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健康角度探讨影响我院发展的相关因素及改进措施
2017-08-04孙增艳魏素丽
孙增艳++++++魏素丽
[摘要] 北京小汤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1958年建院,在历经50多年的发展变革过程中,从一个侧面诠释了组织的健康状态对组织开展经营管理,有效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取得长期成长和持续繁荣的重要意义。本文从组织健康的角度探讨了影响我院发展的相关因素,着重分析了政策环境和领导班子配置结构等外部因素对医院发展定位、决策、运营的影响,以及领导班子稳定状况、医院激励机制、文化建设、职工个人因素和组织修复能力的欠缺等内部因素,对医院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优化领导班子配置、改变核心层沟通和权力运行方式、加强职工个人培训、关注个体健康等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展示了我院组织内聚力的提高和组织适应性的提升,从而使医院向着组织健康方向发展的过程。充分证明了关注组织建设、改善组织健康,是促进我院发展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 组织健康;发展;相关因素;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a)-0142-05
Analysis on factors influencing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from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health
SUN Zengyan1 WEI Suli2
1.Administrative Office,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2211, China; 2.Publicity Center,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Beijing 102211,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Beijing Xiaotangshan Hospital ("our hospital" for short) in 1958, i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50 years. These developments reflect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y state of organization to th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o achieve long-term growth and sustained prosperit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healt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olicy environment and leadership structure on hospital development, decision-making and operation,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the stability of the leadership team, the hospital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individual factors of the staff and the lack of organizational repair ability on the sustaine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hospital. And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s cohesion and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organization by optimizing the leadership structure, changing the communication style and power mode of the core leadership, strengthening the individual training of the staff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dividual's health and so on. This fully proved that the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health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hospital.
[Key words] Organizational health; Development; Relevant factors; Improvement measure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促进公众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事业单位是国家构成的基本单位,是职工赖以生存的基础。遇到问题找组织,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理念和根基,也是新时期劳资关系不能回避的现实。职工把组织集体当成自己和家人生活幸福的基础,因此,组织健康是个体健康的必要支持系统。管理人员应把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创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作为首要任务,思考如何加强医院的组织建设,使之成为健康的组织,进而为职工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发展服务,为提升组织效率做出贡献,既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营能力的需要,又是一个健康的组织注重内部发展能力提升,向健康型组织发展的需要。
北京小汤山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下,由四所军地疗养院合并而成的综合医院。近60年来,经历了康复医疗的鼎盛与衰退,逐步发展为以康复医疗和健康管理相融合的新型康复模式。
1 组织健康的内涵
组织是由人员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1]。所以,和人一样, 组织也会得病。组织的行为疾病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人的行为疾病[2]。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生理和心理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变换,是人与所在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相处和谐,能够达到平衡状态, 其结果是健康的, 如果失去平衡,打破和谐的基础,人和组织则都会出现亚健康或疾病状态[3]。所以,分析影响组织健康的相关因素,就必须了解人和组织健康的关系,才能对症下药,使组织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1 个体健康的定义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代社会,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前所未有的诱惑和冲突面前,诚实、信任、谦虚、宽容、同情、感恩、服务和和平等道德水准凸显出至关重要的意义,成为了衡量人们精神健康的必要条件。1989年,WHO将个体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它强调了人体在这几方面同时健全时,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这是应时代发展要求做出的明智决定[5]。
1.2 组织健康的定义
关于组织健康的研究,源于人们所关注的工作压力对员工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而扩展到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组织健康的研究。经过不断探索,目前普遍被大家采纳的组织健康定义为:能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并具有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状态, 它既注重内部发展能力提升, 又能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同时强调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6]。
2 探讨影响我院发展的相关因素
2.1 外部组织环境因素对我院发展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于组织而言,是不可控的[7]。外部环境既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同时又反过来对组织生存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所以,组织需要与外部环境充分协调, 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1.1 政府政策因素对我院发展定位的影响
纵观我院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医院的发展变化与政府政策息息相关。与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小汤山医院,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些外部条件变换带来的制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准确定位医院业务的发展方向,使组织呈现出明显的不健康状态,导致了医院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
2.1.2 核心管理层的不稳定因素对我院发展决策的影响
医院能否稳定发展,能否持续提高与创新,取决于其领导班子是否稳定。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组织结构健全是保证核心稳定的基础,而领导班子的稳定性,又是一个医院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并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前提。
2.1.2.1 领导班子结构的不完整性对决策的影响 近20年来,在医院发展、组织建设的不同时期,医院的决策层经历了原地解散,由其他医院临时代管、重新组建、再调整的过程,这些不稳定因素均给科学决策、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带来了不利影响。通过近10年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整变化便能看出核心的不稳定性,10年间,编制7人的医院领导班子经历了4人退休;4人任命;5人调出;4人调入的过程。核心人员的不断调整,将班子成员之间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时间,以及熟悉医院情况的时间拉长。由于初来乍到,加上信息量的缺失和对干扰信息分辨能力的不足,影响了领导班子在重大问题上的科学决策,全院职工也因此看不到清晰而明确的愿景,给组织健康带来了消极影响。
2.1.2.2 领导班子成员搭配的科学性对决策的影响 领导班子处于一个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 班子结构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决定着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好与坏[8]。我院地处偏远,由于医院多年处于不稳定状态,职工收入水平排在全局最后,加上交通不便,工作成本很高,无论是领导班子成员,还是专业人才都存在常年空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顺利开展工作,配齐班子成员的紧迫性比配好、配强班子显得更为重要。新组建的领导班子在成长过程中,组织内部的个体成员也随之经历了冲突、信任、接纳、宽容、融合、自我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势必分散和耗费了领导者在医院发展上的注意力,不可避免的影响了班子成员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能力,效率低下的徘徊让医院发展险失良机。
2.2 内部组织环境因素对我院发展的影响
组织的内部环境是指組织内部各组成资源的客观状况。作为组织成长发展的内生变量,由于它是组织的可控因素,组织可以改变和调整,所以内部环境因素是组织发展的决定性、根本性因素[9]。
2.2.1 领导班子团结状况对我院发展的影响
2.2.1.1 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方式对班子团结的影响 班子成员不断调整的过程,恰恰是医院定位模糊,不断探索的转型时期。领导班子成员中性格、学历水平、生长背景各不相同,要想在重大决策上达成共识,除了班子成员需具备快速的学习能力外,主要领导的引领显得非常重要[10]。如何让班子成员准确理解自己的战略思路,以期达成共识,是决策的需要,更是下一步正确执行的需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主要领导却忽略了会前充分沟通的重要性。未经会前沟通,直接把问题提交到各类会议上,对于一个还在磨合期的、不稳定的班子,对于还没有全面得到医院历史信息,就需要参与重大决策的班子新成员来说的确是一场考验,而事实情况是,因会前对议题情况的未知,使班子成员把分歧带到会上,议而未决、反复多次上会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效率低下,忧心忡忡使组织的核心部位失衡,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组织健康因此受到了影响。
2.2.1.2 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状态对班子团结的影响 因为没有在沟通环节上形成有效机制,也没有规定要求每个成员之间要如何沟通,更没有一个指标说明怎样才算有效沟通。让尚处在磨合阶段的班子成员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工作。由于对问题的看法受诸多因素影响,又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难免存在认识上的不一致,这种认识也会在处理问题时表现在各自的行为中,影响了班子团结[11]。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已出现了端倪,组织健康已接到了预警,因为没有有效的干预手段,大家也并不为此做出实质性的行为改变,导致组织整体健康受到影响。
2.2.1.3 领导班子的权力行使对班子团结的影响 权力是依据领导职务而拥有的支配被领导者的支配与控制[12]。掌握权力、使用权利是领导班子成员区别于与组织中其它成员的标志。科学的分工,既要考虑每个人的专业特点,又要兼顾班子成员的性格、能力水平等因素。由于班子成员的频繁调整,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有些人权力过于集中,成为矛盾的焦点。有些分工交叉过多,加大了协调难度,成员相互之间难免产生碰撞与摩擦,影响了班子团结,也影响了工作效率,给组织健康埋下了隐患。
2.2.2 激励机制的欠缺和不完善对我院发展的影响
医院多年来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班子成员之间对新的绩效考核方式等激励手段的不同认识,让原本可以通过调整绩效考核方式,加快我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慢了下来。而且由于医院专业发展方向的不确定,组织不能给全院职工一个明确而清晰的共同愿景,无法有效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医院专业人才引进成本增加、难度加大,引进的人才不断流失。专业队伍因此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无法形成核心力量,特色学科和学科带头人更无从谈起。
2.2.3 医院文化建设对我院发展的影响
医院文化对医院组织的正常运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以价值观为核心,影响着组织效能的发挥,特别是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医院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等方面更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一个处在不稳定的发展中的医院,因为缺乏核心定位,对职工在思想道德、专业技能、理论文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缺失,很难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核心文化,大多数职工主动工作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2.2.4 职工个人因素对我院发展的影响
受地理位置、业务定位等因素的影响,我院没有专业特色,专业科室也不全,就诊患者较少,职工习惯了低工作量的状态,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愿望不够强烈。当医院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部分职工很难适应突然增加的工作负荷。从组织层面,也没有配套手段的帮助职工减缓心理压力,一些职工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出现管理层决策与执行层的执行力脱节的现象。表现为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管理者反复督促、指导和管理,形成了效率不高,质量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局面。
2.2.5 组织的修复能力对我院发展的影响
经过了冲突、矛盾、磨合之后,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等活动,学习和教育,帮助组织成员学会相互接纳、融合。班子的团结为职工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医院发展方向有了明确定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明显的改善,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医院的满意率开始攀升,职工有了创新意识,医院开始朝着组织健康的方向发展。
3 促进我院组织健康发展的改进措施
3.1 有效利用外部資源改善我院组织健康状况
3.1.1 优化领导班子配置是我院组织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从素质结构看,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不仅要求有个体素质优势,而且更讲求集团素质的最佳组合”[13]。从经验看,优秀的个体组成并不意味着组织的整体优秀。假如个体不能以组织健康为最终目标,而是各自为政,就会形成碰撞和矛盾,从而导致负面的结果,从而削弱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因此,在组建班子初期,就应考虑优化配置,应着重从工作经验的差异性与核心领导特质的相关性、领导班子性别差异与核心领导特质的相关关系配备领导班子[14]。同时也要通过下基层调研、认真分析年终职工对班子和班子中每位成员的评价等方法,及时觉察不利于组织健康发展的信息,并尽快加以干预和调整。使班子发挥其在组织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有效完成组织城镇那个健康成长的过程。
3.1.2 党内组织生活是新时期我院组织健康的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之后,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要管党的有力措施,让班子成员中的每个人,开始注意自我分析并接受其他成员的剖析。特别是每年按期进行的“党内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必须一一对应进行谈心活动,更是强制性的为班子成员之间搭起了一个不容回避的沟通平台。他人的提示与自我的反思,让问题浮出水面,使组织中核心成员之间的矛盾得到及时化解,成员之间在相互配合时开始注意言行上的自我调整。
3.1.3 合理调配区域内医疗资源是我院组织健康发展的动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上级管理机构对区域内医疗资源在宏观上进行了新的调控。领导班子根据医院特色,挖掘优势潜力,使我院的发展逐渐有了清晰的定位。组织竞争能力的提升,对组织健康产生了积极作用,为以康复医疗与健康管理相融合的新型的康复医学模式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集“康复医学、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健康促进”于一体的“区域健康综合服务体”,给明清两代的温泉行宫注入了新的活力,我院的发展由此迈上了新的台阶。
3.2 组织健康管理系统的建立是医院发展的有力保障
3.2.1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组织健康发展
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软实力,影响着组织机构内部的良性发展与提升[15]。我院意识到它对于医院组织健康的重要性。2014年起,逐步形成了院旗、院歌和院规,向组织健康迈出了新的一步。工会也以职工心理驿站为平台,对职工进行心理压力疏导,为职工个体健康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发展和组织的健康运行[16],通过各项保健因素的改善,消除了职工的不满,职工满意度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工会还十分注意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时,将医院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充分发挥了工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17]。通过以上做法,提高了职工对医院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了组织健康发展。
3.2.2 提高组织的适应性,保证组织持续发展
从我院发展的历史可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我院经过多年的调整,明确了康复加护理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为此提供了各种配套资源。通过不断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对各种变化的快速反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环境变化对于组织健康的影响。
3.2.2.1 明确组织共同愿景,提高组织适应能力 组织健康强调通过提升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发展能力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18],在院领导班子的不断探索和上级政策的指引下,全院明确了组织发展的蓝图和目标,组织的共同愿景作为凝聚职工的中坚力量,加强了组织的内聚力和内部的发展能力,使得组织整体更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19]。通过培训和宣教使得全院职工明确和认同组织发展的目标,将自身发展與组织共同愿景结合起来,提高了组织的内聚力,我院组织健康得到保障。
3.2.2.2 加强组织培训,提高职工适应性 随着我院功能定位和发展前景的明确,医院的发展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位职工的努力[2]。为了应对医院发展带来的挑战和职工的不适应,我院从职工培训入手,采取外派职工参与学习、培训和院内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不断丰富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职工掌握新知识和前沿理论,帮助职工快速走出初期不适应新发展的状态,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我院组织的适应性,我院组织健康得到保障[20]。
综上所述,我院在此过程中,受外部政策因素和内部组织因素的双重影响,组织健康曾处于不健康状态,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在明确了发展方向后,通过有效利用外部资源配置、优化内部结构、加强文化建设、组织员工培训等多种方式,我院组织的健康状态才得以改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内部环境的改善,让医院开始成长和发展,这一切,充分说明了关注组织建设、改善组织健康,是促进我院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方正邦,鲍春雷.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2.
[2] 赵有军.组织疾病及治疗综述(上)[J].管理工程师,1999,(5):36-37.
[3] 张欢,张方圆,赵英娜,等.基于中华文化视野下的健康概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25-26.
[4] 苏静静,张大庆.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历史源流探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6,37(4):485-496.
[5] 王兴琼,陈维政.组织健康:概念、特征及维度[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321-327.
[6] 王兴琼,陈维政.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组织健康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8(2):96-99.
[7] 王永跃.组织健康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浙商研究,2011(3):6.
[8] 张明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领导班子的优化配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2):53-59.
[9] 窦玉沛.加强党建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2(2):7-12.
[10] 张铁良.医院党政一把手的团结合作[J].领导科学,1991 (7):23-24.
[11] 宋国萍,董如峰.打造组织健康 组织心理分析[M].上海:商务印书馆:90-92.
[12] 祝果毅.论权力行使与领导班子团结[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3):71-75.
[13] 王乐夫.领导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85.
[14] 萧鸣政,赵源,朱虹璇.领导班子配置特征与团队效能关系研究[J].领导科学,2013,7(20):39-43.
[15] 陈芬.医院文化建设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7,34(2):23-24.
[16] 雷鸣.实施“党建引领”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J].中国社会组织,2017(5):30-31.
[17] 周文彬.深改背景下工会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优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199-224.
[18] 刘小芸.浅析新形势下宣传助推医院文化品牌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110.
[19] 李韦,丹青.关于培育和引导宝山区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219.
[20] 詹成付.加强改进教育培训工作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J].中国社会组织,2015(22):8-9.
(收稿日期:2017-03-02 本文编辑:苏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