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所面临的安全危机及对策分析
2017-08-02李海洋陈博文
李海洋?陈博文
摘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海外中国”已经形成并迅速扩大,海外经营涉及的区域越来越大,境外资产、机构和人员数量迅速增加。但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式,政府海外安全保护资源不足、海外安保相关法规权责不清、界限不明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提高对我公民和机构海外安全保护工作水平,应加大政府对海外安保工作的投入与监督,加强海外权益安全保护的法制化建设,培育中国本土市场化情报和安保力量,提高公民和企业的保险意识,维护和拓展我国海外利益。
关键词:“海外中国” ;海外安全保护
一、“海外中国”面临的安全危机
(一)政府投入安保力量和资源不足
现在政府主要依靠外交交涉和领事保護手段,缺乏统筹政府力量、军队力量、执法力量、驻外企业力量、社会力量、所在国政府力量等联动的综合性安保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往往依靠军事基地、安保、保险、医疗等成体系的综合手段扩充工作手段,相比而言我政府工作手段相对单一和滞后,主要依靠外交交涉和所在国政府的协助,外交交涉和领事保护具有很大局限性。
(二)市场化第三方安保服务良莠不齐
中国本土安保企业起步晚且不成体系,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本土安保队伍多为退役军人组成,战争经验较少、外语能力不够、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更处于起步水平,护照和签证办理不顺利导致无法向全球迅速派遣。在本土安保企业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聘请当地安保公司或者聘请像黑水,G4S等欧美大公司,然而驻在国当地安保公司往往并不可靠,这些公司往往责任心不强、能力有限,危机时很难真正发挥作用,甚至出现过安保公司和当地黑社会勾结造成我人财物受损的恶性事件。
二、加强“海外中国”建设对策分析
总体而言,面对公民和企业“走出去”扩大加快、“一带一路”深入实施、国际产能合作深化、国际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新现实,社会各界对于海外权益安保工作的关注和期待日益增高。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而且需要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外交工作的全局考虑,“打组合拳”推动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一)政府加大对海外安保工作的投入与监督
加强与驻在国政府的国际合作,探索建立共同安保工作方案。针对中央企业在境外项目的不同特点,与项目所在国和当地政府部门共同制定安保工作方案,完善安保合作机制,确保我在境外机构和人员安全。需通过有关国家政府加强与我合法利益的保护,在我重点项目较多、安全风险较高的国家考虑与对方中央及地方政府开展情报、军事交流合作。
完善海外安保信息和情报工作制度,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国家级境外安保情报信息中心,充分发挥反恐情报中心等现有机制的延展作用,健全我政府相关部门及驻外机构与境外公民、企业、商协会、海外华侨、驻在国政府及社会力量、境内外第三方安保服务商之间的信息网络和沟通渠道,以此为基础建立国家级境外安保情报信息中心。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建设、增加情报分享和沟通的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有关信息反馈我企业和人员,及时敦促境外企业整改安全管理问题。
(二)加强海外权益安全保护的法制化建设
首先,全面落实海外权益安全保护工作立法。认真总结中外安保的实践和经验,深入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继续开展相关法制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加速推进围绕海外权益安全保护的国家级法律法规的立法和起草工作,争取尽快出成果,以更好地规范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和企业及公民各自的职责。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公民走出国门所遇到的风险是多重的,仅靠企业和公民诉诸市场经济手段难以完全避免,政府可以通过适度的政治、外交、行政、法律干预。需要通过立法尽快需要三者明确各自职能和责任,既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也不能由企业和公民自身全部承担。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必要参照欧美发达国家对海外安保工作进行系统立法,使政府和公民在面临突发安保事件时依法办事、权责明晰。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协同配合,形成国内外一盘棋、主管部门与当事企业一盘棋、公民积极参与的海外权益安全保护工作制度。
(三)培育中国本土市场化情报和安保力量
积极推动我国民间境外安保资源参与境外权益安全保护工作。当前公安部牵头统筹这方面工作,政府要指导我国本土民间安保公司循序渐进式的发展。可以结合军事力量布点,寓军于民,坚持对外的民营企业身份,坚持市场运作、商业运作。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坚持民间化身份,努力争取本土力量、本土武装和本土公司“走出去”;针对不同多元化的国家法律政策,灵活运营,坚持经营模式多样化,以独资、合资等方式收购当地安保企业,最终实现经营模式上中方主导,雇员本土化;形成综合多元的安保工作方式,充分利用自身和委托驻在国当地安保力量开展情报的收集和研判、出台有针对性的安全评估服务。
参考文献:
[1] 吴志成.董柞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中国海外利益维护 [J].天津社会科学,2015,(06):69-75.
[2] 张杰.“一带一路”与私人安保对中国海外利益的保护——以中亚地区为视角 [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7,Vol.24 No.1:41-53.
[3] 孙壮志主编.中亚国家的跨境合作研究[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