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的破灭
2017-08-04罗欢罗秋月
罗欢?罗秋月
摘要:电影《驴得水》的主要背景时间是在民国时期,几个知识分子通过在小学教书,通过一头驴来虚报教师名额进行坐吃山空的行为,而在国家教育部和美国方面慈善家进行访问的时候为了圆谎,产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从而可以展现理想化的教育乌托邦整体的坍塌,因此本文从电影的整体情节层面上对其进行了梳理,凸显了其中的戏剧性手法和其中故事的荒诞,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荒诞喜剧;戏剧冲突;荒诞与现实;羁绊
一、电影《驴得水》荒诞的外壳及其残酷内核
电影的开端是立足于四个穷困的知识分子,其立志想要改善当前我国农民的贫困、愚钝现状,所以立志要在山沟中进行支教,在支教过程中却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他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教育的经费十分不足,因此想出了用一头驴来拿空饷的想法;而另一方面学校的现状就在于学生们都想要辍学回家,而面临着学校要倒闭的情况,上级领导突然要视察,因此这些知识分子为了不让事情败露,就让一个铁匠进行老师的假扮,而开场的这一系列故事看似顺理成章,而在背后却为一件一件矛盾埋下伏笔,而在整体情节的情况来看,这种矛盾更像是一种多米诺骨牌的效应,一推则全盘皆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撞击太大。
而电影《驴得水》作为荒诞喜剧而言,其简明易懂的剧情和台词对白可以使得其很能够抓准人心,从而依靠电影中的故事来进一步嘲讽现实。在电影中的有抱负的校长往往重复着“人之初、性本善”的台词,观众却在电影情节的一步步深化之中感受到其中的故事。一批知识分子想要改善教育现状,而不曾想过在教育事业中存在着的一个瑕疵,而就在他们不断地想要去隐藏和掩盖这个秘密的時候,失去了底线,进而露出了其弊端,同时在不断的妥协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行为底线。
二、电影《驴得水》背后的人性写照和现实嘲讽
在电影中,孙校长经常用自己的口头禅来教育学生以及作为自己的行事原则,而牺牲了女儿,在这些看似宏大的事件之中,并不能够让人感觉到事件的伟大性,而让更多的观众感觉这是与理想状态相背离的,历史老师从对于一曼老师的追求而逐渐变成为了利益可以牺牲一曼老师的清白,甚至对于这种情况表现的理直气壮,这些情节都让观众感到心凉甚至悲哀。其恶毒的语言让人们感到心凉,而另外一个人虽说看似有着骨气和做人的尊严,但是随着枪声响起却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墙头草,失去锋芒,丢失立场,在人性的选择中丢失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而在生死的选择中缺失了自身的判断,在怯懦和懊悔中暴露人性的丑恶。
在这部电影之中,“疯子”这样的形象像是一面镜子,其中反映了很多当前的社会心理动向,当前许多人并不是因为选择而疯狂,而是因为时代的因素,使得他们变得疯狂。其实电影中张一曼最后的疯狂就是对这种社会现象最优化的写照。作为电影中真实存活并且生动的形象,其最终牺牲也是被所有人虽摒弃的,但是她即便是疯狂了也要与其他教师决裂,站在最正确的那一边。
三、电影《驴得水》冲突之后的乌托邦世界倒塌
在我国学者解玺璋的相关著作中,曾提出电影《驴得水》的创作过程中,剧作者往往想要通过故事发展来点燃矛盾,从而可以爆发心中积郁的不平。而起发泄对象,也就是能够反映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些失望甚至绝望的心理。电影中的孙校长往往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提醒大家不能够忘记最初想法和暴富。但是这些人在金钱面前的丑态暴露无遗,对于这种教育者,根本不可能将人类的未来放心的交予。
在当前教育观念伴随人性而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冠冕堂皇的口号被喊出,而伴随着电影中乌托邦世界的幻灭,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们可以在现实中感受到那种悲哀以及凄凉,在笑过之后感受到其中的苦涩,这部电影的现场可谓是十分的热闹,观众也都反响很好,但是在嬉笑之中的讨论严肃性却足以让人们思考,其艺术表达形式的新颖性也足够吸引较大多数的观众。
四、总结
本文从电影的整体情节层面上对其进行了梳理,凸显了其中的戏剧性手法和其中故事的荒诞。电影《驴得水》作为荒诞喜剧而言,其简明易懂的剧情和台词对白可以使得其很能够抓准人心,从而依靠电影中的故事来进一步嘲讽现实;而在这部电影之中,“疯子”这样的形象像是一面镜子,其中反映了很多当前的社会心理动向,当前许多人并不是因为选择而疯狂,而是因为时代的因素,使得他们变得疯狂。一批知识分子想要改善教育现状,而不曾想过在教育事业中存在着的一个瑕疵,而就在他们不断地想要去隐藏和掩盖这个秘密的时候,失去了底线,而观众却可以在电影情节的步步深化中感受到其中变化,从而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肖瑶.电影<驴得水>:一曲理想主义者的悲歌[J].四川戏剧,2017(01):90-92.
[2]李九如.<驴得水>:历史寓言、启蒙姿势与“刻奇”悲剧[J].电影艺术,2017(01):66-70.
[3]刘昉.从<驴得水>谈国产喜剧电影的突破[J].采写编,2016(0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