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黄雀记》中祖父角色的设置

2017-08-04范则言

神州·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绳子祖父

范则言

摘要:作为主角之一的祖父,也是被绳子捆绑最多的人,以祖父与绳子对抗是小说的底色之一,在小说中发挥着历史旁观者的作用。同时,《黄雀记》也是苏童重新回到香椿树街的叙述,为了能够更加合理的表现人和世界的隔阂,苏童对祖父角色的设置,使他能够既不过度的沉溺于对香椿树街旧时的情感,也能够不对过去所深爱的香椿树街过于冷漠,实际发挥了一种牵引作用,而这种牵引恰恰体现了一中旁观者的角度,这也是苏童在小说中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绳子;祖父;苏童与人物的关系

一、祖父的角色设置

祖父角色一开始的作用,是作为故事的引起者,由寻死而无法死,便开始了每年的拍遗照行为,因为拍照时脑子的泡破了致使他丢魂,他认为丢魂的人是无法死的,于是就为了能死到处找自己的魂,寻找能够找魂的放有祖先尸骨的手电筒,他记得埋在冬青树下而到处挖树,让人误以为是疯子被送到井亭医院。这是故事开始的铺垫。

祖父的反抗姿态。主要从两方面来说,第一,祖父对命运的反抗。最明显的是最初对活着的反抗和对久在井亭医院不能回家的反抗。苏童对死亡的看法,“死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摆脱”,“我倾向于苦难是人生的标签①”,祖父寻求死亡,也是在寻求摆脱,可当祖父深知自己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时,便采取了顺从的姿态,所以故事总是会走进苦难的漩涡。第二是对绳子的反抗。对保润绳子的捆绑方式,祖父一开始是拒绝的。显而易见,这里是对肉体束缚的反抗,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间的肉体捆绑抑制了祖父精神上的挖树的强烈意愿,最终绳子不仅捆绑了他的身体也捆绑了他的自我意识。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捆绑实际也是将祖父身上的历史痕迹捆绑起来,而不成功的反抗似乎也是注定的,从而构成的整部小说的底色。虽然这两种反抗都没有成功,但是他成为旁观者和历史背景叙述的承担者的主要原因。

祖父旁观者角度的设置。作者为使祖父成为旁观者花费了一定的功夫。祖父疯狂的挖树,破坏了香椿树街的公共環境,并引起大批人的跟风,加重了街道环境的恶化,致使他被送往井亭医院。“写小说可以一边破坏一边创造,破坏和创造有时具有一致的积极意义②”。正是祖父破坏树木情节的设置,使他能够从众多的人物关系中抽离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祖父与历史的关系。首先,祖父作为历史背景引起者。“祖父挖掘手电筒的路线貌似紊乱,其实藏着着逻辑,他无意中向香椿树街居民展示了祖宗的地产图”“祖父扛着一把铁锹在半条香椿树街上走来走去,所经之处,历史灰暗的苔藓一路蔓延”。这是小说中通过祖父的一把铁锹挖出的香椿树街的历史。其次,设置祖父与历史关系的作用。如前面所述,苏童将香椿树街的历史痕迹捆绑在祖父身上,在叙述祖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历史的影子,当人性无比柔韧地展开时,历史的面貌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人的生活的痕迹造就了历史,从而将这个意义反过来说,“表达人就是表达历史③”。通过祖父角色的设置,苏童将香椿树街的历史柔和的不留痕迹的融入了小说中,祖父与婴儿两个角色的对接,完成了香椿树历史的延续与对接,并发挥了小说底色的作用,延伸了叙述的格局,扩充了叙事的文本。

二、祖父与苏童的关系

祖父角色的设置与苏童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部小说中,苏童采取了一种全知的视角进行叙述,是以旁观者姿态来看待香椿树街的一切。苏童设置祖父的角色,不仅使苏童在重回故地时复杂得感情整理出来,也将作者本身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到祖父的角色中。

旁观者的姿态。首先,祖父是从众多人物关系中抽离出来,并与所有的故事角色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虽然长期呆在井亭医院,却并不糊涂,甚至洞察到日益异化的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多次重复的“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正是祖父角色的距离感和他对社会变化的感慨,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和完成了苏童对时代认识的叙述。其次,祖父的角色设置所发挥的是一种牵引作用。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苏童在重新回到香椿树街来展开他的新故事,既怀有对故地旧人与旧事的记忆,也希望完成一种突破,即在已经建立起来的香椿树街道完成对新的故事的叙述。祖父角色的牵引作用主要得益于角色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帮助苏童完成了创作,即既不会过度的沉溺于对旧有事物的情感,也避免了因为要重新在香椿树讲述新的故事,而与旧有事物形成过度的对立,从而使苏童能够在情感上有节制的讲述新的故事。

在《黄雀记》中,绳子将小说的背景与祖父这个香椿树街的时代老人困绑在一起,形成了小说的叙事底色。通过将祖父从故事的漩涡中抽离出来,用一个在场说书人的视角,将作者本人对人性和时代的看法间接的表达出来。作者将自身的创作经历和情感片段式的融入到角色塑造中,使祖父的形象更加饱满和真实,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也就更加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祖父就是苏童。《黄雀记》将历史、政治的线索潜藏作者所塑造的人物背后,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拷问着人性。

注释:

①苏童,王宏图,《南方精神》。

②周新民,苏童,《打开人性的褶皱——苏童访谈录》。

③周新民,苏童,《打开人性的褶皱——苏童访谈录》。

参考文献:

[1]汪政,何平.苏童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

[2]苏童,王宏图.南方的诗学--苏童王宏图对谈录[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2

[3]陈培德,《黄雀记》及阐释中的苏童[J]

[4]陈逢玥,罪与罚—论苏童的《黄雀记》[J].南方文坛,2013(6):90—93endprint

猜你喜欢

绳子祖父
断掉的绳子
祖父瓷
绳子够长吗
绳子穿冰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祖父的一封信
取绳子
鸡犬不宁
剪不断的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