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发审皇帝”,如今“双开”收场反腐风暴下的姚刚及其朋友圈
2017-08-01
2017年7月20日,落马20个月的中国证监会原党委委员、副主席姚刚,登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头条,由监察部报国务院批准,给予“双开”处分。
姚刚,1962年5月出生,经济学博士。1980年以高考状元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后被公派前往日本留学。少年得志、平步青云,所有与年轻有为相关的词汇,都可以安在姚刚头上。
2008年姚刚升任证监会副主席,在接受调查前,他在证监会四位副主席中排名第一。因其掌握A股市场IPO发审大权长达13年之久,遂有中国“发审皇帝”之称。一位曾与姚刚有过数次交集的上市公司高官坦言:“姚刚执掌权力核心,受到的诱惑之多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曾助力乐视网IPO
或许早有迹象表明,姚刚已深陷腐败泥潭,无法自拔。
姚刚的仕途一路通畅,中国证监会筹建之初,姚刚即进入证监会工作。1993年,年仅31岁的姚刚,担任期货监管部副主任,之后升任主任一职。1999年,老国泰与老君安合并成立国泰君安,姚刚被下派至新成立的国泰君安,担任总经理,并先后担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2002年,姚刚重回证监会担任发行监管部主任。发行部因其融资审核職能而拥有审批实权。彼时刚满40岁的姚刚,开始掌握IPO、再融资审核的大权。
2012年下半年,证监会领导班子分管工作调整,姚刚不仅分管发行部,还分管创业板部和人教部。要知道,在IPO疯狂发行的年代,发行部的一句话就掌握着企业多年来努力的成败,而多起IPO腐败案皆源于此。
据腾讯财经《棱镜》报道,2014年底,令计划家族在A股动作逐渐显露,令家掌控的公司入股的7只股票(乐视网、神州泰岳、东方日升 、东富龙、海南瑞泽、光一科技、腾信股份)中,有6只登陆创业板。而在这些企业IPO期间,姚刚正在证监会主管发行工作。
姚刚和令计划同为山西人,二者同属民间流传的山西籍庞大的神秘权力组织“西山会”会员。
据说姚刚爱好打高尔夫球,总有人投其所好,借此接近他,“去见他的人往往都要带一张高尔夫贵宾卡”。而令完成化名王诚,就是一名高尔夫球高手,并且担任中国高尔夫协会委员,双方有共同的爱好。
在令计划落马后,《联合早报》报道称,北大方正CEO李友等人多年来向令计划家族等输送不法利益和贿款,又借钱给姚刚的儿子姚亮,用于购买方正证券3000万股股票;通过他们控制的成都华鼎公司,借钱给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用于购买北大医药2000万股股票。姚亮及李量因此获得巨额收益。
为老婆站台,“在国内尚属首次”
权力不仅在诱惑、厮磨着当权者本身,也在改写他们家中那些“少年”、“女人”的世界。
2015年11月13日,姚刚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在姚刚被调查后,在中伦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中伦)任合伙人的姚刚之妻胡蓉晖也迅速离职。
至此,围观者才如梦初醒。不过,早有证券业投行人士表示,姚刚之妻任职中伦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胡蓉晖自1996年便加入中伦,在姚刚落马前,一直是中伦合伙人。作为资历很深的合伙人,胡蓉晖的利益与律师事务所的整体利益紧密相连。
公开资料显示,中伦早年以房地产相关业务闻名,从2006年前后大力发展证券类业务,尤其在创业板推出后声名鹊起,其担任法律顾问的项目成功率、业务规模等指标大幅攀升。
2006 年股权分置改革后,中伦的资本市场业务迅速进入国内前三名,对此中伦合伙人张忠律师解释是因为“底子好”,“律师基本素养不错,起点比较高,不是野蛮生长,基础较好。”
2010年10月27日上午,姚刚还曾为第二届北京律师论坛“站台”,成为论坛的最大看点。大会上,他做了题为“律师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作用”的主题发言。姚刚的出席为活动带来极佳反响,活动主办方更是大获成功。主办方当时发布的一则新闻通稿中提及:“证监会领导以律师为主题发表演讲,在国内尚属首次。”参会者无不感到此次活动意味深长。
2010年,中伦在一年内完成的IPO项目激增为23家,在当年项目数量排名第四。2011年,中伦又取得IPO项目数17家的佳绩,并列排名行业第二。2012年,这一数字是13家,行业排名第四。2014年,6家,排名第四。2015年,包括新三板在内成功IPO的项目数量是79家,行业排名第三名。
中伦业务大爆发的黄金时期正是姚刚不断夯实其在证监会权力的时期。
发审委是中国证券发行审核的重要制度之一,中伦则先后有三位律师进入这一权力中心。陈利民担任了主板第十届、第十一届发审委委员,陆宏达则是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发审委委员,张忠是创业板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发审委委员。
IPO业务中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是,拟上市企业除直接寻找发审会委员进行公关外,选择“有关系”的中介机构来“保驾护航”亦是常见方式。所谓“有关系”即指某家中介机构中是否有发审委委员。
“朋友圈”大崩塌
在姚刚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前后,姚刚的“朋友圈”也开始崩塌。
在落马的道路上,姚刚和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可谓如影随形。
张育军和姚刚一样,是证监会少有的业界、学界双栖干部,以好学闻名,1993-2007年间,他共出版8部著作。曾有深交所的员工回忆:“周末到单位加班,好几次看到张总在办公室学习英语。”
张育军在2015年股灾中,扮演了“救市总指挥”的角色。在商定的救市方案中,多家券商需使用自营资金救市,上海某家大型券商由于救市不力,在一次会上被张育军当众点名批评。救市主力中信证券则深得张育军欢心。主导中信证券自营盘的灵魂人物程博明,为张育军同门师弟,两人私交甚好。
2015年9月15日,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因涉嫌内幕操作接受调查。仅1天之后,张育军“落马”。
除了张育军,2015年8月7日,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原局长李量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据公开报道,李量是姚刚的前下属,他和姚刚的儿子姚亮共同卷入方正李友行贿案。
曾任姚刚上一任秘书的刘书帆则在2015年8月30日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受贿等犯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当时,刘书帆的职位是证监会发行部三处处长,主要负责创业板企业发行的法律审核工作,为姚刚的直接下级。
9月18日,证监会稽查总队副队长习龙生从办公室被带走,据媒体报道,习龙生很早就做过证监会发行部发审处处长,负责过发审委员的排期,彼时的直接领导为姚刚。当年对于一些重大敏感的发行项目,习龙生可以直接报送姚刚。此外,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处长李志玲、证监会原发审委委员邓瑞祥也纷纷落马,他们都是依附姚刚的“朋友圈”。
创业板发审委行将消失
姚刚的落马,也令证监会发审制度成为舆论漩涡的风暴眼。
一位業内人士点评称,“姚刚掌控发审大权长达13年,其利益盘根错节,要逼走证监会主席不费吹灰之力。证监会的腐败,几乎全跟发审有关,审批制带来的权力寻租,不是换个人就能解决的。”
姚刚在任时,曾亲历发审委制度的多次变革。
2005年,《证券法》修订后,根据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证监会于2006年对发审委制度进行了改革。
2006年,证监会审议通过了《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新办法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完善:一是将发行证券申请的审核程序分为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申请适用特别程序;二是完善了发行人接受询问和委员提议暂缓表决的制度。
2008年,姚刚升任证监会副主席,并很快着手筹备设立创业板。2009年,为配合创业板的运行,证监会启动新的改革,对《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进行修订,明确单独设立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人数为35人,任期一 年。
而现在,成立8年的创业板发审委,行将告别A股市场。
证监会近日修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本次修订主要涉及10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强化发审委制度运行监管,证监会将设立发审委遴选委员会、发行审核监察委员会。另外,将主板发审委和创业板发审委合并。
证监会增设两委,首次在发审委组织上实现了选人、用人、监察分离,有利于把发审权力关进制度监管的笼子。
张育军有句名言:“人类金融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诈骗史。”姚刚、张育军等人以个人经历表明:证券市场长期存在顽疾,不可缺失证监会监管,但证监会同样需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