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
2017-08-03丁天仁
丁天仁
老有所依,是隔壁老高头最在乎的一件事,他很传统,当年生了两个闺女后,坚持一定要无论如何生个儿子,还好最后他得偿所愿了。现在,他常跟我说,这是老一辈人“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束缚了他,事实上,老高头并不坏,一点都不重男轻女,相反,他对两个女儿一直很好。
老高头的那个小儿子却对他一点都不好,经常回来拿了钱就又出去胡吃海喝了。渐渐地,老高头也意识到了自己当初想法的不切实际,只是为时已晚,还好两个女儿都是孝顺的,老高头晚年也不至于过得很是凄惨。
很多时候,我在想,什么是真正的老有所依,我上了年纪之后,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发深刻起来。老一辈的人追求老有所依不一定是要在老了之后找个依靠,绝大部分老人只是给自己找个心灵寄托罢了,毕竟这世上像王老师那么豁达的人不多了。
据说,王老师大概是我五年级左右来到我们这座山的,那个时候,下乡很是普遍。他来了,村里的教师就有了着落,家家户户的孩子有人教读书了。那个时候,王老师也才28岁而已。一开始,没有人关心过他为什么来,很多人想着王老师不久之后也会走的,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王老师完全没必要守在这里。新鲜感过了,基本都會屈服于现实条件的艰辛,这也是人之常情,乡亲们都理解。
可是,王老师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过去了还是没有离开,一些明事理的大人开始给王老师时不时送点自家的土鸡蛋,时不时送点自种的蔬菜。汪老师也不客气,每次收了之后,都会礼貌地说谢谢。慢慢地,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声誉也越来越高。
我那个时候也是王老师的学生,经常给王老师送我们家自己种的甜瓜,盛夏的时候,也时常在傍晚最凉爽的时候,抱着大西瓜去找王老师温习课业。内心深处,我希望王老师待久一点,我喜欢读书,喜欢王老师讲课的方式,最怕的是就是听到有人传言王老师要走了。
清明节的时候,王老师是要离开村庄一段时间的,每次走之前,我都要看看他带了什么东西,如果行李带多了,我也就懂了。所幸,每次王老师都是独来独往,不带过多的东西,也是这样,内心的大石头才会安然放下。
那个时候,单纯如我们,从来没想过王老师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离开,没想过原来他想在我们这座深山里呆一辈子。有时候,大清早,我起来陪父亲去农田里除草回家的路上,会遇到王老师自己散步,就会跟王老师聊一两句。
后来,终于有一次,我问出了自己藏在心中好久的问题。我问他:“王老师,你在这边都呆了三年了,我也从初一变成高一了,王老师不急着离开吗?”。
“你这是在盼着我离开?”,王老师还有心情开玩笑,看着我边走边问。
“不不不,我当然是希望您一直留在这里,可是我们这里条件不好,以前很多老师呆了没几天就去县城了,毕竟县城什么都好”,我头摇的很坚决,表情很严肃。
王老师大概是看我认真,就没再开玩笑了,他对我说:“我不会离开这里的,这儿以后就是我的家,我要的不多,就想好好教你们读书,希望你们将来出人头地”。
我听了王老师的这句话,欢快地跳了起来,高高兴兴就回了家,很快,也把这个消息传得人尽皆知,希望大家都知道王老师的为人,希望他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和关注。
从那以后,王老师变得更受村里人敬仰了。也有很多村里人开始为王老师热心介绍对象,只是,很多的人跃跃欲试,在第一个人的失望而归后全部都放弃了。那个时候,小孩子们只知道欢呼着王老师不走了,却没有人能够知道王老师心中的苦,包括我。
再后来,事情传了出来,我们家里人也都知道了。原来,王老师之前是有妻子的,在他来到我们村之前,妻子难产死了,小孩子也没保住,这就是王老师来到乡下的原因,他在经历那一切之后只想简简单单的生活,没有别的奢求了。
这件事让我好长一段时间都很不开心,我替王老师感到难过,总觉得他那么好的人,值得更好的人生。父亲也曾为这人这事叹息过,那个时候的我,只是怕王老师会难过,还没有想过王老师老了之后,一个人孤零零的该怎么生活。是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你们王老师这么好,不该只是一个人,应该有个孩子在身边养老送终的。
我不知道王老师怎么想的,但我知道他活的很自在,最后事实证明,王老师不是孤零零一个人。他在我们村,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后来好多优秀的学生都在外面的花花世界发展的很好,真可谓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里面,也有我。
我们不断长大着、发展着,王老师也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中老了,头发开始隐隐有青丝,身材慢慢发福,不再是从前那个玉树临风的王老师了。可是外貌的变化并不影响王老师教书育人,并不影响王老师受学生爱戴。
我每次回家看望过父母后,也必定风雨无阻的去看看我敬爱的王老师。有一次,我碰巧遇到王老师发高烧,就把他送到了县城医院,有惊无险,后来医生让在医院里打吊瓶。我大半夜陪着王老师在医院走廊里打吊瓶,他很精神,我也就陪着他说说话。
“转眼之间,我在你们村呆了快三十年了。那个时候,学校就我一个老师,现在学校规模已经很完整了,各个年级都有老师,各科目的教学也都有了专业老师,时间过得真快啊”,王老师略带叹息的说着。
“是啊,老师为我们村作的贡献是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我们这些学生也是真心爱戴老师,希望老师哪怕为了我们也能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再有今天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不能自己死死挨着,这样我们很是担心和不安”。
王老师笑了笑,就不搭话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进去,我作为晚辈,尤其是敬重他的学生,也不愿意再多说,怕说多了他会难过。打完吊瓶,我就陪他回家了,嘱咐他好好休息,他笑眯眯的答应了我。
回了家,我就忍不住告诉了父亲,父亲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以后他会时不时去找王老师聊聊天什么的,就权当感谢他对我的培养,帮着我操心他了。父亲内心也是十分感谢王老师的,毕竟没有王老师就没有如今发展的这么好的我。
王老师走的时候才不到60岁,想必是这么多年的操劳使得他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吧,最后的岁月里,我经常回来看他,也发现,其实好多他的学生都带着我这样的感恩在回馈着王老师的栽培。每次去看望王老师,总是能遇见一些已经叫不出名字但都眼熟的人,都是王老师的学生。
王老师走的那天,屋子里里外外挤满了人,或者说挤满了学生,大家的悲伤都是真诚的,大家一起送走了王老师,我也曾悄悄流下了眼泪。我想,一个人的一生,能像王老师这么有名望,毕竟是少数。后来的后来,想起老高头的那句老有所依,我觉得王老师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