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分解的策略与案例评析
2017-08-05孙文芹
孙文芹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
摘 要: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但因为表述过于宽泛,不能结合教师的个性风格和各地的学情,无法渗入地方特色,使得教学目标难以明晰。结合典型案例阐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一般分解策略和路径:领会课标理念、对照中考要求、紧扣三维目标等。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分解路径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分解,是指依据2011版课标(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理念和内涵,结合当地的中考要求和教学实际,将课程内容依据三维目标,详细地分解成具体可操作性的学习要点,制定每课时学习目标。鉴于此,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践,初步探究一些分解的策略与路径,在此与同行交流。
一、贯彻课标理念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新课标明确提出强调思想性,要求教师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把正面教育放在首位,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2.注重历史知识的基础性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因此,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控制好度与量,减轻学生负担。
3.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實际出发,关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确定适合学情的学习目标。
4.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会学习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等。因此,在课标分解中,要注重对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的选择。
二、对照中考要求
因各地中考形式与要求有很大差异,必须因地制宜。如:南京市中考历史学科是开卷形式,在《中考指导书》中,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要抓住每条考查内容的关键行为动词,理解其背后的含意。如知道、了解、列举等属于识记层次,理解、说明等属于理解层次,认识、探讨等属于应用层次,一定要把握好这些体现能级要求的关键词。
三、紧扣三维目标
在历史课标内容的呈现中,“知识与能力”是显性的,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时是隐性的。在课标分解时,要充分捕捉、挖掘这些隐性信息,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如课标内容:“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此项内容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宣政院是什么机构,还要理解其对中国的影响。
四、分解课标路径
案例:课题组选择了“安史之乱”教学内容,进行课标分解。
课标内容: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1.分析句式,寻找课标内容中的关键词,确定目标指向
所谓关键词就是行为动词所指向的核心历史概念,很显然“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是核心概念。
2.理解课标内容中的行为动词,进行目标定位
此项课标内容中“知道”是动词,“知道”“了解”类动词是历史能级要求中较低层次的,一般为记忆层面。结合中考指导书要求“知道安史之乱”,教学定位应该是:知道安史之乱简况和对唐朝后期政局的影响。
3.扩展、剖析关键词和行为动词,确定行为程度
“知道”“了解”都属于记忆层面的要求,可剖析、扩展为“明白无误地说出”“准确填写”“熟练地描述”。“安史之乱简况”核心概念可扩展为:“安史之乱”的原因、时间、人物、结果。“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核心概念可扩展为:“安史之乱使得唐朝日趋衰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走向灭亡”;“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核心概念可扩展为:“唐朝灭亡后北方和南方出现了五代十国割据混乱。
4.确定行为条件
教学中可设置的情境、辅助的手段很多,但要依据资源、学情、教材、考情确定。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确定行为条件为:通过阅读史料说出“安史之乱”的概况,分析得出“安史之乱使得唐朝日趋衰落,最终走向灭亡”的史实;通过绘制示意图了解五代十国空间位置;通过数轴图呈现唐朝—五代十国—宋元的时序。
5.写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主语必须是学生,句式:主语+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综合上述分解成果,这项课标内容可分解为如下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史料、教材,准确无误地说出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时间、人物、结果。
(2)通过阅读教材,理解“安史之乱”对唐朝历史的影响,说出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政治局面。
(3)通过绘制示意图,准确填写五代十国的南北空间位置。
(4)通过数轴图呈现安史之乱到北宋建立期间的朝代演变,记住五代十国的起止时间。
(5)通过阅读教材、史料,讨论、探究,描述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认识到祖国统一才能促进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6)通过史料呈现,认识古代专制社会皇帝个人行为对国家发展有重要影响,体会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人治”的政治特点。
6.实践、反思、改进
通过课题组老师的教学实践、现场观摩与反馈,反思了如下问题:
(1)核心概念扩展过滥,导致目标制订过细过高过多,不能达成预期目标。
“安史之乱简况”核心概念,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初中生来说,只能扩展为“安史之乱发生的大致时间、人物和结果”,而“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很多,初中学生不能全部理解和概括。同样,“五代十国”的核心概念也拓展过细,要求学生记住五代十国的起止时间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学生知道时序就已达成目标了。
(2)确定行为条件时,选择的教学内容及资源过多,影响了教学进度。
如“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安于享乐的表现、“安史之乱”的过程、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史料呈现,展示时空概念的五代十国示意图、数轴图,这些都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解读、获取信息,过多地阅读、理解材料和图示,拖延了课堂时间。
(3)对行为动词剖析不准,导致能级要求人为拔高。
“知道安史之乱简况”,“知道”是识记层面要求,只要能再认、再现即可。而这里扩展为“准确无误地说出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发生时间”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样,“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学生一般了解有五代十国这样一个局面即可,而要求“准确填写五代十国的南北空间位置,记住五代十国的起止时间。”导致教学难度增加,加重学生负担。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预设较好,但效果不佳。
可能是目标制定过于高深,超越了初中生的理解范围,再加上方法不当,上课时教师引导不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为此,经过讨论进行改进,二次分解,制订了如下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史料、教材,准确无误地说出唐朝后期出现了什么事件导致唐朝日趋衰落,走向灭亡,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政治局面。
(2)通过老师绘制示意图,学生说出五代十国的南北空间位置。
(3)通过数轴图,呈现安史之乱到北宋建立期间的朝代演变,说出从唐朝到五代十国再到北宋建立的朝代顺序。
(4)通过阅读教材、材料,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形象地描述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人民流离失所的混乱局面,认识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
总之,课标分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不断地尝试分解、实践、反思、改进,才能了解、理清其分解路径,调整、完善其分解策略,真正落实基于目标的设计、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朱伟强.分解课程标准:策略与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14.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