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7-08-03冯有文
冯有文
[摘要]《金属工艺学》是一门面向机械类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随着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及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根据金属工艺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的实践,对《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改革与创新;中等职业教育
《金属工艺学》课程是中职机电类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实践性人才,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金属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但影响整个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学生的顺利就业。本课程固然重要,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知识结构联系紧密,学生学起来感觉单调枯燥乏味,困难重重,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金属工艺学》课程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改革与创新的原因
1.学生对课程性质认识不明确。
《金属工艺学》在课程内容中较多的是定性方面的介绍,如概念和原理,较少涉及量化计算的内容,再加上与课程相关的工程实践不足,导致考核内容较易脱离实践。学生对于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容易产生疑惑,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失,给顺利开展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金属工艺学》的教学课程共分为四章,涉及的知识点也很多,这是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出的挑战,而且,又因为学生学习专业的不同,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要求也有不同的标准。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来制订教学目标,适当地省略教学内容,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学时间有限。
《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内容多,逻辑性强,知识点的连续性高,因此需要足够多的教学时间。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中职学校相对于高等学校只有二年半的教学时间,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在更短的时间内传授同样的知识点。而且,有些学校在《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安排上并不合理,导致教学活动不能连续性的开展,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
3.学生的基础问题。
由于现如今社会的许多企业单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的人才,导致学生更愿意考入知名高校,这就使得中职学校的招生情况并不理想,中职学生的整体学习素养也相对较低。尤其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学生为了一个更好的文凭,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专业。由此可见,中职学校招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驗,学校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人才的输出具有直接性的影响。
二、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也是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我校近几年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与企业顶岗实习,深入了解企业管理实践的现状与发展: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确保教师及时了解先进的金属加工与新材料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保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还聘请有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行业专家作为客座教师,针对目前专业发展先进技术和前沿动态,定期对教师和学生做高质量的专题报告。加深对先进技术和前沿趋势的了解。
2.重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等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加强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交流,使广大学生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发自学辅导课件,提高其智能化水平与网络化程度。增加生动的教学示例,按难度分级,以便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选用。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及学习建议,建设辅助教师完善系统的知识库,提高课程辅导的层次与水平。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3.高度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
要高度重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以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走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发展之路。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本课程在注重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对实验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精心设计,资源优化,统筹精选,这样就能在同样的课时内,既保证了课程的传统特点,又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本课程的改革创新成果,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体现更为明显。
4.改革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
对学生进步表现的肯定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起着导向、激励、激趣、促知的作用。运用人文性、科学性、肯定性评价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语言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其自身的认识结构和书本知识结构之间顺利完成同化和顺应的目的。本课程考核方式应更加有效灵活,应更侧重和工程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对《金属工艺学》的课程有重新的认识。通过加重工程实践环节在综合考核中所占的权重.把工程实践课程中的实践部分加强起来。学生考核成绩除了在原有的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和试卷卷面成绩两方面,应当适当地加入实践环节的成绩,着重以将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动手能力。
由此可见,开展《金属工艺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它在某个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涉及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仅要因材施教,创造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而且要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注意实践与理论的教学比例,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实用性人才。《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漫长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总结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