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内涵探析
2017-08-04李其军
李其军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东方文化乃至于世界文化最光辉灿烂的文化之一,尤其核心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博大精深,实属当中明珠。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最为讲究实践意义,其基本精神无一不是经世之方、致用之法。如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须重新审视传统思想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以新、用以致远。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文化;发展
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概述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时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创造,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理念。它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优良历史传统。它不但占据中国文明社会绝大部分时期,也影响着现代文化建设。中华传统文化,从思想内容而言,囊括着人们生存之道、生活之念、自然之悟以及对万物价值之思考等;从组织部分来看,有文、史、哲、书、数、射、御、艺、农、工、商、兵等;从表现形式来讲,贯穿于人们衣饰、饮食、建筑、用器、交通等范畴,包罗万象。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它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发展的意识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在历史现实生活中之展现。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居于主体地位,兴发主導作用。这个自有体系的传统思想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指导着民族文化不断革新,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核心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属自立自成者。传统思想文化更是具有独特之创造性。综观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文化源流,分析中华传统文化构成、形式形态以及发生作用等众多相关事项,可以确定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之核心应是“易”体系。所谓“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之“百家争鸣”,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即是“易”体系展开的,是“道一同源,殊途同归”。“易体系”是一套科学记录符号,一套中华民族探究宇宙规律之多维层级系统。“易体系”是以存在时空为架构、宇宙生命能量为主体、天地人为层级关系、数理逻辑为链接、自然运动规律为法则之立体体系。
易为宇宙之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庄子》)简而言之:宇宙是时间与空间之统一。如此将“宇宙”与时间、空间关联,本身就体现先民独特智慧。《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一物,也属我国先祖独创。先祖认为:太极是宇宙中的一个生存平台,蕴含万事万物在其间生、长、盛、灭。两仪即阴阳力量,它们彼此依托,相互转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以定形,理清天、地、人多层级关系,遵循宇宙自然规律,运动于宇宙方方面面,作用万事万物。“易体系”,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在人们安生立命、成就事业、创造社会财富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等众多领域影响深远。
三、中华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理念
(一)天人合一
天,本义指“头”,引申为“天”、“天空”、“太空(宇宙)”。“天者,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说文解字》)。“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礼记·中庸》)是言。“天”是“易体系”中一核心概念,狭义指与地相对之“天”如“天长地久”中的“天”;广义之“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宇宙。《道德经》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天”、“道”与人之间的相合之义。远古的祖先认为“天道左旋、地道右迁、人道尚中”,即天、地、人各行其道。作为万物灵长之人类需向天、地学习,天、地、人三才之道方能顺通,以至“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
(二)崇德尚理
德者,得也。道是兴发;德是彰显。道虽无形无态,但只要运用思维意识去感知道,就能感受到道之力量。德是道之具体体现,是民众通过深层认知后所进行之意识行为。正因为德,我们才能够了解道、认识道、体悟道。这是德与道之关联。先贤认为“天人”皆有德。人必须“正德”,修身养性,提升人生境界。当以仁心爱人,以恕心体物,以道德法则立世,遵时守位,知根明变,趋利避害,成就大业。《韩非子·解老》以“道理”并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更是给人们指明道用之理,明确应当坚持不懈追求之目标。可一般人众往往是知理然、不知理所以然。其表现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其本身所蕴涵之根本属性,正是世人修行标准、用事依据。除自然之道理外,先民哲思又在社会人生之道、格物致知之理方面运用,即推动社会发展、规划人生、探求知识、获取信息之原则、方法和途径等。
(三)修身克己
修身内圣。“内圣”是人道要求,其实现主要依靠修身。人之一生,大致经过生养、成长、立世、用事、成就等五个阶段。可先祖却认为不论是身处何阶段,都需将“修身”一事坚持。修身是原起点,无论人到达何种程度,都要回归这个原起点,而后再行作为,此是修身要义。其次是求真达善。求真是行为途径,真往往兼善。此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求真为善须共举。《周易·乾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启示我们要向“天”学习,学其蓄势以发、自强不息之精神。这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基本精神,激发鼓舞着一代代有志之士为百姓为社稷谋求福利、成就大业。以此同时,先祖还推崇为人处世“刚柔并济”。《尚书·洪范》的“三德” 中讲有“刚克”和“柔克”、孔子讲的“敏事”、“慎言”,如是。
(四)齐家治国
“法自然”以致自然被人化,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一大特点。先祖把“易体系”中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逐渐引入人伦,与之对应为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且衍生了诸多内涵意义。《尚书·泰誓》说:“狎辱五常”。唐代孔颖达注疏“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皆是此理。如此伦理观以纲常为中心,建立了完备之道德规范体系,着重群体归属感、责任意识,强调守本分、讲礼仪、重六亲。中国数千年文明历程,形成宗法家族集体文化,建立起以血亲关系为中心的中国独特社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注重伦理道德,强化民众内在精神价值,催发了中国人文化伦理观念。此种传统思想观念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维系着传统社会生活。如此,中国之家族、亲族等早已形成集体合力并大发作用。历来,中国社会发生之重大事件,无一不是群体力量推动发生的。endprint
(五)构建社会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坚持以民为本。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主张“民为邦本”,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用实质,也体现于关注黎民百姓的生存、生活问题,即衣、食、住、用、行等方面。天文、历法、农事等,是为足民而作;诗、书、礼、乐等,是为育民而作;工、商、兵等,是为利民而作,如斯种种,实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重民利生”之举。中国古代先贤提出“和合”(《墨子》)、“和而不同”(《论语》),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道德经》),考量事物对立之同时注重统一、融合与共存。这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社会和谐”有诸多相同之处。
(六)和同世界
大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观点,预指人类可达成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运》大同章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同世界中,人们仁爱善睦,安居乐业,皆尽其能,各取所需,和平共处。如今现代,“大同世界”又增加了全球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狭义的)、生态等思想。大同文化之作用是全面成就人类。人在文化里大同,在道德里大同,在信仰里大同。大同思想作为中国高层次社会构建理念,也与西方的乌托邦、共产主义、地球村等思想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四、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现代新发
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再度掀起至今,呈现出国内外社会各界给以热烈关注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新局面;而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工程,也需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进行整合与创新,走一体化方向。华夏独特之山地临海、河川流域地理,生发出中华文化宏阔而开放的动态系统。它是在主体文化之基础上,不断吸收疆域内外不同种类文化的素养,于日益交流融合中发展壮大。长时期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文化构成部分的趋同发展,东、西、南、北、中地区以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合流,以及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之间的无数次交流汇聚,促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体化发展。此乃中华文化一大特色,即內容复杂深邃,情理相融,至博至专;形式上灵活多变,至简至易、至丰至盛。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伴随科技进步促进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狭义)、教育、生态等趋向“一统”,人类社会获得整体之发展。机遇与挑战、生存与发展,则成全球性之矛盾主题。归根结底,此等诟病实是全球文化失衡发展所致。唯能真正解决好不同区域不同种类之文化冲突,方能推进人类社会飞跃发展。可以确定,多元文化兼容并包、融汇贯通是历史抉择之必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必成世界文化未来发展之重要资源,如七十五荣获诺贝尔奖者言“面21世纪危机”应“回至25世纪前之孔丘处汲取智慧”。然“不作”孔丘之“述”为中华思想文化亘古者矣,此据当究。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81-485.
[2]吕思勉.中国通史[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04-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