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称谓语偏误分析
2017-08-04高晴
高晴
摘要:汉语的教育逐渐在国际范围内展开,在此背景下,称谓语教学成为了汉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注重利益的韩国,在进行汉语称谓语教学时应该尤为注意,称谓语使用错误会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关键词:韩国;学生;称谓语;偏差
一、称谓语的具体内容
在人际交际的过程中,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媒介,当我们提及到具体的人或者事物之时,就需要特定的词语来进行指称,这种词语就是称谓语,自古至今都被人使用着。称谓语的数量极其庞大,所适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不仅仅用来指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从称谓语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能够很容易地判断出某个人所属的社会角色。对于称谓语,其概念的界定比较模糊,有人认为称谓语就是一种称呼语,用来指代说话人之间的称呼关系。孙维张先生就这样成为,就称谓语而言,它是和称呼相等的一个概念,用来指代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相互的称呼。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称谓语和称呼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尽管有着至关紧密的联系,然而,它们的差异也十分明显。而还有一种观点则是认为称谓语是一种说话双方表示各自角色时使用的名称,其中包括职务以及职位等,在面对面以及指称第三方时都能用到它,而称呼语则只能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使用。
二、影响韩国学生称谓语偏差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的影响分析
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而言,不管是按照教材自学还是跟着教师学习,其学习的重点都是语言的发音,发音纠正以及日常对话的书籍非常丰富,然而,称谓语在这些书籍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在教材或者教学的一些场景之中,比如:问路、买东西、看病等等,都需要称谓语的使用,而这些教材中却没有对称谓语做出详细的介绍,更没有详细而系统化地讲述中国和韩国称谓语之间的差异。
(二)主观因素的影响分析
称谓语是韩国使用极其广泛的词语,韩国人对于称谓语的形式非常注重,经过研究发现,韩国人在进行人际交往之时往往先问对方的年龄,如果发现對方的年龄比较大就会采用正式的称谓语来进行交流;如果发现对方的年龄比较小时就会随意一些。
三、韩国学生称谓语偏误分析
(一)使用韩语文化交际来解释汉语称谓语
在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往往使用韩语文化来解释汉语的称谓语,迁移韩国的文化,致使汉语的称谓语使用错误。在跨文化交际之中,韩国学生的母语文化迁移现象是经常出现的,这种形式主要分成以下三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迁移、母语运用的迁移以及母语行为方式的迁移。这就导致了韩国学生对中文汉语的称谓语理解偏误以及使用偏误。
(二)不熟悉称谓语的具体使用规范
对于汉语的称谓语,韩国学生往往不熟悉其使用的规范,很多时候在不应该使用称谓语的场合下使用称谓语,从本质上讲这属于对汉语语言的错误理解,是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的一种误差。比如说,“师傅”在汉语中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然而韩国学生却将这种范围扩大,造成称谓语的使用错误。
(三)选择称谓语之时出现偏误
韩国学生在使用汉语称谓语之时往往将重点放在中韩文化的差异之上,而并不关注称呼对象,从本质上讲,这属于韩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偏误,当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称呼对方的时候,韩国学生总是会使用一些词语来引起他人的注意,这些词语就包括:“请问”、“这个”、“对不起”等等,在韩国这是正确的使用方式,然而在中国的社会,这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韩国学生没有对对方称呼之时,就和对方进行问话,这就大大加大了韩国学生的汉语交际难度。如果称谓语的使用得当,人际交往就会顺利很多,因此,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之时,就应该注重称呼自己与称呼对象之间,灵活得当地使用汉语称谓语。
四、汉语称谓语的教学建议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人际交往之中,称谓语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应该被对外汉语教师注重起来,以下就是汉语称谓语的教学建议:
(一)教材方面
首先,对外汉语教材应该重视称谓语的内容,适当增添一些容易混淆的称谓语的讲解,让韩国学生更容易理解汉语称谓语,从根源上避免偏误的形成。其次,教材中的称谓语要选择与时俱进的词语,淘汰那些在当代中国社会不常使用的称谓语,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时效性。初此之外,对外汉语教材中应该增添一些有关汉语称谓语的练习,使韩国学生能够不断巩固汉语称谓语的使用。
(二)教师方面
教师在对韩国学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之时,应该重点讲解汉语称谓语,并将容易混淆的汉语称谓语视为重中之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理解汉语的称谓语。另外,教师应该选择与时俱进的汉语称谓语为例子进行讲述,让韩国学生能够更容易走进中国的社会之中,不断发掘,不断学习,以改变当今韩国学生对中国汉语称谓语的偏误现状。
参考文献:
[1]韩国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谓语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01:110-112.
[2]李冰冰.韩国学生汉语词汇偏误分析研究述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77-79.
[3]刘红英.韩国学生汉语词汇使用偏误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08-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