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证希望与幻灭的根茎

2017-08-04杨阳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1期
关键词:根茎光明母爱

杨阳

摘要:诗人在表达对已逝母亲的爱与思念时,没有直接抒发,而是借用了跟母亲同样在地下的根茎的嘴巴。诗中构造了光明与黑暗、地上与地下两个对立的环境,以及在这两个世界生活的根茎、蚯蚓、蚂蚁、铲子等意象,在轻柔平缓、循环往复的表达中体现了诗人充沛的情感。

关键词:根茎;黑暗;光明;母爱

一、诗歌的层次意义分析

为了方便解读,我们可以把这首诗划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是:如果根茎能说话/它会先说黑暗,再说光明/它会告诉你:黑暗中没有国家/光明中不分你我/这里是潮湿的,那里干燥/蚯蚓穿过一座孤坟大概需要半生/而蚂蚁爬上树顶只是为了一片叶芽。第二节是:如果根茎能说话/它会说地下比地上好/死去的母亲仍然活着/今年她十一岁了/十一年来我只见过一次她。第三节是:如果根茎继续说/它会说到我小时候曾坐在树下/拿一把铲子,对着地球/轻轻地挖。

第一节中根茎生活在黑暗的地下和光明的地上两种环境中,根茎要想自由舒适,做真正的自己,就应生长在黑暗的地下世界;当它来到光明世界的时候,也许意味着它被迫遭受到了改变,在这本不属于它的世界里,它即将面临到的就是死亡,所以才会有“它会先说黑暗,再说光明”。黑暗与光明本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茎在黑暗的地下世界生活时,没有边界,没有规则,它可以恣意妄为,不用担心死亡,而当它进入到另一个光明世界时,一切都被打破了,所有的根茎都面临着死亡,都是一样的结局,因而作为根茎它会告诉你“黑暗中没有国家/光明中不分你我”。“蚯蚓穿过一座孤坟大概需要半生/而蚂蚁爬上树顶只是为了一片叶芽”,“蚯蚓”和“蚂蚁”依旧代表着地下和地上两种环境,蚯蚓在地下蠕动半生只能穿过一座坟的距离,蚂蚁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树顶也只是为了一片心爱的树叶。第二节直接表达根茎喜欢地下不喜欢地上,接下来“死去的母亲仍然活着/今年她十一岁了/十一年来我只见过一次她”母亲确实已经死去了,她在地下世界已经十一年了,这是诗人重新为母亲设置的一个世界,在这里母亲的生命又重新开始了,“十一年来我只见过她一次”这一次是在梦里还是母亲去世的时候?总之,现在我是见不到母亲了。第三节叙述我童年的游戏,根茎怎么会知道我小时候的事?我又为什么要对着地球挖?关于我小时候的事也许是母亲告诉它的吧。只有对着地球挖,才能最接近母亲,这也是诗人在最无力时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二、诗歌的内容意义分析

从结构上来看,第一节中建构了两个对立的世界,一个是黑暗潮湿的地下世界,一个是光明干燥的地上世界。一方面是从根茎的角度来说,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我们的现实社会,根茎的黑暗象征着我们的光明世界,根茎的光明象征着我们的黑暗社会。第二节中又是一个地上世界和地下世界,地上世界的代表是“我”,地下世界的代表是母亲,母亲在地下世界获得了重生,尽管地下世界黑暗潮湿,“我”依旧认为地下比地上好,因为那里有母亲。第三节中坐在树下的“我”在地上世界,而“我”一直对着地球挖的地方是地下世界,“我”要沟通地上世界与地下世界,“我”要沟通黑暗与光明。

关于母亲和“我”两个主要人物的年龄关系也在不断的转变。诗人对母亲和“我”作了特殊的结构处理,在第一节中死去的母亲同根茎一样被放置在一个黑暗潮湿却安静祥和的地下世界,而成年的“我”则处身另一个光明干燥但却充满烦恼忧伤的地上世界。第二节中的母亲十一岁,这是一个处于童年时代的母亲,此时的“我”依旧是一个成年人,殷切的希望能够对母亲有更多的呵护。第三节中的“我”是童年时代的我,母亲也是童年时代的母亲。不管是死去的母亲与成年时代的“我”,还是成年时代的“我”与童年的母亲,亦或是童年的“我”与童年的母亲,无论在何种境况下,我们都是不能相见的,看似充滿了希望,但最终也都幻灭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关于诗中的意象,主要有蚯蚓、蚂蚁、根茎、铲子。蚯蚓此刻正在耗费半生精力穿过的那座坟墓也许就是母亲的坟墓,“我”一直在思念母亲,蚯蚓也许就是诗人想象中的化身,可以一直在坟墓里陪伴母亲,看着母亲长到十一岁。同时,蚯蚓可以不受干扰专心地爬行,哪怕费尽半生,而“我”无论如何是再也见不到母亲了。蚂蚁从树底爬到树顶,只是为了一片树叶,相比起蚯蚓的爬行,树顶上的这一片树叶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的人都如同蚂蚁一般,做着毫无意义的事。诗人更加向往的是地下,一方面是因为地下有母亲,另一方面是想逃避地上太过躁动的生活。根茎在前两节中代表着一个世界,在第三节中它或许就是母亲,只有母亲会记得“我”小时候的事,会给“我”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我”在思念着母亲,母亲也在思念着“我”。铲子是“我”沟通地下与地上的工具,“我”不忍一直处于回忆中,必须去打破这个隔阂,所以要不断地挖。

三、结尾

如果根茎可以说话,根茎则带来了希望,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最终都会幻灭。诗人张执浩是一个热爱生活,理性思考,感性写作的人,他的诗歌多运用日常的、鲜活的语言,表达朴实、真诚的情感。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仅对生活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也能够洞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美妙的语言和意象抒写出充满爱的诗歌。诗中没有过多的修辞,没有曲折的情节,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抒发着独特的心灵体验,在至情至境中,那份浓浓的情感直触我们的内心。

参考文献:

[1]张执浩.如果根茎能说话[J].文苑,2015,05:60.

[2]雪女.张执浩的诗歌和诗学立场[J].诗歌月刊,2016,09:91-93.endprint

猜你喜欢

根茎光明母爱
蓝玉簪龙胆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从狗尾巴草到蝈蝈笼
阅读母爱这本书
为你守护光明
母爱的另一面
水族常用根茎类植物药
母爱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