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策略

2017-08-01李燕燕张亚强杨蕾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1期
关键词:援助困难供给

李燕燕+张亚强+杨蕾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援助困境,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援助策略,以期对援助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问题的提出

供给侧改革与大学生就业难。201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765万。再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更加凸显。社会各界已经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及其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问题更加凸显,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帮扶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说,从重在短期经济增长率的“需求侧”转向重在经济潜在增速的“供给侧”,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转变的重大分水岭,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密切联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提出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增长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和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联动大学生就业。特别是供給侧改革过程中,放缓经济发展速度、调整经济结构,这一定会影响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加快重组传统产业企业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将造成更严重的转型性失业,即短期内会加剧和恶化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难度和压力加大。

教育经济学意义上的“高中学生进入大学——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文凭——国家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满足需求”的供需链仍不容忽视,它关系到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最终影响产业结构与新兴行业发展。

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大学毕业后在择业求职活动中,由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客观因素以及大学生个人的性格、思维方式、综合素质等主观因素,造成其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有就业意愿而没有实现正常就业的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包括就业观念偏差型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型学生、生理残疾型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学生以及就业竞争力不足学生等。在他们身上几乎有着共同的特征:一是就业渠道不畅,学生自我封闭,获得就业信息的积极主动性不够;二是就业竞争力欠缺,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又不注重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掌握求职面试技巧,整体的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三是心理敏感且脆弱。面对就业信息渠道闭塞、家庭与个人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竞争力弱等诸多因素,心理压力较大,心理敏感且脆弱。

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现状、援助困境,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援助策略,以期对援助帮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困境

援助主体单一,缺乏联动。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大学生毕业之前由高校对其进行就业服务和指导,毕业后主要由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相关就业服务跟进。但我们知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和帮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多方参与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网络,要求援助与自助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帮扶效果。因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和帮扶主体不应仅有政府与高校,还应包括社会、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多方联动。

而从现状来看,学生自我援助缺乏有效的途径,学生不了解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自身定位不准确,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期望值过高,就业行为不主动积极,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时心理失调;学生家庭对于就业形势缺乏理性认识,对学生的就业预期缺乏结合实际的综合考虑,造成学生自我定位和就业价值观的偏差;社会援助缺乏有效方法,用人单位与就业者之间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者与就业中介组织之间的就业信息失真失范。从高校层面来看,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主体单一的重要表现在于,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几乎全部集于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其它与就业有关的部门参与很少,协作配合也不够。总体上来说,就业援助实施主体单一,并各自开展帮扶工作,整体缺乏联动机制,工作范围交集小,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工作收效甚微。

援助内容弱化,缺乏个性。目前高校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援助帮扶主要是经济资助,针对的几乎全部是家庭经济困难学毕业生,这是不全面的,在重视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还需加强就业教育,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解决学生的精神困难和心理困难,建立多层次的精准化的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内容体系,才能有效帮助他们就业。

但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时间阶段安排不科学,内容覆盖面过窄、陈旧,很少涉及到劳动力市场对就业者的内在要求,大多停留在就业信息发布、就业政策解读、就业面试技巧讲解等浅显的零散的知识技巧层面,毫无连贯性和系统性,缺乏就业教育内容“从点到面”“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规划性统筹。就业指导教学方法多采用单一的讲授法,缺乏实证性的案例分析,教学效果不明显。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又往往陷入事务性工作,缺乏服务意识、专业化水平不高,难以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专业化、“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指导。

援助措施零散,缺乏合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工作的落脚点在于就业困难大学生是否真正获得援助效果,是否真正实现就业。因此,援助措施是整个帮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经济资助市高校对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帮扶的首选手段也是最主要措施。援助对象范围比较狭隘,通过经济帮扶无法满足其他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的需求。事实上,经济援助确实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援助的重要着力点和基点,但却并不是援助的归宿点和终点。

同时,帮扶措施难成体系,在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之间无法做到相互配合、有效衔接,大多是政府和高校的单边行动,更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援助合力。endprint

高校援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供给侧改革”思路

在經济增速不断放缓、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供给被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向市场人才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低水平供给向高水平供给转型,关键点在于人才培养改革,这无疑是解决就业难问题也是援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根本策略。

转变人才供给观念,高校健全联动帮扶机制实现就业援助的常态化。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帮扶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承担者,在促进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资助、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就业精准化服务。

首先,要加强校内各相关部门间的配合与联动。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将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帮扶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体系中。加强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部门之间的联动和合作,及早发现、快速解决就业困难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形成学校上下全员就业的工作局面。

其次,充分发挥家庭与学生个人的援助主体作用,家庭与学生个人在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支撑与驱动作用。从供给侧角度研究发现,学生个体素质堪忧、家长期望过高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符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只有充分发挥家庭与学生个人在就业帮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帮扶效果才有可能实现质的提升。家长要配合学校建立帮扶反馈机制,客观地根据当前就业形势,提出合理的就业期望,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及时走出就业困境。学生要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合理的自我定位,树立全新的积极的就业观,将就业和现实条件相结合,从基层做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适应职场的就业竞争。

提高人才供给质量,高校依托内涵建设提升就业援助的实效化。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正如王甜(2016)所言,未来学校就业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是供给侧,即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其中,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援助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支撑点。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也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高校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的关键主体。高校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既要全面出击又要重点突破;既要着眼整体帮扶,又不可忽视个体帮扶。只有依托自身内涵建设,才能使帮扶工作统筹兼顾,提升实效。首先,要深化课程改革,科学定位自身发展,走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发展道路。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要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核心,在课程中渗透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健全高校就业服务机构。高校加强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需要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权责明确,将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纳入整个学生工作体系,动员教师通力合作与联动,构建科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为“一生一策”就业指导的开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最后,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预警机制。在整体把握的同时也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重点帮扶,建立学生就业困难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帮扶。

升级人才供给模式,高校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契机实现就业援助的本土化。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创新。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而劳动力供给与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的能力还太弱。“供给侧”改革要求高等教育内涵改革,通过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将这些潜在的智力支撑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力。

高校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和突破口,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各行各业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其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优化升级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教育体系,探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机制。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要把创业作为学生的职业选择之一。这同样也是就业困难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之一,学校要适当调整创业激励导向,引导大学生有突破常规、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援助困难供给
爱心援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选择困难症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