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2017-08-04李萌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17期

李萌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丰富性体验和缺失性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童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真实、自然的生命体验,它超越了成年世界的功力和丑陋,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以最真实的面孔潜伏在在人的生命里,无时无刻不对人产生影响。童年对作家来讲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童年时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对作家将来的创作有直接影响,而童年经验又是作家创作题材的最为重要的源泉。

关键词:童年经验;作家创作;丰富性体验;缺失性体验

童年是我们人生的初阶,是个人生命的起点,尽管童年生活只有短短数年,但对我们的毕生都会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作家,他们的创作往往是受童年经验的影响,而作家创作的风格和气质也是童年经验的外化和显现。童年时期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形成一种隐蔽的潜意识,潜伏在作家创作的每个角落,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因此,探究作家的童年经历使我们对作家的创作心理更加清晰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童庆炳认为:“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期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1]童年经验具有很强的心理变异性,这就意味着作家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可以从童年经验中吸收养分,并使他的创作得以开展。作家记忆里的童年并不是作家童年本身真实的再现,而是经过长时期的记忆重组和变形,这种无意识加工过的理想的童年模式。童年经验并不是受制于作家而是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隐藏在作家的头脑中,偶然的出现在作家创作面前,潜入作家的创作之中。童年经验正是潜藏在那水面下的冰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影响作家的创作。童年经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丰富性的经验,另一个是缺乏性的经验。丰富性体验是“童年生活很幸福,物质和精神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生活充实而绚丽多彩”[2]缺失性体验是作家的童年的不幸造成的,有可能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也可能是缺乏任意一个,童年生活的不幸带给了作家痛苦的回忆。两种体验都会对作家以后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作家创作的动力。鲁迅的童年有过一段丰富性体验,在其《社戏》、《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中,鲁迅寄予了很多美好的理想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童年生活中故乡的自然世界以及对鲁迅而言充斥着美好记忆的乡间瓜果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我们才能在他的这些作品中体会到他童年生活的趣味性。

缺失性体验对作家产生的影响比丰富性体验产生的影响相更为深刻,也成为推动作家创作的决定性力量。作家的缺失性体验提供了作家创作的沃土,作家创作的一生都可以从这里找到灵感和动力。弗洛伊德说:“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3]作家想弥补自己的缺失只能通过文学创作来实现,这种精神实现更加推动作家创作的欲求。童年的缺失性体验以其阴暗、苦难的特点使人更能对人生进行深刻反思也刺激作家的想象力,并成为作家创作的动力源。

老舍的父亲是在抵抗八国联军侵略中去世的,这也使老舍作品有很多表现爱国主义情节的题材。小说《二马》其中以老马为代表的老一派中国人之所以会受到帝国主义的歧视和侮辱正是由于国民性的愚弱和懒怠。

在众多作家中都或多或少的谈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些作家虽然没有直接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却是把自己的童年经验虚构成作品生动的表现出和自身童年生活有相似之处的情节和人物。也有一些作家真实、客观地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带有一定自叙传性质,意图把自己最原始、最本真的童年生活,无论是幸福或是不幸。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都是作假通過回忆找到的真实的童年,没有虚构,都是作家对自己童年的真实回顾与再现。童年经验作为素材进人作家的创作,这是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产生影响的一种表层的直观的静态的反映,属于浅层次的影响。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童年经验内化为作家的情感体验,作为个体无意识形成某种心理定势,像一股潜流融入作家的作品中。

童年经验的审美体验往往以间接的或极为隐秘的方式渗透于作家的作品中,而作家的心理意向结构也因此而建构,作家的诸多体验与感悟必须经过童年经验的过滤。这样一种童年的审美式的体验将伴随作家一生,并对其创作发生根本性的影响。作家会努力将他所认为的美的意象或经历杂糅在一起,进而创建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3,4:25.

[2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286-287.

[3]孙小光.潜意识与文学创作——弗洛伊德文艺心理学批判[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