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

2017-08-02马荣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文脉乡土

[摘要]:城市发展的背后暴露了如何发展地域文化传承与地域文化的发展的深刻问题。地域文化是历史背景、地理条件、人文情怀等方面体现文化元素的集合,发扬地域文化既是对文化的尊重,又是城市景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和理念。

城市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展与国际化都市的战略日标出现偏差。由此,本文提出了在城市复兴的大背景下,分析和举例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在探讨在城市发展中当地地域文化的运用、传承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及凝聚力。通过分析在现代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地域文化景观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景观规设训中地域文化景观的相关对策研究究,以建立地域文化景观多样性和乡土性双重体系为基本出发点,塑造地域文化为导向的景观空间载体中的社会共识体验。论文从城市地域文化的概念定义和城市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的提出,通过地域文化的概念、内涵以及精神分析引证地域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思考,通过历史文化、建筑、园林等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元素出发发掘城市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景观; 景观文化

1、文化内涵的发掘

尊重场地原有历史文脉及场所精神。保持场地的地域特征与文化内涵是延续周边大环境景观风貌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设计在发掘地段原有文脉基础上提炼并延续其潜在内涵。对人文景观进行评价要在对场地原有历史及文化遗存尊重的基础上,对地段环境和历史文脉进行分析、解读、提炼和升华,同时注重探究空间形式潜藏的内在含义,尊重并保护环境原有地貌、文脉肌理,使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空间环境特征融合。

在考慮景观环境的要素中,作为整体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建成场地的景观规划必然要服从其总体定位,风格特征以及延续其历史文脉,从而做到部分与整体相协调。

2、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景观的对策研究

地域文化景观同时也应充分重视乡土性保护这关键环节。现代景观意义上的乡土性己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并非仅仅是固守于地方形式,很少接受其他区域的创新;最近几年被广泛引用的当代乡土在概念上被定义为: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传统场所和气候条件所能作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介乎习惯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简而言之,于景观规划设计中贯彻地域文化策略,并非只是味的钻到故纸堆中企图复制历史,这里的贯彻更强调的是种于传统中小断摒弃糟粕,加以修止从而赋子景观新的内容。俞孔坚教授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匀_关系方而来理解,解读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在于理解景观是乡土经验的种历史记载。

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一座城市中,在城市的物质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城市园林、建筑等在内的城市景观元素,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座城市的形态与特点,使人们在城市中有归属感,认同感,同时被这些景观元素感染、亲润,使得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底蕴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感官和心灵。使得人们具有城市特有的文化气质。因此,城市园林、建筑等元素的保护就显得举足轻重。

4、地域文化景观是有机联系的生命体

地域文化景观具有有机生命体的特性,通过自组织来维系整个系统的运转。如果将目标地块比作躯壳,空间的划分比作骨骼,交通比作血管,那么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就象征着贯通有机体各处的血液,可见缺乏了地域文化的景观空间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二元对立的态度处理地域文化景观与自然或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大。

5、城市景观设计对地域文化的吸收与发展

景观中的地域包含地理及人文的双重涵义。大至面积广裹的区域,小至特定的庭院环境,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原因,千日可一处场所历史地域形成了自身的印记,自然环境与文化积淀具有多样性与特殊性,不同的场所之间的差异是生成景观多样性的内在因素。景观设计从既有环境中寻找设计的灵感与线索,从中抽象出景观空间构成与形式特征,从而对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人群和文化加以表现,通过场所记忆中的片段的整合与重组,成为新景观空间的内核,以唤起人们对于场所的理解与记忆,形成特定的印象。

6、结论

通过景观设计保留场所历史的印记,并作为城市的记忆,唤起造访者的共鸣,同时又能具有新时代的功能和审美价值,关键在于掌握改造和利用的力度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包括对原有形式的保留,修饰和创造新型的形式和内容。这种景观改造设计所要体现的是场所的记忆和文化。城市保护,保存,在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的解决办法,城市文化保护是强调整体性的保护,从城市平面的图形与背景研究中确认保护的范围,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形与势,积形成势,才能托物寄情,寄托城市文化的涵义。占城要划定历史文化区域,新的建设必须尊重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尊重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和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相辅相成。例如西安占城的保护必须与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谐一致。既要保护占城的传统格局,又要保护好占城的重要文物。

[参考文献]:

[1]任致远,关十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12. 5

[2]丁楠,浅谈文脉一城市记忆与延续,《工程与建设》,2007. 2

[3]李瑜青,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

[4]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 [J].地理科学,2004, (6): 660- 665

[5]土云才,史欣.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 2): 31- 38

[6]马定武,直面后现代的城市文化现象[J].新建筑,2005, (02): 9- 12

[7]姚红梅.关于当代乡土的儿点思考[J」.建筑学报,1999(11):52- 53

作者简介:马荣(1993.11~),女,山西临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详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心晴雅苑2-7A 邮编:710000 联系电话:18709223325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文脉乡土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乡土分外妖娆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
曹文轩说“文脉”
情感休闲文化与当代文学思潮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