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尬舞”的发展现状及其功能性研究

2017-08-04何倩莹

神州·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体育全民健身

何倩莹

摘要:近年来,“尬舞”作为我国一种独有的群体性文体活动,逐渐在人民群众中兴起并流传。本文将就其目前与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瓶颈,对全民健身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根据其发展特点提出建议并探究其健康发展之对策。

关键词:尬舞;全民健身;社会体育

一、认识“尬舞”

一种升级版的广场舞蹿红网络,网友们对于这些舞姿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人称呼为“抽筋舞”,有人说这是“打架舞”,还有的说是“触电舞”,它们在一起则被笼统地唤作“尬舞”。尬舞,原意指街舞中的斗舞,英文battle,在breaking这一极具爆发力,感染力,和火药味的街舞舞种中最为常见。而今我国民间所称的尬舞实质上更偏向于形容一种毫无章法、没有形式、充满随意性的民间斗舞行为,也有人将其直接定义为“尴尬的舞蹈”。[1]然而,“尬”实际上是人们音译过来的说法,其本身来自于闽南语“较”的读音,表示较量、比试,如此直接用普通话读音来记写方言并不是值得提倡的做法。因此,“尬”与“尴尬”实质上并无半点关系,是完全不同的语素。

二、审视“尬舞”之发展现状

“尬舞”最初是产生于我国中老年群体间的一种新式运动风潮。据网络相关数据及调查显示,“尬舞”最早由我国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公园兴起,经网络视频传播走红,接着再由网络直播平台播出而被更多人知晓。然而,仅仅两个月时间,现在人民公园内已经没有了尬舞者,公园以“禁止营利性行为”“为了维护秩序”等理由叫停了刚刚兴起的“尬舞”。据《新京报》报道,“尬舞天团”离开人民公园后,辗转紫荆山公园、紫荆山立交桥附近小公园、金水河河岸公园、人民路与太康路三角公园,每到一个地方,都被相关部门以人民公园类似的理由劝离。因此尬舞者由于一次次的驱逐,在城市中已没有了立足之地。从“尬舞”的诞生到如今我国其他城市也逐渐开始有中老年群体参与到“尬舞”这一运动中不到短短一年时间,其正面临着消亡的风险。

三、解码“尬舞”的功能性

(一)“尬舞”的社会性功能

2015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标志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际战略,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为203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身体素质和健康保障。

最初“尬舞”的主要参与人员为中老年群体,他们以健身为目的,摈弃传统舞蹈概念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舞蹈。正是这样的随意性吸引了更多的想要健身、热爱音乐与舞蹈却自身条件和舞蹈能力缺乏的人们。从最初的大叔大妈到现在可以经常在“尬舞”现场看到年轻人的身影,更有专业舞蹈人员和外国舞者参与其中。随着加入人员的增多,参与人员的性别、年龄、职业等越来越广泛,激励了更多想要跳舞却不会跳舞的群众参与其中,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群众健身热情、增強群众健身意识、引领群众科学健身”。[3]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促进全民健身的达成,推进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二)“尬舞”的体育性功能

从其本质来看,“尬舞”属于一项配合音乐进行的肢体运动,因此,不论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上研究,其都与广场舞有着相似的功能。在“尬舞”的过程中,参与者的投入度、享受度都清楚地反映了其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愉悦感,对尬舞者来说,在舞蹈中,他们发泄了情绪,锻炼了身体,结识了朋友,有了存在感。有利于群众身心和谐发展。

四、引入措施发展“尬舞”

(一)当前“尬舞”遭遇的主要瓶颈

尬舞者出了名,褒贬也滚滚而来。有人赞他们是“自由的舞者”,也有人骂他们“以丑态搏出位”。一些人认为:“尬舞”恣意奔放、毫无章法、缺乏美感而且没有节奏。在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中,有64%认为“尬舞舞姿不雅,该被叫停。”他们认为,尬舞者像小丑一样跳,观众只是在审丑。更有人认为“尬舞”是一种低俗文化,不利于营造优良公共环境,应该被全力封杀。

(二)主要解决措施

为使“尬舞”这一我国独有新兴文化现象积极健康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保留其独特风格和优势的情况下可从广场舞发展过程中汲取经验,构建独有的规范性“尬舞”组织体系,确定必要监管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减少健身不文明行为,使全民健身健康发展,可通过宣传和组织两方面努力,引导群众进行文明健身。[4]在增加人民群众参与度的同时在组织过程中提高参与人员文化认识,提升其文化承载力与观赏性,增强认知度和安全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综合规划,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范活动场地。人民群众换位思考,相互包容,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舞者多站在他人的角度,顾及他人的感受,受打扰者也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促进群众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五、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一种新兴的全民参与性社会活动,“尬舞”存在着它自身不可避免的利弊,对于“尬舞”这一新兴事物,突破其发展瓶颈、去其糟粕,使其成为超越广场舞的又一全民健身项目,将为构建我国完整全民健身体系添砖加瓦,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曹景川,李建英.走出体育美学的学科定位之困[J].体育科学.2009,29( 12):80-92.

[3]旭光.全民健身,宣传是大事[N].中国体育报,2013-02-20(01).

[4]赵军辉,唐炎.全 民 健 身 的 现 实 问 题 与 发 展 建 议 ——从广场舞纠纷谈[J].体育学刊,2015-01-2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体育全民健身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