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史料中的新视角
2017-08-01刘昱杉
刘昱杉
摘 要: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在学界普受赞誉。其用详尽的旧史料,并切入以新颖的视角,展示了不同以往的对于鸦片战争的观点。作者认为,英军总体数量虽不及清朝,但是英军装备精良、兵器先进,以及补给快,使得清朝败局已定。其次,“主抚”派由“主剿”派转化而来, 更有学者认为,这样区分没有史实基础,都是“奸臣”模式使然。虽然作者采用“倒放电影”的手法,颇受争议,但是毫不影响对于此书整体的评价。
关键词: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新视角
《天朝的崩溃》一书,作者是茅海建先生,是其献给恩师陈旭麓先生的一部作品。主标题是“天朝的崩溃”,体现出本书的主题即清朝是怎样崩溃瓦解的;副标题为“鸦片战争再研究”,指明本书以鸦片战争为研究对象。我认为一本好书理应有一个好的标题与之相匹配,简洁精炼,直指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书的标题就符合这一点。正如作者在自序部分所说,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即包含着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批判和继承之意,目的是力求离历史真实更近。除此以外,作者认为治史应该排斥感情的羼入,强调冷静和客观,“尽管现代史学理论已经证明了再现历史之绝对不可能,但求真毕竟是治史者不灭的梦境”。《天朝的崩溃》一书曾获得第三届思勉原创奖,专家评审给出的评语是本书“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但是作者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了吗?我想还需要打上问号。
一、内容回顾
本书的绪论“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主要否定了形成已久的“琦善卖国说”,并对一些史实错误进行了订正。如学术界历来认为鸦片战争时期琦善拒不增援虎门,致使关天培部孤军困守以致战败。茅海建先生经过详细考证,得出“琦善共向虎门派兵3150名,另雇勇5800名,且有调拨火炮等事情”的结论,驳斥了以往错误的看法。第一章“清朝的军事力量”,主要对清朝和英国的武器装备、兵力、军事编制、士兵军官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清朝的军事力量不足以与英国相抗衡,暗示鸦片战争注定失败。第二章“骤然而至的战争”,主要叙述了弛禁派与严禁派关于鸦片战争的看法,并对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敌情判断、制敌方略进行述评。第三章“‘剿‘抚‘剿的回旋”,分析了道光帝对“剿”“抚”态度的游移及伊里布、琦善的“剿”“抚”转变。第四章“广州的‘战局”,作者叙述了杨芳和奕山与广州之战,并对历来学界所认为的三元里人民抗英的爱国行为提出异议。第五章“东南壁垒的倾塌”,主要叙述了新任全权代表璞鼎查对华态度较义律更加强硬,东南的一系列重要据点的溃败。全部第六章“‘抚议再起”,作者对浙江巡抚刘韵珂的奏折“十可虑”进行历史评价,并指出镇江战败后鸦片战争大局已定,清政府决计羁縻。第七章“平等与不平等”,主要论述了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及由此引发的“多骨诺米牌效应”:清政府与英美法俄等国签订了几十项不平等条约,并对此举所带来的后果进行了深刻述评。第八章“历史的诉说”,作者着重考证并论述了清朝主要官员及一些有识之士在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思想、实际行动中是否发生了变化。
二、解决的疑惑
一本好书,一定会让你有所学,有所思。在阅读本书前,我有这样的疑惑: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兵器虽然落后于英军,但是英军具有兵力较少,远距离作战,军需补给困难等关键劣势,为何仍能取得成功?本书回答了我的问题。从兵力上看,战争初期,英国的总兵力,大约是7000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110。后英国远征军的兵力不断增加,至战争结束时,大约有2万人。与清军相比,大约是1:40。由此可见,清军具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依旧失败。这让我想起抗日战争时期,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兵力也不及我,却欺压中国长达15年之久,小时候我就在想“以中国人口之多一人一口唾液都能使其淹没”,现在看来真是滑稽可笑。那么我们眼中英军所具有的劣势,他们是怎么克服的呢?先来看兵力问题,虽然清军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但清军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治安,加之清朝国土广阔、人口众多,这就决定了清军不可能悉数用以作战,而且清军所承担的任务,使其束缚于各地,无法进行机动作战,这就使得清军的兵力优势尽失。再看补给问题,英军的舰船不仅是凶猛的进攻手段,而且是高效的运输手段。当时英海军舰船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约60天,从印度开来约30至40天,清军的调兵速度为邻省约30-40天,隔一两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由此推算,英军从浙江的舟山派轮船至印度调集援军和军需品,来回时间几乎相同于清方从四川调兵至广东,这就使得英军存在的补给困难劣势大大缩小,而其迅速的调兵速度也弥补了兵力的不足。加之英军的优势:兵器先进、士兵素质高,战略指挥高明,因此,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军事力量远胜于清军。
三、更正的认识
一直以来,我们所接受的知识,使我们认为: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官员可分为主“剿”派和主“抚”派,茅海建先生在本书中驳斥了这一观点,他通过许多事例,论证了鸦片战争期间“所有的主‘抚官员无不从主‘剿转变而来”。罗志田先生认为“这就澄清了过去将清朝官员分为主和派与主战派的做法是缺乏史实基础的,而以前据此所做出的相应评价也就成了无根之谈”。对此,李时岳先生认为“实际上,鸦片战争中虽有‘剿,‘抚的不同手段,但并不存在完全对立的‘主剿、‘主抚两派。琦善、伊里布、耆英以及刘韵珂等,他们在接触英军实力之前,都曾经是‘主剿的”。本书中便论述了两江总督伊里布,在最初到达宁波的一个月里,一意主“剿”,在军费、军火、驿递等与作战有关的方面,采取了果断措施,但在英军的肆横面前,他似乎已经看出武力收复定海的任务不可能完成,转而主“抚”。茅海建先生的这种做法,启发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当定义、评价一个人时要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不能轻易下结论。
作者认为,中国的传统史学、哲学中存在一种“奸臣模式”:“奸臣”欺蒙君主、滥用职权、结党营私、施横作恶、致使国运败落;一旦除去“奸臣”,圣明重开,万众欢腾。这种模式使得皇帝避免了直接承担责任,“奸臣”成为了替罪羊。若非如此,便需要批評皇帝,即不符合儒家的“礼”,臣子也不敢,毕竟有性命之虞。试想如果道光帝继续重用林则徐,如果林则徐最终也不免于失败,战败的责任也不可能由道光帝来承担,只能由林则徐背锅。这种“奸臣模式”即“忠奸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部分官员英勇殉国,一部分官员贪生怕死的历史事实,但在更大的程度上这种模式和理论有悖于正确总结历史教训。反省自己,潜意识中一直都在认可和使用这种“忠奸理论”,一说起南宋的灭亡,先想到秦桧等奸臣的叛国罪行,致使岳飞、韩世忠等忠臣的努力付诸东流,岳飞如果没有被处死,一直领导南宋军民进行反金斗争,南宋就不会灭亡。因此,我认为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一定要摒弃一些错误的观念,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我们学习历史。
四、评价《天朝的崩溃》
《天朝的崩溃》一书,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力求离历史真实更近,更正了我们以往的一些错误认识,尤其对鸦片战争军事方面的研究很突出,作者自称此书从构思到完成用了15年,这种治史的求真、坚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除此之外,作者一直在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鸦片战争中的人或事,比如,在本书的的第八章,作者论述了鸦片战争中的主要官员林则徐等人在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是否吸取教训,在思想、实际行动中是否发生了变化,而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对这些官员进行盖棺定论。
同时,我比较赞成罗志田先生的看法,作者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犯了“倒放电影”的手法错误。“倒放电影”的不足之处在于作者在论述问题时会将与自己结论无关的史实剔除,挑有利于结论的史料进行排比证明,虽然清晰且具有说服力,但难免有点失真。比如,在对三元里人民抗英事件的论述中,作者认为,当时的百姓“绝大多数还是作了顺民甚至‘良民”。用来例证的无非是排比有关部分百姓给英军兜售粮草、提供劳务等行为的史料,其实作者心中早下了结论,而且这些作者所谓的作了“顺民”“良民”的百姓,在整个百姓群体中究竟占了多大的比例,作者并没有论及,就得出当时的百姓“绝大多数还是作了顺民甚至‘良民”的结论,未免过于草率。而且,作者认为“三元里等处民众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给出的理由是三元里人民因为利益受到侵犯,进而“英逼民反”,发起了保卫家园的战斗,但是中国人历来把“家”“国”概念融为一谈,并没有分裂隔来,因此三元里人民的这场保家战斗也是一场爱国卫国战斗,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国家民族观去看待过去的国家民族观,拿现在的标准去苛刻古人。
读完此书,我深刻的感受到,学习正确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正确治史精神的重要性,作者在此书中指出了我们存在的一些错误的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但他也无法避免的犯了其他一些治史方法错误。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希望自己在这一方面能有所改进,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
[2]罗志田.《“天朝”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3]李时岳.《<天朝的崩溃>读后》,《近代中国》1996年第9辑.
[4]樊美平.《天朝的與意识的困守—简评<天朝的崩溃>》,《书屋》2001年第3期.
[5]辛经纬.《天朝观念、体制与鸦片战争中清朝的失败—<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简要述评》,《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第5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