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课堂引进项目
2017-08-03王正
王正
(衡水学院美术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本文对为“社会项目入课堂”的一个实际案例的前期定位进行分析,学生们通过对该项目的实际执行与策划,深入的了解到了课堂教学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必然联系,同时也为后期的相应课程的开展打下来基础。
关键词:小树林家庭农场;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192-01
一、项目概况
2013年,经衡水市批准,衡水文良老北京餐饮集团投资规划开发的邓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该项目位于衡水市邓庄乡东邢疃村北,规划面积约2200亩,是集基础农业、活力服务业、科技工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农业园区。项目北邻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东临大广高速,西南五公里为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农业开发基础条件得天独厚。而小树林家庭农场项目属于农业园区内的一部分,位于大农业园区整体规划占地范围内的西北部,占地面积约80亩。该项目由衡水学院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团队负责其整体的规划与策划设计,由此,该项项目也被引进了衡水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课堂之中,由专业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完成该项目前期的策划分析,以下即为具体细节。
二、项目规划任务
1.项目规划性质。本规划以邓庄生态休闲农业庄园旅游区经济发展为核心,完善其基础建设、功能划分、旅游功能,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小树林家庭农场园区确定战略性发展方向,确定空间环境的规划要求,整合信息打造小树林家庭农场的品牌形象,策划并制定园区的运营模式和方案。
2.项目规划目的。本项目通过对园区旅游规划与建设开发,建立以创意文化为核心,以主题餐饮为经济龙头的创意农业空间,打造衡水首个融农耕体验与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天地,并发挥核心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整个邓庄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主题餐饮范畴利用文良老北京的餐饮品牌优势激发衡水市民的消费欲望,打造衡水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品牌——邓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
3.项目规划指导理念。本项目以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指导思想,以创新主题餐饮、营造艺术休闲、弘扬耕农文化为主旨,以发展创意农业为特色,大力发展创意农业旅游。并且在原有生态环境基址上,园区景观规划与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北方传统建筑在选材和形式的优越性,使其在项目的建筑和景观小品中充分展现,建造适宜北方民众欣赏习惯的现代建筑及景观,并且在保证建筑艺术性和园区超大容积率的基础上,打造绿色空间高效、田园风光优美、衡水本土气息浓厚的现代创意农业园区。
4.项目规划原则。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在遵循基地生态肌理的基础之上,以农田为背景,结合基址周边千亩良田的生态背景,以保持基地原有的农田肌理及生态风貌为原则,以提倡绿色、健康的休闲方式为理念,以实现田园慢生活为目标,最大化的保持园区内原有的胡杨林及植被生态风貌。将园区内原有的无种植物的土地空间和部分林地空间转换成具有创意性的耕农文化主题餐饮和体验空间。 以上内容的确立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正确而明确的规划思路,使得项目行进过程中拥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而不至于发生偏差。
三、规划发展目标及定位
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旨在促进衡水区域内农业休闲旅游的快速增长,以耕农文化、生态旅游品牌为旅游增长点,着力营造冀东南平原地区知名的农业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1.发展定位。 衡水市近几年来关于创意、休闲、观光农业呈上升式的开发阶段,但大多风格、形式、经营项目类似或是单一,多以餐饮为单一性的经营模式,少有附带简单的时令果蔬的采摘项目,没有突出的特色和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在此背景下,如何使小树林家庭农场脱颖而出,并在特色、形式和品质上实现多赢,是我们在整个项目规划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2.主题定位。在其功能定位上我们依托乡间自然风光和北方平原乡村文化特色,以“耕农文化”、“艺术田园”和“主题餐饮”为重点,在满足都市人走出城市、回归自然、享受原生态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的紧密结合。同时结合葡萄酒庄园项目发挥辐射关联带动作用,逐步将“复合型创意农业园区”建成设施完善、功能健全、布局合理、景观独特的综合性农业旅游区域。
3.品牌定位。我們将主题餐饮及邓庄无公害种植两大品牌有机结合,打造大农业园的基础品牌形象和视觉形象,建设黑食文化主题养生餐厅,挖掘黑食文化,开发黑色健康食品,同时营造文化创意的用餐及休闲环境,让每食、每事、每物都有故事,受众在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之后,不仅仅能品味到生态有机食材烹饪的美食,更是在时时刻刻体验着文化内涵;使用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在感受一种艺术创意。
以上为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针对小树林家庭农场的实际项目所作出的分析与总结。为后续项目的开展与执行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理念支撑,同时学生们也通过对该项目的分析与总结,对策划及文案书写的方面的掌握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初步来看,“社会项目入课堂”的教学实验效果显著,为以后的课程开展增加了信心和动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衡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项论文,课题编号:jg201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