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视阈下的《广西地方戏鉴赏》系列微课制作
2017-08-04苏登科黄妙秋
苏登科?黄妙秋
摘要: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微课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广西地方戏鉴赏》系列微课,运用微课制作技术,创新授课模式,让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自主的发现戏剧音乐的魅力,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有效引发他们接触、学习广西地方戏精粹的兴趣,这也是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一种途径。
关键词:微课;广西地方戏剧;传承和保护
地方高校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重视传统戏曲艺术普及与发展是地方高校的责任与义务,广西地方戏剧以微课的形式走进大学,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这也推动了高校的办学特色,让我国的高校教育上升一个新的高度,这对社会人才的培养是极大裨益的。
一、制作《广西地方戏鉴赏》微课的意义
(一)符合当代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当前,大学生对于潮流蕴含创新精神的艺术的种类的喜好追求,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而对于传统的、古板的、创新性较弱的艺术种类缺乏关注,如戏曲、雕塑、严肃音乐等。就戏曲而言,对戏曲一点都不了解的占到总人数的1/3,另外的 2/3 的人对于戏曲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于戏曲有较深层次的理解的人群,仅占 1.37%。由此可见,戏曲在当下大学生的认知中的缺失,仅仅都停留在了解一点的地步,而且有多余一半的人平时根本不欣赏戏曲,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有戏曲。从大学生是否愿意消费的角度来看,有 1/5 的人不愿意把钱花在观看戏曲表演上。[1]这说明在大众快餐文化的兴起后,这种包罗万象,集百行于一体的戏曲艺术受大学生的关注度大为降低。
(二)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学习和了解戏曲的渠道来看,有一部分大学生了解和学习戏曲依靠老一辈人口传心授,但这种学习方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他们获得戏曲方面的知识非常有限。绝大部分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和接触戏曲,这说明在当下视听媒介环境下,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戏剧音乐本身经过漫长时间的打磨,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有南北腔体的差异,有伴奏乐器的异同,有服装妆容的对比,有分化明确的行当。这些内容通过不同系列的微课制作来统一资源整合,并且以分集的形式加以区分,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视频的观看与讨论,极大的提高学习中的趣味性,与枯燥的文本阅读相比,将显得更有生命力。
(三)是“戏剧进校园”的一次有益尝试
戏剧音乐在高校中仅作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公选课的一个内容,2013年我们广西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举办第一届的“曲艺大赛”。当时比赛中除了相声《双簧》给大家带来的愉悦体验外,给人留下深刻影响的当属《分飞燕》,大家接触了这场演出后,才知道这旋律熟悉婉转的音乐竟是来源于传统粤剧曲目。2014年,广西教育厅为了推广民族戏剧的传播,出动了明星剧院的彩调剧演出团到广西各高校巡回演出,当时演出了彩调剧的经典曲目《王三打鸟》,《刘三姐》。演出的过程中座无虚席。这说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部门是非常注重对于本土戏剧音乐的发展的。
二、广西地方戏微课内容的选择
广西的地方戏种类繁多,选择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选取要有利于大学生艺术审美价值的提高
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就是含蓄,注重意境,在于寓意而不在于写实,戏剧融合几千年文化艺术精华,集歌、舞蹈、剧、于一身,虚拟的舞台表演形式与传统美学的追求相一致。《广西地方戏鉴赏》系列微课的制作内容要注意选择人物刻画细腻,富有艺术观赏性的。如桂剧,它利用桂林方言演唱,声调优美,抑扬有致。细腻质朴的表演风格,原始的桂剧剧目,大多由历史故事改编,表演较为粗犷,大多在乡下庙会演出。桂剧《拾玉镯》中,靓丽灵巧的孙玉娇坐在门前秀女工,被潇洒多情的傅鹏发现,借故落下玉鐲表达心意,玉娇捡起玉镯丰富的肢体动作十分巧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得到很大的艺术享受。这种全方位立体的刻画会逐渐培养大学生健康高尚的艺术趣味,知道美的含义,引导他们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
在微课的制作中,选取这些精致的曲目就是结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审美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拥有一份健康高尚的艺术情操,当代大学生要摒弃社会上光怪陆离的低级趣味,培养自己独立高尚的审美眼光。
(二)内容的选取要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戏曲音乐的欣赏可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学生通过对戏曲作品的欣赏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因为相当一部分的传统戏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为创作题材,中国戏曲纵横千古,大浪淘沙。我们在微课制作的取材之中,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的。比如桂剧《大儒还乡》微课内容的选取,讲诉了广西历史名人,清代东阁大学士陈宏谋,他身工部尚书的一品官吏,一生兢兢业业,告老还乡之际,发现官员利用自己的惠农改革中饱私囊,坑农害农,毅然站出反对追查此事,上演了一场封建君臣,亲情,人生选择的一场太碰撞,体现出为官清正廉洁,为民伸张正义。[2]这些优秀的戏剧触动人的情感,震撼人的心灵,也符合现代社会反腐倡廉的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道理。
(三)内容取材要具有代表性
广西代表性戏剧之一的壮剧,由于所属地域不同而又分别成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师戏,富宁壮剧,广南壮剧。[3]从艺术特色上讲,壮剧的伴奏音乐非常丰富,音乐显得饱满,富有情趣。壮剧伴奏的打击乐器是其独一无二的,这些打击乐器的配合特点是我们微课制作选取的音乐重要素材。而且壮民在古时候多参与祭祀等宗教信仰,其发展的表演形式多与巫舞,请神的动作颇有渊源,所以壮剧的舞台风格舞蹈的因素也是别具一格,其经典剧目《百鸟衣》,是由流传于横县一带的壮族民间故事改编而成,剧中青年张亚原狩猎结缘与一只大公鸡幻化而成的姑娘,并力抗衙门土司垂涎的夺妻恶举,最终与妻子合计除掉恶霸,远遁生活的故事,这部剧具有很强的神话色彩,但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由纯真爱请的追求,使我们青年人更好的去理解对于爱情的追求与担当,符合现代人的口味,易于接受。
三、《广西地方戏鉴赏》系列微课制作的过程与应用
(一)前期准备
首先,依据上述内容选取原则,经过筛选,我们将广西地方戏剧的最具代表性的、易于现代人接受的经典曲目的影像资源进行整合。接着,下一步是合理选取知识点。包括发展历史、角色行当、表演形式、代表性剧目介绍。另一方面,要找出该剧种最与众不同的、别具一格的独特之处所在,进而进行专门的介绍。比如说彩调剧,它主要是分为生、旦、丑三大类,在对于彩调剧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其中旦行与丑行尤为出彩最为出彩和有趣,所占的舞台比重大,因此笔者在彩调系列中介绍角色行当的章节里,专门选取了旦角和丑角作为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其后,准备微课素材,包括ppt的制作,解说文本撰写,欣赏曲目版本筛选等等。为了追求图文并茂、画面多样的效果,在录制微课视频之前,要将需要呈现的图片和文字制作成PPT课件,以及提前撰写解说文字文本,收集、整理和选取所需呈现的图片,并将此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在欣赏曲目版本筛选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选用广西地方戏经典的片段,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到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习惯,尽量寻求二者的平衡,做到既能原汁原味地呈现该剧种的经典唱段,又易于学习者接受。
最终确定微课录制设计方案,包括整体风格设计、背景音乐的编排、呈现形式的安排等等。在整体风格设计上,尽量做到同一系列的前后章节的视觉画面风格一致,不同系列章节的风格有所区别,背景音乐随视频内容的不同而合理编排(除唱段欣赏以外),比如内容向上积极戏剧,我们就采用活泼轻快的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内容悲情的戏剧就采用庄重,舒缓的音乐,这样会使微课的色彩更加鲜明。微课制作者在微课录制方案里还要进一步根据内容的需要,编排各个知识点呈现的先后顺序,一般可采用“历史来源→行当→唱腔音乐→经典剧目鉴赏”的顺序,如壮剧,我们可以这样安排,第一,利用ppt播放壮剧的历史来源,艺术特色,接着介绍它的行当与唱腔音乐,在每个知识点播放的最后,通过插入的语音对本知识点内容进行一个归纳,这样全方位,立体的呈现结构是十分好的,加入思考讨论的环节,能广泛的引起对传统戏剧的兴趣,这也是我们努力的宗旨所在。
(二)录制视频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安装一个视频录像软件 Camtasia Studio来对于微课所需的影视资源进行录制,比如制作桂剧代表性剧目欣赏《拾玉镯》时,首先打开第一课的文本ppt,在电脑设備桌面上运行Camtasia Studio软件,打开并录制已经收集好的《拾玉镯》经典唱段视频资料,这时候用麦克风进行语音的输入,同步插入课程。一边讲解一边录制。随着对这个曲目视频的录制后,ppt上会同步保存讲解的语音步骤,因为考虑到当前学习者对于戏剧的印象过于浅薄,所以为了杜绝乏味,我们不得不重视旁白的语言组织和应用。一个视频的制作离不开幽默的语音注解,它能更好的引领我们去学习。
《广西地方戏鉴赏》系列微课的制作,对于音乐鉴赏课的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以后对民族地方戏剧音乐的学习了解方式将更为便捷。通过系统性地制作一系列《广西地方戏鉴赏》视频微课课程资源,探索教学新实践的应用体验,从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广,是紧跟时代潮流,推动教学方式革新的新体验,亟待更多的音乐教育者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季国平,崔伟,饶文富等.2015年中国戏剧艺术发展报告[J].剧本,2016(3).
[2]顾乐真.广西戏剧史论稿[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杨戈平.一个人一条路一条河——参与桂剧《大儒还乡》创作心得[J].剧本,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