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州区杏李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浅析

2017-08-02杨育国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摘要】:新兴水果骄子杏李在秦州区已初具规模,为果树种植户带来了新的机遇。笔者就杏李在秦州区的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交流推广,以期指导果农的生产,提高杏李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杏李 优质丰产 栽培技术

秦州区林业局于2003年从河南省南阳市林业研究所引进杏李品种7个,在秦州区中梁林业站苗圃、太京镇马家尧试验栽培成功后,通过近年来的推广,杏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初具规模,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其丰产性、经济效益均显著,为果树种植户带来了新的机遇,杏李栽培也必将对秦州区林果产业的换代升级起到积极作用,为果农增收做出较大贡献。为此,笔者结合生产管理经验,就秦州区杏李优质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做以交流推广,旨在为果农提供帮助,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杏李栽培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杏李属蔷薇科李属植物,是美国育种专家以优质杏、李多次种间杂交培育出的新兴高档水果品种,由中国林科院948项目组于2001年从美国引进栽培并推广。杏李兼具了杏的香味与李子的甜味,其果实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耐贮运、经济价值极高,深受市场欢迎。

1、建园

1.1 选址

杏李综合性状优良,在杏和李的适生区均能栽培。园址应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区域。目前在秦州区以玉泉镇、中梁镇、太京镇、藉口镇、皂郊镇为主要栽植区,土壤多为黄锦土,土层深厚,部分为砂壤土,均适合栽培杏李。

1.2 挖丰产坑

按规划打点确定好的株行距,開挖丰产坑。一般挖80cm×80cm即可,具体应根据苗木大小灵活掌握。挖坑时生、熟土分开,先将熟土与适量的腐熟农家肥混合后进行回填,有灌水条件的可灌一次水,使回填混合土充分下塌,为栽植苗木做好准备。

1.3 栽植时期

在秦州区一般以秋季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栽植为宜。海拨较高的山地应在春季萌芽前栽植,以避免幼苗过冬时被冻伤。

1.4 品种选择

通过引种试验栽培,在当地适宜栽培的品种有味帝、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厚、味王、风味皇后、味馨。其中以味帝、味厚、恐龙蛋做主栽品种为好。

1.5 栽植密度

杏李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品种来确定。一般以3m×4m为宜,密植的可选择2m×4m。

1.6 授粉树配置

杏李品种均为异花授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为4:1,恐龙蛋可配置味帝、味厚、风味皇后,味帝可配置风味玫瑰、味王,风味玫瑰可配置味帝、味厚。味馨可配置味帝、风味玫瑰。

1.7 定植

栽植苗木应选择无机械损伤、优质健壮、根系完好的苗木,栽植不宜深埋,以根茎部与土表面相平为好。栽植时边填土、边提苗、边采实。栽后及时浇水稳苗,待水下渗后扶正苗木并覆土保墒,必要时给树盘覆薄膜,以利于苗木生长。

2、土肥水管理

杏李一般3年初见果,4-5年就能丰产,见效快。为保证连年丰产稳产,应重视杏李园土肥水管理。在每年秋季落叶前可结合翻园松土施肥一次,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施肥量可根据树龄树势灵活掌握,一般幼树期果园每亩施农家肥1500kg,盛果期果园每亩施农家肥3000kg。有灌溉条件的在施完肥后于土壤封冻前冬灌一次,以保证翌年春季树体对水分的需求。果实膨大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浇水一次,浇水的同时可适量追加人粪尿肥,以保证树体养分充足,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提高抗病能力。

3、整形修剪

杏李树形多采用自然开心形,主干高40-50厘米。杏李生长势强,应控制树体旺长。幼树期修剪以轻剪缓放,疏枝为主,并在夏、秋季综合应用摘心、环割、拉枝等措施,抑制营养生长,促使形成花芽。生长季节修剪主要是疏除内膛过旺枝及萌生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秋季进行拉枝开角,使主枝与主杆保持60度以上夹角,疏除徒长枝、竞争枝、直立枝、培养好结果枝组及树形;结果期修剪应结合疏花疏果技术,控制结果量,初果树单株留果量在200个左右为宜。盛果期修剪主要是控制树形,培养均匀结果枝组,保持树体内膛通透,单株留果量在500个左右为宜。

4、主要病虫害防治

杏李虫害主要有:蚜虫、李实蜂、红蜘蛛、吉丁虫、杏李枯叶蛾等;主要病害有: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等。

为了确保果品安全,应积极推行无公害防治技术措施,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措施为辅,药物应选用安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源、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尤其在果实采收前30d以内,禁止使用一切化学药物。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4.1 农业措施 加强杏李园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控制单枝留果量,保持树体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4.2 生物措施 保护和利用天敌,抑制害虫的发生。

4.3 物理措施 及时清理剪除病虫害枝、枯枝,集中销毁;人工捕捉害虫。

4.4 化学措施

结合冬季修剪,全面清理果园,然后喷一次3-4波美度石硫合剂,待翌年春季萌芽前再喷一次。生长季节视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有针对性的选择绿色环保的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对症下药,适时用药,安全用药,确保果品质量和产量。

作者简介:杨育国(1984-)男,林业工程师,甘肃天水人,主要从事林果新品种育苗及推广栽培工作。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