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过滤假说与对外汉语教学
2017-08-04冯倩
冯倩
摘要: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从语言学习者本身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学习者的情感状态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善于把握其学习动机,并创造条件提高学生自信心、引导学生避免过度焦虑,从而带领学生在乐于接受语言输入的状态下吸收语言材料,最终提高其语言输出能力。
关键词:情感过滤;语言输入;教学启示
“语言监控模式假说”是由克拉申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系列理论模式,尽管这一假说引起了很多争议,但它确实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本文从分析“情感过滤假说”入手,分析影响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效率的主观因素,找出解决办法,以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意见。
一、情感过滤假说
这一假说主要包括“五个中心假说”,即“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习得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过滤假说”。
根据“语言监控模式假说”中其他假说的观点,‘可理解的输入是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基础,但仅仅依靠‘可理解的输入并不能使学生很快习得语言,因为大部分学习者会不自觉地对输入的语言内容进行情感过滤,所谓“情感过滤”,是指那些阻止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吸收的一切情感因素。而且,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普遍现象: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不相同,最终也导致他们所达到的语言水平各有高低。这一现象不仅仅与学习者认知能力的有关,还跟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有很大关系。王建勤也曾指出,学习者的情感障碍会对“可理解输入”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而影响对“可理解输入”的吸收。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影响学习者二语习得成功与否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动机
从心理学上讲,动机是激励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学习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四个方面。
(二)自信
自信即对自我的认同感,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第二语言习得者多为成人,他们都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表现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对自己持积极的态度的学习者往往能够更快地习得第二语言,因为他们有自信,不怕犯错误,敢于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三)焦虑
焦虑是一种性格特征。在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中,学习者或者整个班级的焦虑程度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他们的焦虑主要表现为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对负面评价的焦虑几个方面。适当的焦虑会增加学习的动力和上进心。
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动力越大,自信心越强,焦虑感越低,对语言输入的过滤就越少,从而获得的输入就越多,所达到的语言水平也就越高,反之,有心情焦虑和防范心态是心理屏障增强,对‘可理解输入的吸收就越少,二语习得的效果就越差。
二、情感因素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影响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不仅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更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根据激励学习者进行学习第二语言这一行动的主客观因素,可将其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一方面来源与学习者自身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来自学习者的心理体验,比如对二语习得的成就感,深入探究的好奇感等等。外部動机则来自他人或社会的影响、奖惩,这些因素激励着学习者为了某种目的或者为了避免某种不想面对的情景而学习第二语言。
学习动机强的人能够为了达到习得第二语言的目的采取各种积极的学习策略。比如,自己思考所接触的新的语言材料,进行猜测,并通过向教师求证等方式求证自己的猜测;积极主动进行大量的言语交际活动,不断进行模仿、重复,以熟练地掌握目的语;认真学习并记忆有效的语言规则和语言材料;时刻监控自己的语言表达,及时纠正自己语言或交际方面的错误。事实证明,大部分对汉语感兴趣,学习汉语动机强的学生最终都能有较高的汉语水平。
学习动机弱的人往往会采取各种回避措施来逃避某些学习任务。比如国外那些因为遵循父母的意愿而学习汉语和因为学校课程设置而不得不学习汉语的学生,他们一方面对上汉语课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学习汉语,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采取比如应付了事、在课堂上睡觉、相互抄袭等办法来逃避一些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学生会直接选择逃掉汉语课。
(二)自信程度
自信的人能够对自身的能力、价值等做出积极的评价。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自信程度高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积累持积极态度,他们敢于在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接受别人的指证。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害怕出错,不敢在课堂上展现自己,更不敢在生活中积极与人进行汉语交际。
以同一个汉语班里的两种自信程度相差很多的学成为例,他们刚开始的语言水平差不多,在课堂上也接收着同样的语言输入,最终一定会是自信程度高的那名学生汉语水平高。这是因为,自信的学生对于课堂和课外活动中接触的语言输入都持积极态度,他们相信自己在接受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和交际练习之后自己的语言水平会有所增长,积极尝试语言输出。至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汉语,于是面对大量的汉语材料输入,他们很少接收,也因此,他们的汉语输出量很少,而这,直接导致他们的汉语水平提高缓慢。
(三)焦虑
具有焦虑性格的学生经常在做事之前或者做事之后产生担心能否把事情做好的焦急、担心和忧虑情绪。在第二语言课堂上,学生常常会出现交际练习焦虑、考试焦虑、负面评价焦虑等情绪。在汉语课堂上,尤其是学生在面对汉字和汉语语法、声调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如果学生有过度焦虑的情绪不仅不会督促他们努力学习汉语,还会使其产生思想上的负担和对学习汉语的厌烦情绪,最终增加学生对语言输入的抵制情绪,减少语言输出。但事实又证明,如果一点焦虑情绪也没有,学生也就缺少了学习的动力,同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第二语言。endprint
三、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启示
外国学生是汉语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如果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而了解影响学生学习汉语的情感体验,就能在备课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的情感体验,利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并帮助他们避免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
(一)增强学习动机
充分利用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同时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外部动机。
首先,汉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内部动机应该是满足用汉语进行交际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为满足交际需要而学习的学习动机。比如教师在备课时可教授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词汇、语法,也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多设置一些接近实际生活的情景练习,如果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用到自己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那么他们一定会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一定要发挥好引导作用。通过启发式教学,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比如在教授一些有规则性的语法时,可以通过归纳法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语法规则;或者在課堂上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答办法。
最后,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适当增加一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习本身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学习者持久的学习动机和热情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除了排名次的方式之外,教师还可设置一些新颖的奖励方式和有趣的惩罚方式,比如:奖励有进步的学生一颗心,攒够一定数量的心可找老师兑换奖励或者撤销一部分惩罚;惩罚上课睡觉的学生课下学汉语歌等等。
(二)提高学生自信
在同样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中,一定有学生习得速度快,汉语水平相对较高,也一定有学生习得速度非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这一方面与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关。教师在课堂中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为每位学生提供成功表达的机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比如让语言水平相对低的学生回答简单的、基本的课本知识,让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那些需要表达观点或者需要总结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哪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反馈,对于正确的要进行表扬,对于那些不准确的,应该先鼓励再纠正。
(三)营造适当焦虑
首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教师应该在保证课堂威信的前提下经常保持微笑,当然,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走进学生,经常与学生活动,就能够降低学生对汉语的戒备心理,减少学生的焦虑情绪。
其次,学生回答问题时给学生一定的反应时间,一定不能不给学生思考时间就催促其回答,这样会增加其焦虑情绪。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则给予表扬,如果错误,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时也应注意场合和方式。比如,在口语课上出现的语音错误就要及时纠正,如果语音错误出现在综合课或写作课上时,教师就要等学生表达完之后根据学生的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最后,除了平时课堂上应该注意的教学行为,教师还应该在最初进行教学之前就跟学生商定课堂规定,这样,在一定得课堂纪律制约下,学生能够保持适度的焦虑感,集中精神学习汉语。
四、结语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影响他们学习汉语的主观因素,有一定的不可控制性。但是,汉语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共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准备,在把握其情感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积极情绪引导学生学习,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消极情绪。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李洋.“情感过滤假说”下的反思[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
[4]官品.“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国语文,2012(7).
[5]王晶.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评述[J].安徽文学,2008(9).
[6]杨熙.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与二语习得研究现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2(4).
[7]高媛媛.国内近二十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评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