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改实践模式分析

2017-08-04左文

神州·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艺术设计

左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经济异军突起,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在创意产业背景下,对艺术设计教学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落伍,只有进行教育改革才能适应如今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本文首先对创意产业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创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改的主要方向,最后提出了创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改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创业产业;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时间模式

一、创意产业概述

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早来自于英国。顾名思义,创意产业的含义就是人们独具创意的想法经过发展逐渐形成的能获得经济收益的产业,它是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出现的事物。现在,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竞争性非常强、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新型产业。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创意产业在英国出现的早,所以到发展到现在,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

我国创意产业虽然出现的晚,但早在“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就开始提出要将自主创新能力转变成经济的增长点,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目标。对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有利于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优惠政策,致力于为创意产业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非常猛,创造出来的经济价值飞速增长,每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加显著。

基于我国创意产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创意人才方面开始出现较大的缺口,这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在目前的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固守传统,一成不变,而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流进行适应性的改革,这样才能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1.调整专业课程

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都是艺术设计专业下的分支。现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即先进行素描等基础课的培养,然后在针对专业的方向开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现在,创意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产业,其发展方向非常明朗,所以,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背景,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可以在吸收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将现有的设计大方向再进一步细分。比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就可以开设一些诸如创意家居等新课程;再如服装设计专业则可以增加一些关于营销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改革既能促进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还能拓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業渠道。

2.进行产学研结合

进行产业研的结合是现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占全部教学内容的绝大多数,学生的设计成果根本无法实现。进行产学研结合则可以完全打破这种弊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加入校企合作的模式,教学内容就有可能变成实施的项目。在产学研结合的形势下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还兼任管理者的职位,这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以这样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教师是处于核心位置的。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论,在教授必要的理论知识之余,还要带领学生将优秀的设计项目付诸于实践,这样不仅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对自身的理论知识基础也起到了巩固作用。

3.加强学术交流

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创意思维的产生,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在高校之间和高校与行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PT模式的艺术设计讲座应该摒除掉,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亲眼去见识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创意人进行切身交流,加深对行业内部的了解,这样学生的创意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改的实践模式

1.艺术设计教学系统化

上文中已经提到,创意思维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点,所以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意思维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但这个过程非常的复杂,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才可以实现。所以,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可以结合创意产品的设计特点,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系统,将设计理论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在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很多高校仍然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讲授设计的理论知识,课下教师留一些设计作业,然后教师进行打分,这门课程就算完结了,学生的设计成果完全就成为纸上作品。在创意产业背景下,应该将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彻底式的改革,整学期的艺术设计课程可以围绕一个或几个设计目标进行,每节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部分,存在缺陷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在学期末完成整个设计作品。比如:以设计书籍为例,大家通常都认为生产一本书的流程非常简单,但事实往往不是这样,从前期封面设计到最终的排版印刷,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多的。艺术设计课堂完全可以以设计书籍为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课时,先设计封面、图标,然后设计字体、插画、板式、最后设计印刷等等一个流程下来,虽然最终的作品只是一本小小的书,但其中却凝聚了学生的创意思维,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这种教学模式以完成设计成果为主线,需要教师与学生加强合作,每门课完结之后教师要进行总结,然后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下节课的设计任务,始终保持设计项目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虽然非常有效,但是要想在高校中普及推广,仍然需要长时间的探索过程。

2.校企合作模式

要想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质量,高校与企业必须要加强合作,给学生创造出能够真正将创意付诸于实践的空间。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入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上走出来,根据企业需要的设计项目进行设计教学,对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意实践的作用非常大。校企合作形式的进行步骤是,先明确企业需要的设计项目,成立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然后由企业主管项目开发的负责人带领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产品的设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将其中设计的重点和细节拿到专业课堂上进行讨论,让大家各抒己见,这不仅有利于设计项目的完美完成,还能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产生。

3.市场实验模式

市场实验模式的开展可以说是艺术设计教学的全新尝试,让消费市场去检验设计产品能提高学生的对自己产品的切身认识。一直以来,高校教学都比较排斥商业化,但是艺术设计最终都是要进入市场去创造经济价值的,所以,在创意产业背景下,将商业模式融入到艺术设计教学中让学生的设计作品去接触市场和消费者,才能充分发挥出作品的价值,学生也会更加有成就感。教师和学生都要了解这一点,艺术设计并不是仅仅指的是“绘画+设计”,要想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需要创作者长期积累相关知识和阅历,这就要求艺术设计学生必须要走出校园,去切身感受创意产业的发展走向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这样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要以培养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为目标,建立系统化的设计课堂,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并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从而为创意产业提供更优秀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玉宝.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03:172.

[2]姜竹松.国际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2,1(02):70-73.

[3]周景崇.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0,01:79-8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艺术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