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湿地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17-08-02张鑫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可持续城市建设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近几年来,湿地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用以研究和利用。通过湿地营造的景观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经济的,可以有效降低污水所载营养物,维持地表涵养水源和丰富物种多样性的途径。本文以云南昆明禄劝县掌鸠河城区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以此提问并作相应的对策,重点分析廊道及堤岸景观设计,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将乡土植物更好的发挥其生态作用,在湿地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如何发挥湿地景观的作用和可行性实践性方法。

[关键词]:湿地景观; 生态性 ;可持续 ;廊道及堤岸景观设计 ;植物设计; 城市 建设

[引言]: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净化水质、降解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具有丰富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景观设计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湿地景观概念界定既要遵从景观生态学理论,又要遵从湿地系统自身特性。由于湿地存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其景观研究的时空尺度不仅包括自然生态过程而且包括人类影响的社会经济过程。因而湿地景观研究不仅重视湿地不同尺度生态单元之间的水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而且重视湿地生态单元与周围其它空间单元的作用关系研究。

下面以土人在云南昆明禄劝县掌鸠河城区的景观设计为例,讨论湿地景观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应用。

1.基地原状: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基地地形复杂,地貌千姿百态,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度,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人文资源丰富多样。该方案范围为掌鸠河禄劝县城段,全长6.2公里。依据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东侧扩展20米,西侧扩展以城市红线为准。途径南区郊野段,北区城市段,及城市公园。设计内容:河道南北堤岸,岸上带状绿地,核心城市滨河公园。

对比项目原状可发现有5大明显问题: 1.人与河关系逐渐疏远,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景观层次差;2.河流自然功能丧失,生态安全性差的问题;3.河流水质污染严重;4.现有河道南北关系脱节的问题;5.河流及县城文化缺失。

2.廊道及堤岸设计:

河流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景观生态学中,把与河流联系紧密的河岸带和洪泛区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植物、动物及其内部的河流网络,称作河流廊道。它是景观中最重要的廊道类型,特别是它为人类及其动植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水源以及在矿物养分的输送和某些生物种类迁移方面有廊道类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河流廊道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物质的传输、污染物的净化,并且是动植物迁移、传播的通道和水生、陆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基地为“石与火”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理念:一条“石”之廊道-构筑生态大堤,一条“火”之廊道-点燃足下文化。

3河道植物设计

1.种植适宜性分析

现有规划建筑紧邻河道,打断了自然山体与水体的联系,应通过植物界面软化建筑体量。2)城中段河岸黄土裸露,植被斑驳,绿化效果较差;城郊段现状树长势较好,形成宜人的景观空间。3)现状沿河没有形成良好的亲水界面,植物应结合场地节点带状种植,突出种植的变化,强化设计的主题。3)现状种植没有突出绿廊,也没有突出整条河流的重点节点。

3.设计原则

以乡土植物为主;植物种类的选择依据《禄劝县志》中对现状植被种类及生长状态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运用适应性强,观赏效果好,有季相变化的当地乡土植物品种,构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以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最小程度的干扰,构成四季有景的绿色空间体系。

维持山水格局的连续性,适当点缀外来植物,营造连续的绿廊。在对禄劝当地植物进行取样的同时,以昆明世博会为契机,从中适当选择适合禄劝气候的花卉,增加植物多样性,丰富景观效果。

植物种植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公园定义为湿地公园,景观中充分利用场地高差形成的梯度,使之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注重生态性,适当增加湿地以增强生物多性。

4.结语

湿地景观是一门自身科学体系尚待完善的学科。本文通过分析云南昆明禄劝县掌鸠河城区的景观设计,只能对其做简要的分析,但是,无论从学科发展还是从管理角度,湿地景观研究都是湿地学科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与传统的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相比,湿地景观研究有其自己独特的方法体系和内容体系。纵观国内外湿地景观研究现状,湿地景观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体现的是从景观尺度,对湿地景观类型与特征、结构与格局、生态过程与功能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展湿地保护与利用、功能恢复与建设、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红玉.《中国湿地资源特征、现状与生态安全》 资源科学, 2005.

[2]孙广友.《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3]崔保山, 杨志峰.《湿地学》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左平, 宋长春, 钦佩. 《从第七届国际湿地会议看全球湿地研究热点及进展》 湿地科学, 2005.

[5]杨帆, 赵冬至, 马小峰 等. 《RS和GIS技术在湿地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279.

[6]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 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7]陳利顶, 刘洋, 吕一河 等.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生态学报》 2008.

[8]刘红玉, 张世奎, 吕宪国.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结构特征及其50年时空变化》. 地理学报, 2004.

[9]刘红玉, 李玉凤, 曹晓. 郝敬峰,胡俊纳,郑図 《我国湿地景观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地理学报, 2009.

作者简介:

张鑫(1992.10),女,山西晋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2015级硕士研究生,风景园林专业

猜你喜欢

可持续城市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