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营新热潮已至
2017-08-02谭勇
谭勇
2016年,创新经营风起云涌,全球化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复苏乏力、需求萎缩,中国转型正在进行,互联网对传统经营思路的冲击正在加剧,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对创新经营提出了挑战,也释放了空间。中国中小企业践行创新驱动战略,敏锐捕捉前沿脉搏,研究变化规律,实践创新方法,探索创新思维,正在掀起新一轮创新经营的热潮。
创新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商务部发布的《美国竞争力和创新能力(2012)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美国过去经济增长的关键,也将是美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竞争力的引擎。同时该报告还剖析了美国保持竞争力与创新能力的领先地位所面临的挑战。这份报告在总结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基础上,对未来促进创新的路线展开全面深入的剖析,形成了美国未来发展的“创新路线图”,在此基础上颁布了《美国竞争力重授权法案》《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等法规和文件。
欧洲确立精明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三大重点,着力打造“数字欧洲”和“资源效率型欧洲”。日本则力图打破“产业链内循環、技术中心主义”思维,促进产业结构从“器物制造型”向“价值创造型”转换。
中国已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依据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中国正处于从要素、投资阶段转向创新驱动阶段。主要依靠知识创造和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驱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IT、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习近平主席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政府机构已经迅速行动起来,在产业结构、人才激励、融资渠道、资源分配、工商注册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为企业创新经营营造良好的环境。
中小企业引领中国创新经营方向。中国拥有7000多万家各类中小企业,注册中小企业也有1100多万家,是中国创新经营的主要动力和主要阵地。
他们转变经营观念,迎难而上。一些企业动力不足,克服不愿创新的懒惰情绪;一些企业能力相对较弱,克服不会创新的先天不足;一些企业担心风险过大,克服不敢创新的保守思想。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在创新经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各类传统行业、传统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扩大视野、拓展渠道、迭代产品,挖掘企业内生动力。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社交网络、大数据应用等新兴领域也方兴未艾。
以《经济》杂志社中国创新经营研究院为龙头的创新经营研究机构,布局创新方位,探索创新方向,实践创新方法。致力于用创新思维解决中小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仅2016年就发表各类学术理论文章将近40篇,引领着中国创新经营理论研究方向。在互联网价值观认识、创新城市建设、企业创新经营、商业价值变现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经营价值观逐渐成型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四大经营假象。一是大数据、大收益的假象,大数据不能带来大收益,一些创新企业在先有流量再变现的理论指导下,一败涂地。二是粉丝经济的假象,其和大数据带来大收益的理论如出一辙。三是互联网思维的假象,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不是一种模式,不能改变所有行业,也不能改变所有企业,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四是鱼塘理论、社群经济的假象,单纯的无机的聚合,没有任何意义。
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的价值观已经成型。中国的互联网为何领先美国?在于西方国家政界和经济界对互联网价值的判断,即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而不是产出。互联网的作用是基于连接的物联,而不是生产出新的产品和价值。
而互联网的连接能产生价值。一切互联网的性质、活动和功能都是基于两点之间连接形成的关系属性。关系属性以节点为载体,是一种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即点对点的连接关系。
没有传统行业,只有传统行业思维。以网络电影对所谓传统电影的影响为例,曾几何时,网络视频呼风唤雨,一夕之间,似乎电影业的末日到了,赔钱的比比皆是。可是,电影业运用互联网工具,改变传统运营思路,短短几年时间里便又迎来了新的辉煌。这表明,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工具,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转型与自救的道路上探索
现代商业企业,必须要认识到“最后一公里”不是简单的物理长度,而是蕴含着消费者情感、情绪、体验等人文需求的社区生态。
创新经营开启中小微企业自救引擎。目前中小微企业经营存在三个误区:想法太多,方法太少;重资产、资本,轻创意、文化产业;错误的人才架构匹配观。中国中小微企业最大的发展壁垒是如何解决创新经营的难题,最大的发展瓶颈在于经营思路老化、陈旧、保守,归其根本是没有认识到创新经营的重要性,没有把创新经营提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议题上来,没有看清商业的本质规律。
中国企业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创新经营难题。而“味精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在无法立即改变企业资源、转行经营的情况下,为企业注入新鲜活力,改变企业的自救之路。
中大型企业转型有三部曲。其核心是战略而非战术,中大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不能仅仅停留在战术层面,而是应该进行战略调整,以达到资本裂变、品牌价值叠加、经济效益倍增的效果。战术是纵向布“点”,战略则是横向铺“面”。
转型重点不是投资而是投“智”。商业智慧的影响力、生命力不容小觑。引申到企业经营领域,中大型企业转型升级要将重点转移到企业经营智慧上,要将企业经营智慧放在战略层面,从而转换成经济价值。
转型关键不是造船出海,而是借船出海。借船出海经营的重点在于改变过去产业链一条龙的企业经营业态,改变以往商业生态圈断层的局面,实现智慧的多方输出和资金的多方引入,在增加企业经营的灵活性、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性的同时,规避行业的恶性竞争,化竞争为合作,集众人之力、聚众人之智,打造新型的利益共赢商业体。
与此相应的是,咨询培训行业尝试拓展新路径。我国咨询培训公司主要咨询对象是数以千万计、遇到企业经营难题的中小企业。这数以百万计的咨询培训企业如何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无论是在知识、思维体系,还是在帮扶模式与合作方式上,长期有效并有益地对接数以千万的中小企业,是咨询培训行业集体所要面临的时代问题。可以说,新一轮的行业大洗牌已然来临。
无论是咨询培训机构、公司或团体,还是个人,与其被革新、被迫升级,倒不如主动出击,谁领先创新,打破固有模式,谁就能率先掌握时代话语权,跻身咨询培训界之巅,或在原有的知识领域有所创新与突破。
跨界混搭或为解决方案。“跨界融合,混搭发展”是指咨询业与培训业的跨界融合、优化升级,咨询业与培训业的知识混搭发展,以一种全国性、时效性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启中国咨询培训业创新发展的新的商业动力引擎。
原有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原有的利益群体将在新的商业模式下被重新划分,旧的商业关系、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变得异常微妙,同行不一定是“非你即我”的竞争关系,“零和游戏”将会被新的游戏规则所取代,越来越多的新生公司将涉足全新的领域,“异业嫁接”、“跨界整合”将以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汹涌而来。
当前,创新已成为一种潮流汹涌而来,正在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推动着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与此相联系,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新科技浪潮,如,推动了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制造方式的变革;形成了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产业价值链体系;开拓了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制造业新领域等。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大刀阔斧推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