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厂男孩流水线上的青春

2017-08-07小雨

莫愁 2017年20期
关键词:樟木流水线兄弟俩

小雨

工厂男孩流水线上的青春

小雨

扎据樟木头镇,再写“工厂男孩”

丁燕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当过记者,后专职于写作。2009年7月,丁燕的文学创作陷入了瓶颈,此后整整一年无法写出一个字,她决定去南方,在那里寻找创作灵感。2010年,她从乌鲁木齐搬到了广东东莞。

在东莞,到处都是穿着制服的女工,她们大多数都是从外地来这里淘金、生活、追逐梦想;她们正值青春,却在忙碌的生活中,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她们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迷惘。丁燕决定静下心来,记录她们的生活。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工厂女孩》最终完成,并荣获了第九届文津图书奖。

但丁燕的脚步并未停止。早在创作《工厂女孩》时,丁燕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个群体:工厂男孩。和女孩相比,他们承担的社会压力、经济负担也许更多更重。在跟一名打工男孩聊天时,对方说:“在这里,只需要会干活的人,你所想的要说的都得藏在心里,因为没人会听,大家的脚步都很快,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丁燕听后心里沉重不已,这些男孩以90后居多,很大一部分来自乡村的留守儿童,他们很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初中毕业后就迫不及待地离开老家,进入成人的生活,涉世未深的他们,还没来得及消化城市带给他们的冲击,便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未来,甚至扛起全家人的期望。看着一张张沾满灰尘的脸,丁燕决定走进他们,听他们说说心里话。

2014年正月初七,丁燕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樟木头镇,映入眼前的是大大小小的工厂和随处可见的大货柜。正值春节,大红对联给这片灰色的土地添了一丝喜庆气息。

正月初八,很多工厂正式开工。早晨8点半,那些青涩的面孔带着兴奋、麻木、期待、惆怅等种种表情,返回到工厂里,化身为机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颗螺丝钉,在流水线上运转着自己,奉献着自己。丁燕知道要想深入了解他们的故事,必须近距离地走进他们,可自己一个女人,要想出入男生寝室并不方便。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丁燕认识了某电子厂宿舍管理员阿坚。阿坚是名80后,2003年从中原职业高等学校毕业后来到东莞,先是当普工,每天站十个小时,后来成为工厂的宿舍管理员,相比之前的工作要清闲很多。

阿坚得知丁燕来访的目的,将她安排在电子厂的女工宿舍B224。说起90后的男孩子,阿坚觉得管理他们太难了:“他们不服管,得吓唬他们。他们来打工,很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玩,为了见世面,为了认识女孩子。他们不指望这份工资,如果不高兴,随时会走。当然也有真正为了以后来打拼的,总之什么人都有。”白天,工人们需要上班,丁燕的采访只能安排在晚上,晚上9点半后,等男工都忙完回宿舍了,才有空跟丁燕聊聊。或许是心里积攒了太多的话,对于丁燕的到来,很多人都不排斥,什么话都愿意说。

他才19岁,可已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在电子厂附近的一个刀削面摊上,丁燕遇到了两个19岁的男孩高天山、高天水。他们是堂兄弟,从四川渠县土溪镇赶到东莞樟木头来找工作。几个月前,他们来过一次樟木头,可工厂招工有规定,工资需要押一付一。这意味着,他们上班两个月后才能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当时两人身上只有600元,这些钱不足以应付他们两个月的生活。经过商量,兄弟俩暂时离开了樟木头镇,在东莞市塘厦镇太阳城找了份临时工,一个小时10元。一个月后,兄弟俩各拿到两千多元,重返了樟木头,在电子厂旁边的小宾馆租了临时房,等待着随时进厂的机会。

兄弟俩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工作,因为临时房一天要20元,一碗面5元,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钱,他们好不容易攒的4000元瞬间会被花完。看着两个男孩窘迫的样子,丁燕便给劳务公司的阿彪打了个电话,阿彪很高兴,让两个男孩来找他。正高兴之际,丁燕突然想起电子厂门口的招工启事上,明确写着作业工要初中毕业。“有毕业证,不过放在老家了。”高天山僵硬地解释,丁燕预感:这个孩子撒谎了。最终,虽然没带身份证,但两个人还是如愿进了厂。因为丁燕的帮助,兄弟俩对她很感激,也愿意跟她聊自己的事。

“为什么不好好上学呢?”丁燕问。高天山不知所措,转而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沧桑:“希望下一代会好一点,我这辈子是没机会再上学了。”他才19岁,就已开始寄希望于下一代,并断言自己没有机会了,丁燕心中涌起了惊涛骇浪。像高天山这样曾经的留守儿童,因为长时间缺乏父母的监督与管理,成绩差是必然的。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父母为了让孩子过得好,不得不外出打工,而长时间的离家,让孩子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孩子辍学后,沦为新一代的打工者,然后再把希望寄托于他们的孩子。

第二天,还没等丁燕跟他们深聊,兄弟俩便联系不上了。后来,丁燕才明白,为什么和他们总是失联,原来工人上班时间不能带手机,晚上9点多才下班,吃饭冲凉后,要立刻睡觉,才能保证第二天7点40分赶到车间。周六,下班后,男工们在网吧熬通宵,周日睡一整天算休息。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兄弟俩便把手机关了。

从那以后,丁燕发现这些90后男工们主要联络方式是QQ。他们不打电话,不发短信,不玩微博,不玩微信,只用QQ。对于这些随时去另一个城市工作的男工们,电话号码因打工地点不同而随时更换,但QQ则不变。通过QQ留言、发信息、传图片,在空间里写“说说”,是他们和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之后的采访中,丁燕靠着QQ,打开了打工男孩们封闭的内心。

后来,丁燕从阿彪那获悉,高天山只在工厂干了三天,高天水也只坚持了一个月,他俩都没有通过“站立式”这关,因为工作时需要长时间站着,两人都受不了。

不管在哪,梦想都该是五颜六色的

在厂里,唯一能让这些男孩感到开心的便是找一个相爱的女友。在A326宿舍,朱文为了追女朋友,一个月花了7000元,带女孩去唱歌、爬山,又买衣服、买花、买玩具。而他的两万元积蓄,都是辛苦挣来的,很快就用完了。他感慨在电子厂的工作就一个字:累!除了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可以坐一坐,只要在车间,都要站着。朱文准备和女友一起回老家,找份工作踏实地过日子。

在A211宿舍,丁燕发现那里住的六个男孩都是从河南驻马店来的,赖高强承认自己曾经有过两个女朋友,但都已经分手了。那两个女孩都是和他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的。他说:“在流水线上人和人的距离其实非常近,即使车间不能随意讲话,但是一天十几个小时旁边都站着相同的人,很容易日久生情。”“追她们其实很容易的。”赖高强笑着说,“我会帮她先干点活,没事时多给她使眼色告诉她老板来了,这是第一步。之后,给她送巧克力,这是第二步。她只要同意我用她的水杯喝水,就说明可以谈恋爱了。”

虽然爱情很容易得到,但是这些男孩并不像外界以为的那样轻浮。很多人有了女友后,更卖力地工作,希望早日给心爱的人一个家。正如赖高强说的那样,他们选择很多,但一旦认定了,就会一直走下去。对待爱情的态度,他们和所有年轻男孩一样,认真执著。

追求女工虽然给男工们生活上带来了惊喜和改变,可丁燕发现,相比爱情,男工之间更看重兄弟情义。大部分男工都是结伴出行打工,有的是老乡,有的是亲戚,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宿舍,那种寂寞感只能靠着一同打工的人相互倾诉,缓解心中的种种压力。谈女朋友可以三个月,可以半年,可是但凡一同来打工的男工们,其中一人要离开,其他人也都纷纷响应,一起辞职,一起再去另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工厂打工。

22岁的张涛,老家在四川成都。高考时,他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原本成绩出色的他,恰好遇到了一场变故,才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经人介绍,他来到了樟木头镇,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每天下了班,张涛都会看一个小时的书,他学外语,学技能,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能多几个选择。一年前,他遇到了心爱的女友,从一开始牵手,他便希望是一辈子。两人商议着攒一些钱,回家开店,他们唯一的浪漫就是骑自行车去郊外散步。日子虽苦,但因为心中有梦想,他们活得有声有色。

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丁燕的《工厂男孩》初稿完成。2016年5月,《工厂男孩》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并于2017年2月入围《亚洲周刊》2016年度十大好书行列,在京东、亚马逊、当当网上一直畅销。丁燕说,“工厂男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基层的普工,他们就像是影子,隐藏在各个角落,只有走进他们,才能明白他们真正在想什么,而每一代的“工厂男孩”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故事。(文中除丁燕外,其余人物均为化名。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编辑钟健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樟木流水线兄弟俩
兄弟俩
熨烫女工
奇思妙想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米和厘米兄弟俩
流水线
流水线上的神奇转换
喝聪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