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女汉子”形象的多维透视
2017-08-04李伟
李伟
摘要:《摔跤吧爸爸》营造的女汉子形象深入人心。但在女汉子的背后,实则隐藏着父权的操纵和转移。男性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移植到女性身上,她们虽然走出家庭,但没有“走出父权”。相比身体禁锢,这种思想禁操纵更是可怕。
关键词:女汉子;女权;《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由尼特什·提瓦瑞执导,阿米尔·汗领衔主演,故事的女主角是吉塔,从小表现出异常的摔跤天赋,经过父亲的打磨考入国家体育学院,象牙塔的温床险些让她迷失自己,还好在父亲和家人的帮助下,又重新找回自我。整个故事最感人的地方是因为她承载了印度千万被压迫女性的希望,正如其父亲马哈维亚在电影中所言,“你不是为自己而战,为的是背后千万被压迫的女性”。此刻,摔跤不再是一种比赛,而是被家庭束缚的女性摆脱命运的手段。吉塔不负众望,获得摔跤冠军,成了人人称道的女汉子。
一、“女汉子”形象
近几年,“女汉子”一词开始出现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她指的是一些性格泼辣、有勇气、敢作敢为的女性。《摔跤吧爸爸》中女主角吉塔就成了一种女汉子的典型,她留着短发、争强好胜,这些表征都在突出着她女汉子的形象,就连她从事的摔跤运动,在她之前,几乎也是男性的专利。相比于《摔跤吧爸爸》,我国影视剧作中有很多“伪娘”形象,比如《极品伪娘》中的男主人公,就练就了一副妖娆的身段,还有其他一些影视剧中也会出现一些男闺蜜等,他们的形象往往多被塑造的很“娘”,“伪娘”是相对于女汉子的一种词汇,他指的是性格偏软,缺少阳刚之气,走路说话等行为姿态像女性。在《摔跤吧爸爸》上映期间,我国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就在其微博中写过依据观后感,“相比伪娘,大家对女汉子更加接受,”《摔跤吧爸爸》票房的大卖,正好证明了当下观众的接受心理。
二、“女汉子”的表征:女权的光鲜
在吉塔的家庭环境中,出现的女性多数像其母亲一样,尽职尽责的践行者“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洗衣做饭、伺候孩子和丈夫,哪怕和丈夫的观点冲突(母亲是不赞同吉塔学习摔跤)也会顺从,同样,吉塔也不喜欢这个环境,迫于父亲的权威,她也只能顺从。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权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女性是依附男性存在的。
吉塔通过摔跤,让自己变成了女汉子,这个形象在她的国度显得非常另类,并饱受争议,但当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站上了冠军领奖台,一切偏见却烟消云散,全国人民的鲜花和掌声也纷至沓来,可以说,这些都是吉塔价值的彰显,是女性价值的彰显。另一方面,吉塔的成功,也会刺激成千上万的女性走出家庭,去选择摔跤,在电影的尾部,一些女孩已经开始了练习摔跤,她们也渴望像吉塔一样自由也渴望像吉塔一样实现自身的价值。哪怕不是摔跤,至少在这个男权极其茂盛的国度,女性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女性本身的权力和价值得到释放。
从父权制弥漫的家庭,到相对自由的学校,再到登上冠軍的奖台,女权的凸显在一步步加强。
三、“女汉子”的背后:男权的操纵
整个电影,给人震撼的除了吉塔的拼搏和努力,还有浓浓的父女情。父亲曾是一名摔跤选手,可未曾实现自己摔跤冠军梦,终日度日如年,直到发现两个女儿的摔跤天赋,开始残酷地、近乎无情地训练两个女儿。虽然父亲在最后点明了吉塔摔跤要为千万女性的命运而战,但其帮助女儿摔跤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摆脱命运,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替自己站上奥运冠军奖台,替自己让印度国歌奏响体育场。可以说,吉塔这个女汉子,是被父亲荣誉感和家国梦一手塑造起来的,女儿成了父亲实现梦想的工具和木偶。
中国也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佳话,相比于花木兰的主动,吉塔的“替父摔跤”要更加被动,花木兰和吉塔都获得了来自男权世界的掌声和赞美,可她们二人的命运背后都是父亲在坐享其成,孝道也好,梦想也罢,女性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去执行。吉塔是否真的喜欢摔跤,花木兰是否真的热爱军旅生活。当吉塔获得冠军时,她的第一句话“爸爸在哪呢”就是父亲抑制力的最好体现。国歌奏响,父亲也是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的梦想实现了,他把自己的私欲转移给了女儿,女儿成了他实现其梦想的工具。
四、结语
从《摔跤吧爸爸》的热播可以看出,相比于“伪娘”形象,大众在接受心理上更趋向于接受“女汉子”,“女汉子”确实彰显了女性的强大和独立,也为女性争取权力起了带头和促进作用,但是在光鲜的强大背后,也要时刻保持冷静和警惕,防止男权披着女汉子的外衣再度操纵女性的自由和权益,把女性变成自身私欲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M].北京: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2004,8.
[2]杨嫚.大众媒体与女性双性气质建构:以“女汉子”话语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3]谭飞.“女汉子”说略[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