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冷静!
2017-08-03
近日,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笔者有幸参加了其中几场论坛活动,并参观了一些企业展区。通过观察,笔者看到了阿里、京东、科大讯飞、华为、微软、西门子、中国移动等企业都在追求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6月21日,《福布斯》刊文指出,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科技媒体TOPBOTS评选出了20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李开复、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张潼等众多来自业界资深人士成为最受西方关注的“中国竞争者”。7月5日,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首次对媒体开放。这些事件都表明,中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红海。
笔者想起最早接触人工智能应该是1997年。IBM的“深蓝”战胜了人类棋手卡斯帕罗夫。在“深蓝”设计者许峰雄看来,“深蓝”主要依靠強大的计算能力穷举所有路数来选择最佳策略。“深蓝”靠硬算可以预判12步,而卡斯帕罗夫可以预判10步。当时,“深蓝”还不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如今,谷歌阿尔法狗已经初步具备了从“算”到“学”的人工智能进化能力。在笔者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既然提到了“深蓝”,我们就不能不提IBM的Watson。Watson是IBM全力打造并推崇的人工智能平台。但很多人对它并不看好。笔者的一名同行前辈就并不看好它。近期,在CNBC的一档节目《Closing Bell》上,Social Capital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风险投资家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Chamath Palihapitiya)便炮轰IBM Watson,在企业人工智能界掀起了不小的轰动,并且引发了众多人参与此次论战。
不论此论战结局是什么,人工智能并没有如人们想象中那样成为真正的主宰者,似乎只在某些领域可以替代或者超过人类,但在综合能力方面,人工智能还有待完善。
在“2017世界智能大会”上,李彦宏、马云、柳传志等互联网大咖先后登台演讲。马云在机器智能高峰论坛中称数据很重要,是原料,没有数据什么都不行。但是李彦宏却在人工智能论坛中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数据不重要,创新和技术更关键。
没错,人工智能如今仍然还处于试验、应用的初始阶段。它需要大量数据以供它学习,也需要调试大量数学模型去改进它的算法。现在的人工智能并非具备很高的综合能力,虽然打败人类围棋棋手的人工智能已经出现,但仍停留在单一领域,真正具备高综合能力的人工智能目前仍然仅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现在也是该给人工智能降降温的时候了。在一些有关无人驾驶的论坛上,一些企业领导就认为,某些无人驾驶行业可能并不需要高级的人工智能技术。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研究的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市场和应用才是真正决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试金石。(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