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疆霍城伊犁河谷湿地重要价值及保护措施

2017-08-02闫志秀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保护工作生态环境价值

闫志秀

【摘要】:霍城伊犁河谷湿地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新疆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大力开展伊犁河谷湿地保护工作,应做好湿地科研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加强对伊犁河谷湿地保护管理和湿地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

【关键词】:霍城伊犁河谷湿地;保护工作;生态环境;价值

1、 河谷湿地的重要价值

新疆霍城县伊犁河谷湿地位于霍城县南部,西起中哈边境,东至惠远古城城墙下的防洪堤,南部以伊犁河为界,北至图开沙漠南缘,伊犁河北岸湿地区域生长着高等植物149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水体浮游植物72种。栖息着脊椎类动物130种,其中鱼类32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18种。伊犁河流域两侧地形地貌独特,滩涂面积较大,是新疆特殊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西部干旱区域特征的河流湿地.

伊犁河流域湿地资源为流域内的人民提供了大量社会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除了直接用于农业和水资源开发外,湿地生物资源还是发展轻工业、建筑的重要原材料,而且依托湿地发展旅游等。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伊犁河流域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推动伊犁的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 伊犁河谷湿地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水文条件的改变以及人们生态保护意识淡薄,过度放牧,导致大面积的天然湿地草场出现退化,滥砍滥伐,导致湿地内的沙枣、柽柳等原生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日渐稀少,因开垦、淤积以及过度开发造成的天然湿地面积逐年缩小,生态系统退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又因伊犁河流域交通设施建设及矿山、水电的大力开发,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伊犁河流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占整个流域面积的近1/3,伊犁河干流输沙量逐年上升。主要树种为沙枣、柽柳等,汛期能够部分淹没。分布其中的草场、沙洲、泛洪区等都是伊犁河水多年淤积的结果,由于水文条件的改变以及过度放牧等影响,大面积的天然湿地草场出现退化。

2.2湿地保护无法可依,保护工作力度不够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专门法律、法规,没有专门的立法为其提供保障,所以,湿地还没有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在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湿地保护的条款比较分散,且不成系统,出现了无法可依或法条相互交叉、重复的情况,难以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在执法方面,执法人员不足,缺少必要的技术装备和交通、通讯等设施,影响了正常的执法工作。在国家土地分类中,没有把湿地作为一个专门的土地类型,而是把湿地中的河流、湖泊归为不同的土地类型,至于自然湿地中很重要的沼泽地则归为未利用地,这从客观上加速了对沼泽等自然湿地的开发,而忽视了这些重要湿地所拥有的巨大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由于没有为湿地设立专门的土地类型,湿地就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在国家许多宏观规划中,特别是全国土地保护和利用规划中,无法把湿地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纳入国家的保护范围。

3、加强伊犁河谷湿地保护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3.1加强湿地公园建设

湿地公园是城市建设和发展很重要的手段,是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措施。人工湿地作为缝合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纽带,为城市提供了与自然相互融合、改善城市形象和彰显当代历史文化的机遇。人工湿地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生态的独特性和强烈的公众效应,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人工湿地是重塑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加强湿地公园建设不仅可以保护湿地资源,而且对城市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应把湿地公园的建设放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方向上来考虑。

3.2加强管理力度

湿地所在区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水治理力度,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做好湿地科研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湿地保护离不开相关的水域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水治理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是湿地保护的根本所在。

3.3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

加强伊犁河谷湿地保护工作,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的湿地科学研究机构,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尽快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有了符合客观情况的指标体系,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湿地的各种效益,才能让广大群众在了解和认识湿地重要功能和价值的同时,认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3.4大力开展对湿地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

长久以来,对湿地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没有准确揭示湿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过去,没有提出湿地概念时,人们自然也不会谈及湿地的各种效益;提出湿地概念后,湿地的某些效益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例如,从湿地内可获得鱼、芦苇等动植物产品,这些东西是很容易算出价值的,但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价值一直没有开展过科学、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往往被人们忽略。因此,必须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湿地的相关理念深入人心。宣传、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这是中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提高会社会和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護月”“世界环境日”等契机,利用当地网络媒体,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并编辑出版宣传保护湿地的书籍、画册、电影和录像片,促进全民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思军.长潭水库生态湿地建设构想及效益分析[J].青海草业,2013(2).

[2]周红卫.论景观设计中加强生态湿地建设的意义[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付海涛 .潍坊市河流生态湿地规划建设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王淑华.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77~381.

猜你喜欢

保护工作生态环境价值
循化县森林植物保护探究
一粒米的价值
电力系统线路管理探讨
“给”的价值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试论基层文化站(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