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工作室 创新大舞台
2017-08-03罗训练赵婧妤
罗训练+赵婧妤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地方。然而,它却承载着企业创新创效的重任,成为职工成长成才、发挥聪明才智和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这一“小”一“大”,折射出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几年来,河南神火集团以创新创效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以此为平台,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员工的学习创新热情,破解了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应对危机、攻坚克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
健全机制搭平台
“我们有很多职工喜欢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但苦于没有场地和设施,很多构想难于付诸实施。我们各级工会要关注职工的想法,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神火集团工会主席李爱启在谈到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创建时强调指出。
员工创新工作室就这样应运而生。神火集团工会在全集团范围内开展了“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成立了领导组,对创建标准、功能定位、工作开展、组织保障等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部门配合、技术带头人挂帅、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集团公司工会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坚持创建一个、成熟一个、掛牌一个、推介一个的原则,以点带面,逐步展开。
截至目前,神火集团共有各类学习创新工作室26个,聚集了各方面的高技能人才,搭建了员工学习交流、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的平台,掀起了全员创新创效的热潮。
薛湖煤矿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薛金华为创新带头人,由27名首席员工组成一个创新团队,由此形成了该矿的科技攻关及人才培养高地。
新庄煤矿员工创新工作室由河南省煤炭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平挂帅,把懂技术、爱钻研、敢创新的职工组织起来,组建了技术攻关小组。为确保工作室更好地发挥作用,该矿还专门为张平工作室建了实验基地,配备了相关设备设施,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专供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攻关,为工作室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工作室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大家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交流研讨,大家集思广益,办法很快就出来了。我们有很多好的创意都是在这里碰撞出来的”。新庄煤矿张平创新工作室成员宋中宝说。
技术攻关解难题
神火铝业电力公司创新工作室每年年初结合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技术前沿,拟订攻关课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分析论证后,下达攻关项目和阶段性攻关目标。2015年以来,该公司共完成各类科技创新项目200余项,累计申报各类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合计创效2.5亿元以上,缓解了公司的经营压力。完成的电厂劣质煤掺烧技术,通过对给煤机改造、落煤管改造、风机叶轮改造、上煤系统改造、燃烧方式改进等多项技术革新,每年掺烧洗中煤、煤泥和煤矸石130余万吨,创效5000余万元。完成的减少停槽黑电压技术,平均每台电解槽降低压降60mV,吨铝节电近40度,每年可创效700余万元。
“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敢于承担责任。”这是薛湖煤矿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薛金华的座右铭。薛金华创新工作室根据矿井实际生产需要,立足岗位搞创新,先后参与进行了80多次技术攻关,完成各类技术创新、小改小革100余项,帮助矿井解决安全、技术、生产等难题60余项,每年为单位创效近千万元。该工作室研制的气动通风机项目有效解决了硐室内机电设备降温难、综采工作面局部瓦斯积聚等难题,现已推广使用,共计节约费用500多万元。该项目于2013年获得商丘市首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第四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研制的综采液压支架拆装装置“变形金刚”可操作性强、安全系数高、工作效率高、折叠运输方便,实现了综采液压支架远距离遥控起吊安装,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将综采液压支架的拆卸安装效率提高4倍,并节约设备购置费40万元,该项目于2016年荣获商丘市第二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新庄煤矿张平创新工作室对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集聚矿上各类高手在这里开展攻关活动,被形象地称为“诸葛庐”。该工作室先后自主完成了猴车的自动化改造,发明了架空乘人运输放脱绳装置,改进了入井人员计数器、井下切管机、副井信号声光预警装置等,年创效1000余万元,既保障了安全和效益,又给生产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创新并不是专家学者才能办到的事情,井下职工也有很好的构思和创意。他们工作于生产一线,更清楚工作中的难点和制约点,也知道如何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投入到发明创造和小改小革中,投入到完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上,为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献计献策。”新庄矿矿长韩良政谈到员工学习工作室创建时有感而发。
在近几年煤炭企业举步维艰的困难时期,新庄煤矿依托张平学习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了“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创效活动,成立了管理创新小组、工程技术创新小组、机电技术创新小组,涌现了一大批实用管用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仅2016年就完成各类创新项目110项,其中,管理创新10项,生产技术创新54项,机电技术创新46项。有的创新项目成效明显,如风动炮泥机在全矿推广使用后,全矿可减少人员投入50余人,年可直接创效450万元。将废旧强力皮带加工改造再利用,替代木托板、锚梁、铁垫片等材料,年可节约材料费480万元。
梁北煤矿创新工作室专门成立了瓦斯防治攻坚小组,先后完成各类创新30余项。其中《瓦斯与应力耦合动力灾害预防技术研究》获得第六届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大采高松软突出煤层粉尘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梁北煤矿二1煤瓦斯灾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获得第六届河南煤矿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创新项有效改善了矿井作业环境,保障了职工生命安全,提升了瓦斯综合防治水平。
新庄选煤厂对创新工作室成员实行动态管理,规定创新工作室成员每月至少给自己定下一个小改小革目标,月初自行上报后进行张榜公示,月底统一进行验收考核,没完成自定目标的成员将被通报,累计三次未完成目标者将自动退出创新工作室。“自定目标的实施是对小组成员参与创新工作室活动的一种自我督促,由于大家都担心退出而使自己面子上过不去,因此都格外用心去完成自定目标,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工作室成员曹正华对此有很深的感触。
2015年以来,神火集团所属26个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共完成各类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管理创新成果60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6亿多元,其中获国家专利20余项,沿空留巷、大采高开采技术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2016年度进行的商丘市第二届职工创新成果表彰会上,神火集团有33项创新成果获奖,占总获奖数的近50%。一大批技术成果的转化运用,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助推了企业战危度困、攻难克坚和转型发展。2016年,在行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神火集团于4月份率先在河南省煤炭行业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实现盈利8.5亿元。
激发活力育人才
“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是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更是职工学习知识、提高本领、岗位成才的重要平台”。神火集团工会副主席王启良对开展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初衷有着自己的理解。
把企业打造成学校,把员工培养成学生,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导师带徒、现场帮教、学习交流、比武练兵、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了员工队伍技能素质的不断提升。
薛湖煤矿薛金华学习创新工作室以培养技术骨干为目的,建立了培训实践基地,创新实施了“学有所用”、“学有所教”、“学以致用”、“学有目标”和“学有所安”的“五步”培训法,每年为矿井培训技术人员约1800人次。近几年来,先后培养出采掘设备技术骨干300余名,其中40余名骨干人员已走上管理岗位。
为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薛湖矿专门为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制定了“12322”管理考核办法:创新工作室每月确定一项科技攻关项目、每名骨干成员带领两名徒弟、每月整理出计划、总结和学习交流记录三项资料、每月保证不低于两天学习交流时间、每月进行一次地面大讲堂和一次井下现场技术培训。矿工会设立奖励基金,对工作室及成员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及时兑现奖惩,以此调动大家学习创新的积极性。
“通过技术培养,我们车间70%以上的员工都有自己的绝活,3名技术骨干连续两年被矿聘任为金牌首席员工,每年都有不少于6人在矿技能大赛中获奖,三年来,从车间陆续走出10多名技术骨干充实到了其它区队提拔为班队长。”担任矿综采综掘车间主任的薛湖煤矿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薛金华自豪地告诉前来观摩学习的人员。
新庄煤矿张平创新工作室现有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高级工5人、工程师3人,该工作室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进行绝技绝活的传授,定期到区队开展自主培训活动。同时,每名成员均要带2名徒弟,手把手传授技能。近三年来,该工作室先后带徒68人次,培育出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骨干人才,先后有5对师徒获得河南省“明星师徒”称号,6名员工获得河南省“技术标兵”称号,10名员工获得商丘市“技术能手”称号。
神火集团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员性的职工职业技能运动会,每年比赛工种达60余个,参赛人员达6000人次以上,每年奖励总额达500余万元,在全集团营造了学技术光荣、有技术吃香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近三年来,共有189名选手获得好的名次。特别是在2015年河南省煤炭系统锚喷工和变电运行工两个工种的技能比赛中,集团选派的6名选手,分别夺得了两个工种的团体第一名。其中参加变电运行工比赛的3名选手分别夺得了第一、第二和第四名,参加锚喷工比赛的3名选手分获第二、第四和第六名,在全省煤炭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令人刮目相看。
坚持推行“首席员工”评选表彰制度,截止目前,已综合评定出各行业、专业的首席员工256名,月度给予专项补贴,让首席员工感到光荣又实惠,激发了职工学技能、练本领、长知识、比贡献的热情。
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投入1500多万元完善了三级培训机构,建立了煤矿井下实景培训基地,由各工作室带头人及技术骨干担任教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仅2016年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620期,培训人员达8000余人次。
一石激起千層浪,创新发展谱新篇。神火集团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神火集团工会主席李爱启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吸引更多的员工投身到学习创新当中去,力争创建1-2个国家级员工创新工作室,选树一批优秀的学习创新典型,推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成果,为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