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化考核的《微积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
2017-08-02曾国斌
曾国斌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基于过程化考核的《微积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
曾国斌
(海口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考试是衡量学生的一个重要教育指标,同时考试是非常有效的考察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以及工作的一个总结,考试对于老师的作用是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培养计划进行调整改进,也是对自己日常教学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老师通过考试成绩以及班级平均成绩衡量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我们现有的考核方式多以周期性考试为主,比如,周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这些考试的形式都能总体的说明一个学习阶段性的水平标准.但是这些考试的频率以及考试的时期导致了学生出现平时松散,考前紧张,临阵磨枪的情况出现.本文意在通过高等教学的微积分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实现,基于过程化考核,设计新颖的教学模式,为社会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微积分;教学方法;过程化考核
1 微积分教学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过程化考核的出现,是考试的重要改革.过程化考核是依据教学考核要求,由任课教师根据既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和评价,改变了结果性考核一考定成绩的现状,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过程化考核系统不仅是考试的工具,更是学习,分析的有效工具.网上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得到分数,而是让学生通过测验知道自己的不足,让老师知道下一步的要讲的重点.
该系统具有自己组卷、自己阅卷、自己评分等优点,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师人工组卷繁琐的工作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其运行过程中,组卷速度较快,较少出现重复的现象,符合目前教学改革的目标.也能节省纸张资源,增强环保意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要有明确的考核手段和实施方法.
我认为所有学科的知识体系,方法论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学科体现的不同,如同理科之中也有感性成分,学艺术和设计的也应当对逻辑,条理等做些掌握,大学四年实际上是应该综合掌握事物的共通规律.
微积分课程是理工科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级数、微分方程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的运算方法.微分方程求解及其应用、可分离变量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可降阶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欧拉方程等.通过各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通过课堂讨论和引导性自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及今后的专业工作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为了更好的研究过程化考核对于学生的影响,以及过程化考核与阶段性考核之间的异同,用以能发觉过程化考核更多的方式来为教学服务,并且提高分数,因此我们通过教学设计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设计以及实验
2 教学设计以及实践
2.1 实践分组
将16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四个班中,提取两个微积分分数平均分相似的两个班级作为我们接下来的实验对照组,接下来,我们将两个班级分为A班,B班,A班作为一个对照组,B班作为实验组.
2.2 实践前提
A班,B班平均分数相似,因此将A,B两个班级的分数段人数以及平均分数,作出具体统计A班和B班分数的表格(满分100):
分数段人数 0 ~ 6 0 6 0 ~ 7 0 7 0 ~ 8 0 8 0 ~ 9 0 9 0 ~ 1 0 0 总人数 平均分A班 6 1 2 1 3 2 0 6 5 8 8 0 . 4 5 B班 8 9 2 1 6 9 5 3 7 9 . 1 3
从表格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A班在80~90分数段中人数比较多,但是90~100分数段的人相对于B班相对较少,而且低于60的人数也要少很多,B班则是70~80分数段的人是最多的,而且可以看出B班在90~100以及低于60分数段的人,人数相对较多.
2.3 教学设计
我们拟对A班使用传统的阶段性考试的方式,采取周测,月考,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成绩,我们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分数,进行衡量.
对B班的教学采用过程化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及分数的评估.详细方法如下:
理论课成绩过程化考核采用百分制,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结合学生的课堂出勤、平时表现、回答问题、小组协作、作业完成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也可采用现代多媒体交互系统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考核,旨在提升学生为人处事、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团队协作的整体素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人才.
出勤率:40分
出席,目的是要确保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是保证学生学习的基础.口头请假,扣2分:请假有请假条,病假,扣一分,长期病假则另做安排.缺勤扣除5分.出席分数总共是40分,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酌情进行处理.
课堂表现:30分
检测班级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提高情感和价值观,使用课堂表现的情况实施累计积分制度.有必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了解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课堂可以表现出解决问题并且考察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宽度和深度的能力.课堂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显示了主动学习,逐步完善学习状态,以解决提高课堂教学实践的疲劳作用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可以被用来评估的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育依赖于集中一点,积极思考,在老师中的组织问题正提交的课堂互动的反应,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分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教室里睡觉,八卦聊天,吵闹,打电话,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扣除其分数.共计30分,奖励在30分以上计算,扣完为止.
作业:30分
书面作业中出现抄袭或无法完成的情况,显示出不规范,整洁,步骤是否规范,都可以影响得分情况,这取决于写作者的纠错和对自己的要求,这是可能的,在准确的情况下,可以让自己确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
2.4 进行实践
从3月4日开始,我们执行上述的教学方式对以上两个班级进行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在4月份中旬进行了期中考试,考试过后统计了学生的成绩以及变化:
分数段人数 0 ~ 6 0 6 0 ~ 7 0 7 0 ~ 8 0 8 0 ~ 9 0 9 0 ~ 1 0 0 总人数 平均分A班 6 1 0 1 9 1 4 9 5 8 7 9 . 8 9 B班 4 1 1 1 6 1 7 5 5 3 8 0 . 9 6
我们在期中考试的时候明显发现A,B两个班级的变化,A班90~100分的人数变多,但是低于60分的人数却没有变化,但是80~90分数段的人数减少,70~80分数段的人数就增多很明显,而且A班的平均分呈现出降低的状况.
A班的学生在课堂上,聊天玩手机的情况还是有很多,第二,上课迟到,缺勤的情况并没有减少,而且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见,效率高的学生很少见.其次我们看一下B班的情况,B班80~90分数段的人数增多,而且低于60分的人数减少了一半,平均分也有所上升,但是90~100分数段的人有一点点下降,但是班级平均分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
B班出勤情况改善很多,出勤率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并且上课玩手机,睡觉,或者是走神不听课的人数减少很多.我们可以初步认定过程化考核优于阶段性考核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经过期末考试,得到以下数据:
分数段人数 0 ~ 6 0 6 0 ~ 7 0 7 0 ~ 8 0 8 0 ~ 9 0 9 0 ~ 1 0 0 总人数 平均分A班 9 1 4 1 9 1 7 9 5 8 7 4 . 6 5 B班 3 1 5 1 1 2 0 4 5 3 8 1 . 1 3
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满足正态分布的表达式;
可以发现拟合程度良好.
通过期末考试我们可以总体的发现,A班70~80分数段的人维持不变,但是平均分在降低,而B班低于60分的只有3个人,平均分数也增高,B班的班级情况整体也呈现出积极的状态,我们可以清楚的证实过程化考核要比阶段性考核更好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评估的作用.
3 结论
通过A班和B班的教学情况,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这一学期,A班的总体成绩下降,B班成绩上升,我们可以总结出过程化考核相对于阶段性考核优点在于:
作业与考试,课堂表现搭配进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提出疑问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与互动有助于产生更多的不同的新想法,教学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能够让大家更好地扩展和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点.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将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只是通过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其学习程度,就会使学习成绩有一种表征的作用,难免太过片面.因此使用过程化考核的方式,不仅可以全面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考核,而且这种考核方式也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让其学会在平时仍注重自己的成绩,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全面适应社会的人才.
其次,在过程化考核中,我们不仅仅是考察了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更是检测了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并且学生的作业状况以及学生的平时听课状况,对那些平时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辅助学习工具.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过程化考核在专业的平台上会进行更多的实践过程,而且对于学生多方面思维的培养也都很重要,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中,培养的人才大多数都是生产实践性的技术人才,我们更需要在课堂上就更进一步的锻炼学生的多方面思考的思维,并且让学生平时的努力也能体现在分数中.
推动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机制,它使广大学生养成了善于学习、研究学习的习惯,这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它的后期影响超过了学生在学习期间的收获,养成了一种自己善于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将来的成材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适应了企业用人的需求.
通过大量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职业素质养成、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方面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1〕沈萍,万旭成.高职项目课程过程化考核信息化探索 [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104-107.
〔2〕马子余,王昕.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的教学改革[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 115-116.
〔3〕李长虹,马阳,闵光培.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高技能人才训练模式研究与实践 [J].教育与职业,2010(17).
〔4〕张丽萍,张立瑞.《PLC应用》一体化实施行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6):195-196.
G642
A
1673-260X(2017)07-0004-03
2017-04-12
2016年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