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探微
2017-08-02杨硕
杨硕
【摘要】地理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文科的重点。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教育需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对此教师就可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本文则从明确生活化教学目的、设计生活化地理教学以及创设信息生活化教学情境等分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望给予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生活化 情境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167-02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和其展开良好的沟通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在学生看来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难以消化,因此教师可采用生活化方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1.明确生活化教学目的 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地理教材最明显的特点即实际运用知识和深化知识,生活化教学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講解《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课时就先从市场因素、山西省资源情况及当地交通条件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山西开发煤炭资源优势及劣势,促使学生客观认识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之后分析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并让学生理解其对煤炭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当前、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后了解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对自然环境影响并探讨保护煤炭资源开发区保护措施,整个教学目的十分明确,通过分析山西煤炭资源探讨经济发展,多数学生因熟悉的地名都愿参与其中。高中地理教师也应注重地理生活化案例创新和积累。尤其高二地理教学对地理生活化案例有较高的要求,现有案例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因此教师应从多种途径搜集和积累地理案例并将其扩建为地理案例档案库,便于未来教学应用。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城市周边产生全新的旅游资源及后期发展建设都能作为教学案例讲解,一方面能激发学习学习地理兴趣,另一方面还能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区域经济发展一课时就和结合其他教材比较,综合每个教材版本涉及到的区域经济发展案例并将其有效联系,最后选择适合本章节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由此来说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区域经济,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不学生地理迁移能力。
2.设计生活化地理教学 促使学生理解地理
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和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紧密联系,生活化教学活动即重现生活画面,启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思维,在课堂活动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其他合作、动手动脑的机会。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主阵地为课堂,地理教师所设计的课堂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不断引导学生感悟地理知识形成过程。
以《地球运动》一课为例,由于考虑到学生难以理解宏观运动下的地球运动,有较强的抽象性,于是就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观察每天天黑时间变化,通常这堂课设置在秋分前后。教师可以在开始授课前问学生每天起床时间,一般学生起床时间在6:50,之后再提问:“大家起床后天亮了吗?”,学生回答:“天刚刚亮”,学生上学时间基本固定,于是教师继续问:“大家冬天起床天亮了吗?”学生回答:“天还是黑的。”这种课堂提问使地理知识具备生活化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展信息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时代的来临,地理教师就可借助现代多媒体微课以直观形象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微课是一种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方式呈现知识点和教学主题的行为,使教学更直观和更有针对性。以《昼夜长短的变化》一课为例,此章节内容是地球的运动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细化知识点,将其分为若干小单元,其中每个单元配备实用性高且简单的课堂教学活动,一方面能深化延伸前面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能为后续单元讲解的打下基础。因此微课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而学生可在自习课时间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对于《昼夜长短变化》微课教学可先对前一章节学习的“地球公转和自传”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引出微课教学内容。之后结合图片为学生展示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日期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其中图片是以动态视频,在制作过程中应注重文字知识闪烁和具体阴影设置,同时借助流程图分析纬度下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逐步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在理解记忆过程中形成定向思维能力。该微课导入形式从复习学过知识开篇,并结合实际问题得出结论。教师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昼夜长短纬度变化规律吗?”,挑选学生回答以往学过的有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为例子总结变化规律。
4.结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效果显著,能极大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将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下解救出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包有亨.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198-199.
[2]段志波.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与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156-00156.
[3]马红军.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方法的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4, 21(5):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