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8-02谢畅
谢畅
摘 要: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乐意学、积极思考,学得轻松愉快。文章从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利用课堂主阵地创设情境、优化教学设计、运用竞赛方式、创新教学语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等途径研究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学习;学习兴趣;教学设计;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42;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74-02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水平和智力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师生之间人格平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格尊严,才能使学生愿意接受教育。”师生平等要求教师站在平等的地位去看待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才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处境,保护学生的情感,宽容学生的缺点,容忍学生的犯错。学生尊重教师,才能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要求,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使师生关系从教师权威走向师生之间的合作对话。”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不要总认为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受管理者;教师具有控制学生的权威和权力,学生总是要听从老师的教导,服从老师的安排和要求。教师切忌认为自己处处要高学生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不肯放下身份与学生融洽相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切忌对学生无端训斥,甚至是横眉冷对、冷嘲热讽,而是要走近学生,更要让学生走近教师。
(2)建立朋友关系。情感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师生之间融洽的气氛可以进一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余时间,不妨与学生做朋友,听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一下他们的世界,和他们聊聊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会发现一些学生喜欢篮球,特别关注NBA,教师便可花点时间了解NBA的相关报道,课余与学生一起侃一侃NBA。再如,教师可以将QQ号码给学生,告诉他们,当老师面不敢说的问题或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可以通过QQ与老师交流。这样,师生间的关系一下子被拉近了,学生对老师的接受和喜爱就会逐渐迁移到学习之中。
(3)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它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巨大的行为动力。”教师对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因此而喜欢上教师,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师的工作要细致入微,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每天放学要习惯性地叮嘱学生“路上小心,注意车辆”;寒冷的冬天,每天早晨准备一壶开水,为学生驱赶寒冷,让学生体会到温暖……虽是习惯的叮嘱和简单的做法,却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到温暖,激起他们对教师的敬重。学生和教师亲近了,信任教师了,就会相信教师所说的话,接受教师的教育。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生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要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情境中学生的实际反应,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发挥情境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分析学生的特点,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多方面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如抽象思维能力开始活跃,但不成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关注身边和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并能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特点反映在化学学习上,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化学实验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根据初中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讲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推动、维持、强化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在教学全过程发挥作用。例如,在化学绪言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教学中,教材中并没有安排有关实验内容,为了使从未接触过化学的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几个化学小魔术“火龙写字”“清水变牛奶”“纸花变红”等,把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从意大利科学家波曼尔关于“死狗洞”的传说开始讲起,为什么人走进死狗洞不会死,而狗走进洞就会死?洞里有什么物质?这种物质的性质是怎样的?以后遇到干枯的井或洞穴能不能进去?做什么试验后才能进去?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带着寻求问题结果的期望进入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未知欲,促使学生为寻求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凭借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来对化学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因此,積极主动地开展化学教学的优化设计,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根据“教服从和服务于学”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着重对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如何”等问题进行整体构思,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例如,在教学“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一课时,教师要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设置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发现铁制品很容易生锈,那么是什么使铁制品生锈的呢?在什么情况下铁制品较容易生锈?如何有效地防止铁制品生锈?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并观察。实验1:取一根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倒入迅速冷却的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再倒入适量的植物油。实验2:取一根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倒入迅速冷却的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一半铁钉。实验3:取一根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在试管中放入棉花并塞上胶塞。实验4:取一根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倒入植物油至完全浸没铁钉。实验5:取一根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倒入植物油至浸没铁钉一半。实验6:取一根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倒入盐水至浸没铁钉一半。一周后收集学生们的观察结果,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实验1结果:铁钉光亮,不生锈。实验2结果:铁钉生锈。实验3结果:铁钉光亮,不生锈。实验4结果:铁钉光亮,不生锈。实验5结果:液面以上铁钉生锈。实验6结果:液面以上铁钉生锈。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试管中生锈的铁钉所处的环境,有没有共同之处?很多同学都说道:铁钉与水、氧气接触了,并认为实验5和实验6的液面以上部位与实验2中的环境相同。通过逐个分析这6个试管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一致认为,铁钉生锈的共同之处是铁钉与水和氧气都接触了。最后根据讨论总结出铁生锈的原因: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那么,关于如何有效地防止铁制品锈蚀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运用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和好胜心都特别强,在学习过程中,竞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是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强烈诱因。研究表明,竞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能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妥善组织。在竞赛中,要鼓励学生以打破自己以前的记录为目标。此外,要提供种种可能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特别要注意奖励那些有突出进步的学生。比如,在教学“化合价与化学式”一课时,如何利用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为何要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然后再进行化学式书写步骤的教学:首先是正确排列元素符号,其次是标好元素化合价,利用“十字交叉法”确定角码(一般化成最简整数比),最后检查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例如,已知磷的化合价为+5价,试确定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按书写化学式的步骤可分解为:PO→PO→P2O5。又如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氧化钠,②氢氧化钙,③硫酸镁。①NaO→NaO→Na2O;②CaOH→CaOH→Ca(OH)2;③MgSO4→MgSO4→Mg2(SO4)2→MgSO4。教师教完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后,在学生间组织如何又快又准地书写化学式的竞赛。竞赛课堂的气氛热烈,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竞赛的过程中,对那些进步明显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4)创新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变通与艺术,把枯燥的说教变得诙谐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电解水”实验时,由于初中生对电解较陌生,难以记住两极产生的气体各是什么,可以利用谐音:“父亲养羊”(负氢阳氧);在教学“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对于实验的步骤学生较难掌握。教师通过演示、讲解实验步骤后,可以将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让学生牢牢记住。在教学中利用谐音可使学生长久记忆,快速反应,熟练运用知识。
三、体验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升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源于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方法,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独特享受,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及学习兴趣的动力。在教学中,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探索”出来的,从而体会到成功和进步。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决,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讲清配平化学方程式是依据反应中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的原理,接着向学生讲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法”,在学生掌握并能运用“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①C+Fe2O3 高温Fe+CO2↑;②C2H5OH+O2 点燃 CO2+H2O;③CO+Fe2O3 高温 Fe+CO2。学生通过自己揣摩配平方程式后,在心理上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感,这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这些也是配平的常用方法。学生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产生了強烈的兴趣,从而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动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找到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打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学生才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那么,繁重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地觅取珍宝,乐此不疲。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喜元.怎样培养初中生对化学教学的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朱翠哲.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
[3]范德群.化学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4]杨学勇.谈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途径[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