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夏装的姑娘们》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2017-08-04孙喆董海琳
孙喆 董海琳
摘要: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角度探讨文学的理论本质和教诲功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通过解读《穿夏装的姑娘们》,来探讨其中蕴含的的伦理观,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作者,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婚姻伦理等问题的思索。
关键词:欧文·肖;文学伦理学;婚姻伦理观
在2004年6月南昌举行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上,聂珍钊教授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术语,它“是在借鉴、吸收伦理学方法基础上融合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用于研究文学的批评方法,不仅要对文学史上的各种文学描写的道德现象进行历史的辩证的阐释,而且要坚持用现实的道德价值观对当前文学描写的道德現象作出价值判断。(聂珍钊,2006:8)”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从伦理意识、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三个方面来分析《穿夏装的姑娘们》中蕴含的的伦理观。在婚姻生活中,幸福美满的家庭不仅需要爱,更需要责任,夫妻之间应保持忠诚。
一、文学伦理学的应用
(一)伦理意识
文学伦理学批评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批评,它认为研究文学作品必须回溯到当时的伦理环境。《穿夏装的姑娘们》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但传统观念却只承认妇女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大部分妇女把婚姻看成生活的中心,热衷于小家庭生活。因此,处于这种不平衡的家庭关系中,妻子一心求得丈夫的喜爱,想得到丈夫的肯定。
“我是一个好妻子、好管家、好朋友,只要是为你的事,我死也愿干。(陈许,1990:147)”根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人类伦理表达的需要是文学的起源。(聂珍钊,邹建军,2008: 5)”弗朗西斯虽心有不满,但她坚持向丈夫诉说内心的想法,主要原因在于她内心深处的伦理意识。正是在伦理意识的驱动下,弗朗西斯才勃发了强烈的表达爱意的冲动。她希望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向丈夫表达自己的爱。
(二)伦理身份
“文学伦理学批评注重对人物伦理身份的分析,几乎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聂珍钊,2010: 21)”妻子对丈夫的爱专一浓烈,而丈夫面对外面世界的诱惑却心泛涟漪,“我爱你,但我还要得到她们。(陈许,1990: 147)”由于丈夫的伦理蒙昧,他破坏了自己婚姻关系中原有的伦理秩序,他把妻子推进了一种两难境地: 放弃婚姻违反当时的社会伦理规范,继续婚姻则违反自己的婚姻伦理观。
由于以自我享受为中心的婚姻伦理思想,使得这种婚姻缺乏稳定性与持久性。丈夫对自己的伦理身份和应尽的家庭责任不甚了解,他的心不安分,缺乏和妻子的感情交流。如弗朗西丝说,“我们平时总是忙着应付人情世故,不是喝人家的威士忌,就是喝我们的威士忌。(陈许,1990: 143-144)”
(三)伦理选择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当个体与需要遵守的伦理规范发生冲突时,就会陷入一种伦理困境。在《穿夏装的姑娘们》的历史背景下,妻子要遵循的伦理规范是相夫教子。当她发现丈夫的忠诚不再,传统伦理规范和自己的婚姻伦理观产生了冲突,她陷入了伦理困境,“‘将来总有一天,她潜然泪下地说,‘你会变心的……(陈许,1990: 147)”
当人们处于伦理困境时,会做出怎样的伦理选择?这个选择可能让人摆脱困惑,也可能让人继续挣扎在迷茫中。“‘你要我给史蒂文森家打电话吗?她问,‘乡村一定很不错。(陈许,1990: 147)”尽管妻子是如此地沮丧,作者在最后却表达了女性的宽容,即继续接纳丈夫,恢复以前的生活。这种做法或许可以帮助丈夫摆脱伦理混乱,唤回伦理意识。妻子的选择也让她走出了精神困惑,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
二、结语
作者在《穿夏装的姑娘们》中通过妻子的言行举止表明,她对丈夫有着深深的爱恋,她有一颗敏感而忠诚的心,努力保卫自己的婚姻。通过强烈的对比,作者赞美了女性对感情的专一和执着,歌颂了她们的善良、坚忍等优良品质;暗讽了男性对感情的不忠和滥情,鞭挞了他们缺乏家庭责任感的不良品行。
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目的是“阐释那些建构在伦理与道德基础上的种种文学现象,客观地研究文学的伦理与道德因素,并讨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聂珍钊,2005: 10)”在今天看来,这位妻子的选择会给一部分人带来启迪,为他们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提供一些经验。
参考文献:
[1]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6(2): 8-17.
[2]陈许.穿夏装的姑娘[J].当代外国文学,1990(3): 143-147.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 基本伦理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 12-22.
[4]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 (1):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