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源国家公园标识系统构建初探
2017-08-02余一凯毛玉明
余一凯 毛玉明
摘 要:标识系统是国家公园发挥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影响访客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现有的标识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合作-反馈”机制为基础的标识系统构建方案,希望对国家公园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家公园;标识系统;构建
1 引言
国家公园是一种保护地类型,强调自然保护与社会服务,以及充分满足当代与后代可持续利用需要的功能。然而,目前尚未出台国家公园顶层设计方案,对于公园内的标识系统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并且随着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笔者发现试点区内各类导向标识、指示牌满足不了国家公园的科普、宣传、教育、引导等需要,无法支撑起访客的舒适体验和正确行为。本文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对其现有的标识系统进行分析,并结合试点区总体规划提出笔者个人的看法和
建议。
2 概述
标识系统,是以标识系统化设计为导向,综合解决信息传递、识别、辨别和形象传递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国家公园标识系统不仅包含一般景区所具有的标识系统,还具有重在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解说和旅游管理方面的功能需求。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标识载体的位置设定都是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并契合周边的环境,完整表述标识对象的功能特征,从而传达管理者及设计者的意图,访客通过体验,用行为反馈给管理者,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笔者整理后形成下述“合作-反馈”机制,将在第四部分详述。
3 现状
3.1 试点区概况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试点区)设立于2015 年,位于浙江省开化县境内,是由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古田山保护区)、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以下简称钱江源森林公园)和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钱江源风景区)3处保护地整合形成。试点区覆盖苏庄、长虹、何田、齐溪4个乡镇部分区域的19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面积252平方公里。依据试点区保护对象的敏感度、濒危度、分布特征和遗产展示的必要性,结合居民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试点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
3.2 试点区标识系统现状分析
笔者于2017年3月?4月通过实地踏勘法、访谈法、观察标注法等研究方法,对试点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总体布局: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总体规划布局图,了解试点区内景点功能划分、位置布局和路线
分布。
标识标牌:对试点区现有的标识标牌进行定位和数量统计,详细了解标识标牌的内容和含义,分析与周围环境的差异和融合程度。
访客调查:主要是调查试点区访客规模,部分访客访谈反馈调查,了解访客行为习惯以及对标识标牌的看法。
3.3 现状问题解析
通过上述调查和分析,发现试点区内标识系统所应具有的服务功能、使用功能以及教育功能都未能得到全面体现,依旧处于十分混乱、不和谐的状态。主要总结如下:
(1)覆盖范围不全面。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试点区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A级景区各种类型的标识标牌充斥其中,整体布局呈现疏密对比强烈的形态,并且在局部关键位置缺乏明确的指示标识,容易使访客对试点区感到困惑,无法形成总体直观的印象,如在四个主入口位置没有明确统一的标识标牌,缺乏相應提示及介绍。
(2)标识设计不合理。试点区内目前很多标识标牌的设计脱离了周边环境,过分重视标识的耐用性,过于形式化,忽略了公园的资源特色,难以包含特定的景观、科普和文化内涵,缺少对自然资源的详细介绍。同时,许多标识的内容出现语言翻译上的错误,未考虑到专业的学术表达,令人啼笑皆非。
(3)分区分类不完善。试点区分为四大功能区,但是目前仍然按照原有的区域性景区标识设计标准,如钱江源风景名胜区、七彩长虹按照4A级景区设计标识标牌,古田山按照自然保护区的要求设置,都不利于凸显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和要求,不利于突出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环境解说等方面的功能。
(4)人性化设计缺乏。标识系统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和游憩需求,目前试点区内的景点有部分标识位置过高,不利于孩子和老人观看;有些标牌色彩过于暗淡,不易于访客看清内容;尺度设计不合理,未考虑不同标识尺度与不同环境和空间的协调性,不便于访客观看阅读。
4 标识系统构建
钱江源国家公园标识系统构建对促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多地考察以及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从标识系统的相关方考虑,提出“合作-反馈”机制,将管理者与设计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标识系统与访客间的静止互动关系以及反馈调节机制,进行研究和思考,从而提出钱江源国家公园标识系统的三大原则、功能分类、分区构建的方案。
4.1 构建原则
通过对标识系统的管理层(管理者和设计者)和受众进行分析,认为加强科普教育及生态宣传类标识系统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需从环境教育、合作反馈和以人为本三大原则入手研究。
(1)环境教育原则
环境教育功能是国家公园最为重要的作用之一,标识系统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钱江源国家公园的资源价值、特色,突出其典型的生物多样性和罕见的大面积低海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充分考虑当地社区的特色文化,融科学性、专业性和科普性于标识系统的管理、引导、展示和宣教功能之中,增强访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满足访客的精神需要以及游憩体验。
(2)合作反馈原则
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要将“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保护理念传递给设计者,在标识系统设计中突出公益性,设计者从专业的眼光将色彩、图文、科技、版面等方面充分与管理者沟通。同时,管理者要坚持通过填写调查问卷、设置留言薄、随机采访等手段收集访客反馈意见建议,从而不断修改完善标识系统的设计。
(3)以人为本原则
访客包括一般游客、学生团体、专家学者、公益组织等,受众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体验要求都不一样,为此,标识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差异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如将简单的咨询以色彩图片的形式呈现在青少年访客面前,较复杂的信息以文字说明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在高学历访客面前,导向标识要准确标明游步道的长短、地形地貌的区别,提供多样化的游憩选择,保证每位访客都能获得最大的信息和最好的游憩体验。
4.2 功能分类
标识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其分类方法有许多种,通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按照功能分类最为直观清晰。钱江源国家公园的标识系统主要分布在公园内外的主要场所和交通干道上,起到目的地引导、警示警告的作用,主要由导向标识、安全标识和解说标识三部分组成。
(1)导向标识
标识牌的导向信息通过文字、图像和符号等形式向访客提供全面的导向信息,帮助访客顺利的完成观光体验活动。主要由交通标识和设施标识两部分构成,其中交通标识包含位置标志、导览图和道路导向标志,起到道路指引、公园导览的作用;设施标识包含管理标志、公共设施标志和科普地点标志,标注公园内一些街道设施、公共设施等,如保护中心、宣教中心、服务站点、停车场、医疗救助站和厕所等。
(2)安全标识
安全标志主要是约束公众的行为,如警示访客安全须知、禁止活动内容以及疏散逃离指引等,由警告标识和明示标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①危险地带,不允许公众涉足;②野生动植物集中地域,标识禁止吸烟和大声喧哗等事项,保障生物多样性;③核心保护区等禁止游客进入的区域,公园内访客可能到达的危险区域必须设置警示标识牌。同时,安全标志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不同类型的标志在色彩和图形上要有严格的要求。
(3)解说标识
解说标识有资源标识和科研标识组成,是最能体现国家公园不同于其他保护区或景区的区别,对国家公园的形象塑造,提高品牌影响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该部分标识应重点突出钱江源国家公园的资源特色、严格保护管理、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方面,比如物种资源标志应加注拉丁名;科研监测标志中的固定样地、路线标志等可以对内容进行科学编号;可以参考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唐家河保护区的标牌设计,结合资源特点进行形象设计,提供艺术表达。
4.3分区构建
结合钱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设计各类标志,并做到类型合理、数量精简,避免出现标志内容互相矛盾的现象。
(1)核心保护区标识系统的构建。核心保护区是国家公园范围内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保存最完整、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域。该区的标识主要服务于管理巡护人员和科研监测人员,数量不宜过多。同时根据总体规划,仅在巡护管理、科研监测人员活动的路线、地点和其他人员可能进入的外围区域适量设置(如古田山有一岔口需要设置禁止进入标识)。该区域需要构建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消防安全标志),以及重要的解说标识,如科研标识和资源标识,用以提醒和警告管理巡护人员及科研监测
人员。
(2)生态保育区标识系统的构建。生态保育区为国家公园范围内维持较大的原生生境或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坏而需要自然恢复的区域,为核心保护区的生态屏障。该区的标识主要服务于巡护管理、科研监测、宣教活动、科考性观赏游览。标识系统的构建以安全标识(警告标志、禁止标志、劝阻标志)、解说标识(动植物标牌、科研监测标志、科普宣教标志)为主,用以提醒和警告管理、科研监测人员,指导和管理科考、社区人员。标志的设置应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仅在管理巡护、科研监测、教学科考人员活动的路线、地点和功能区边界处适量设置。
(3)游憩展示区标识系统的构建。游憩展示区为国家公园范围内景观优美,开展与国家公园保护目标相协调的旅游活动,展示大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区域。该区向所有访客开放,是国家公园内游客活动最多的区域,也是国家公园标志设置最多的区域。需为游客及其他访客提供游览信息、公共设施信息、安全信息、资源信息等。标志的构建应以导向标识为主、兼顾安全标识和解说标识,尽可能按照总体规划设置足够多的交通指示牌、全域和分区导览图、生物资源和自然风光标志,沿路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指示标识以及安全须知等。
(4)传统利用区标识系统的构建。传统利用区为国家公园范围内现有社区生产、生活和开展多种经营的区域。保存特有文化及其遗存物,如古村落、古建筑等。该区可依托现有社区生产、生活及经营活动开展一定的旅游体验活动,游客量仅次于游憩展示区。根据其特点该区需为游客及社区人员提供生态旅游体验、公共设施、安全等信息。标识的构建以道路导向标志、位置标志、公共设施标志、劝阻标志、科普宣教标志、文化旅游标志为主,并按照总体规划在游客分流、体验活动过程中设置简洁明了地导向标识和安全标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展现区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5 结语
国家公园以兼顾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为特点,风靡全球。中国的国家公园总体方案即将出台,就更需要我们第一批试点的国家公园探索出成績,实践出成效,取得多方面的成果,而标识系统恰好是直接与访客接触、直观地宣传公园理念、展示公园生态资源特色的重要部分,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加强与设计者的合作,提高与访客间的沟通,持续收集反馈意见,作用于独具特色的、更多重视科研保护的标识系统设计当中,最终凸显我国国家公园的中国特色。
(本文作者单位系钱江源国家公园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