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互动,构建小学数学活力课堂
2017-08-02李彬
李彬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以生为本”,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性,通过师生之间的语言和情感沟通,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尤为重要,只有做好、做实互动活动,学生方能主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教师方能高效地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并非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交往互动关系。这种互动的有效性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策略。
一、优化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握教学的新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进行知识的探究。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优化教学,为他们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摆一摆,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从而掌握探究的新知识。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教师要融入到他们中间,共同参与知识的探究。由于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在和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探究和分析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精心设计提问
课堂上,恰到好处的提问,是教学有效互动的环节之一。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面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提問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要强,要利于思考和便于讨论。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合作的互动中应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少重复学生的表达。教师以“指导者”代替“权威者”身份出现,把学生推到合作交流的前台,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展开有效互动。
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学生动手把自己准备好的苹果卡片分成两堆,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有意识地引导:“你会分吗?”这一问会产生怎样的回答和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怎么分,你能找出多少种分法呢?”“大家一起分一分,看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小组活动并寻找多种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归结出有几种分法。这个由问答引发的活动让学生很情愿地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到10的组成和分解,为进一步探讨10的加减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构建开放式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接触基本的数学概念。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提出问题,进而构建开放式的课堂,开展互动教学。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可这样教学:
师: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大家对圆有了基本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求圆的周长,大家想不想知道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生:想(大家已蠢蠢欲动)。
师:嗯,之前已学过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有谁知道该怎么计算圆的周长呢?
生1:我知道,将圆的直径测量出来,然后用直径乘以π就可以了。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看来课下已将新知识预习了。有没有人知道π是怎么来的呢?代表什么意思?
生2:我记得我妈妈说过π是圆周率,约等于3.14。
师:非常好,大家对圆的周长了解得很多,圆的周长是直径乘以π,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呢?接下来,分成4人一小组,探讨该怎么验证。
在这一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做好了教案设计。但是,课堂中经过教师引导,部分学生得出了结论,这是课前备教案时没有想到的。针对此种情况,如何解决呢?此时,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生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互动探究,从而顺利应对课堂中的“小插曲”,最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抓住教学契机
一堂课当中,学生经常会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或是提出种种老师未想到、未涉及到的问题。教师对于这些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应该敏锐地捕捉住它,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掀起教学的一个个小小的高潮。
1.巧用学生的话。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必须抓住学生语言中有意义的话,穿针引线,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数学课堂上,学生由于表达能力的限制,说出的话往往很少能直达题意,教师必须敏锐地抓住教学中学生话语中有意义的部分,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完善,引发互动,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的。
2.妙用学生的错。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能独具慧眼,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使错误巧妙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3.善用学生的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思想和新观念时,说明新旧知识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往往表现为问题,建构动态开放的数学课堂,就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等多种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并走完这段距离。这就需要教师平时积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运动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学习品质。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让每一堂数学课都焕发活力,这样才是一个和谐互动、有生命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晓琴.小学数学活力课堂的构建探析[J].新课程学习,2014(5):112-113.
[2]李秀琳.谈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构建策略[J].读书文摘:中,2016(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