,在对患者营养状态加以改善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出现鼻饲并发症概率显著降低,从而优化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生存质量。

系统细节护理干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鼻饲并发症

对于处于颅脑损伤昏迷状态的患者,会导致自身能量消耗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进而使得患者出现残疾与死亡概率均因此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增加,对此对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合理给予营养干预表现出的价值显著[1]。本文将确定最佳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干预方法,以将出现鼻饲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作为研究目的,以此保证系统细节护理干预工作可以顺利实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42例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71例:男50例,女21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2.39±2.55)岁;观察组71例:男52例,女19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2.43±2.59)岁;对两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施以对比,差异未表现出显著性(P>0.05)。

1.2 选择标准

①所有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全部在受伤后小于1天内进入医院治疗;②患者在入院后呈现出昏迷症状,临床完成GCS(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后发现,最终结果不大于8分;③在患者进入医院后对其施以CT检查工作;④在患者进入医院后,对患者颅脑损伤分型的情况加以观察,最终被归属为重型。⑤患者的年龄在17岁与75岁范围内[2]。

1.3 排除标准

①将出现听神经损伤以及表现出颅底骨折的患者加以排除;②将以往存在脑血管意外史、颅脑外伤史以及颅内感染病史的患者加以排除;③将以往存在长时间嗜酒史以及具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加以排除;④将以往存在听力障碍疾病史的患者加以排除[3]。

1.4 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选择基础护理方法以及系统细节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鼻饲并发症表现以及营养状态表现回顾性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鼻饲并发症以及营养不良表现)以%形式完成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 果

观察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出现鼻饲并发症概率(2.82%)同对照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26.76%)比较,降低程度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营养状态表现同对照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比较,改善幅度极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出现鼻饲并发症概率以及营养状态表现对比 [n(%)]

3 讨 论

3.1 对患者家属施以健康教育工作

因为患者疾病情况较为严重,并且表现出昏迷症状,对此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期间主要将患者家属作为教育对象。在注重沟通技巧的基础上,对于患者家属提出的此列问题需要加以针对性解决,从而使得患者家属的内心顾虑有效消除以及心理负担有效缓解。在准备对患者施以鼻饲置管工作前,对于鼻饲置管的重要意义保证患者家属可以了解,并且对于胃管放置过程中呈现出的系列问题需要加以重点讲解,针对胃管放置要点保证患者家属可以有效掌握,确保可以研究针对性方法降低患者出现鼻饲并发症的概率[4]。

3.2 对患者施以护理评估工作

合理完成护理计划的创建后,在准备对患者施以鼻饲置管之前,需要针对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情况加以详细了解。明确患者的鼻腔内部是否表现出阻碍的情况,明确患者的鼻腔内部是否表现出炎症的情况,明确患者是否呈现出鼻中隔偏曲的情况。此外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鼻饲禁忌症。

3.3 对患者施以插管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协助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完成平卧位的选择,在准备对患者施以插管工作前,需要对患者的鼻腔加以认真清洁,完成后利用液状石蜡纱布对患者胃管前端15厘米与20厘米范围加以润滑。在对患者施以插管期间,保证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的食道黏膜产生损伤的情况,将对患者咽喉部黏膜产生的刺激有效缓解[5]。

3.4 对患者施以置管后护理工作

在对患者施以鼻饲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床头角度抬高,保证在30度与40度范围内。为了对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营养均衡做出保证,需要合理进行鼻饲食物的选择,主要集中于牛奶豆浆、肉汁以及骨头汤等方面。此外需要合理展开口腔清洁护理工作。

3.5 对患者施以鼻饲并发症预防工作以及护理工作

主要就患者的腹泻症状护理、胃出血症状护理、胃潴留症状护理以及水电解质紊乱护理工作等方面展开。①于腹泻症状方面,观察患者表现出腹泻症状后,需要通过患者家属了解患者有无食物过敏史,如果患者自身表现出较差的肠道功能,则需要禁止选择易造成过敏症状以及腹泻症状的食物进食;②于胃出血症状方面,对患者胃内抽出食物颜色加以观察,如果呈现为咖啡色,则证明患者呈现出胃出血的情况,如果表现出较少的出血量,则可以通过将患者的鼻饲量减少以及将患者的鼻饲间隔时间延长的方法进行干预。此外对于鼻饲食物温度需要加以控制。③于胃潴留症状方面,观察患者胃内部食物残留剂量超过1000毫升,则证明患者呈现出胃潴留症状,此种状态下需要将患者的鼻饲间隔有效延长,或者将患者的鼻饲暂停。完成鼻饲后,协助患者进行高枕位以及半卧位的选择,保证时间在20分钟与30分钟范围内;④于水电解质紊乱症状方面,患者主要呈现出低钾血症症状以及低渗性脱水症状。通过对患者的出入液量加以观察,针对患者的营养液配方加以合理调节,针对患者呈现出的血清电解质变化以及呈现出的尿素氮水平变化加以观察。

综上所述,对于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施以系统细节护理干预,在对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营养状态做出保证的形势下,可以将患者出现鼻饲并发症的概率显著降低,从而优化脑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生活质量。

[1]倪晓玲.刺激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4):255-256.

[2]姚 丽.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5):46-47.

[3]吴 红.脑外科术后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9(11):236-236.

[4]彭 侠.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营养护理[J].江西医学院学报,2013,43(5):101-101,103.

[5]王丽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5,01(23):285-286.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6

B

ISSN.2095-6681.2017.04.63.02

猜你喜欢

脑外科颅脑细节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引流固定支架在脑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对脑外科护理中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关于如何做好脑外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探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