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盯着过去,中国布局未来

2017-08-01

环球时报 2017-08-01
关键词:机器人人工智能习近平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7月31日文章,原题:特朗普眼盯过去,习近平欲掌控未来 对比鲜明,无以复加。最近美中“全面经济对话”——重点是钢铁和铝产能过剩和鸡肉进口,却几乎没有达成实质结果——过去才一天,北京国务院就在7月20日公布了一份拥有充足资金为后盾的计划,内容是使中国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球领先。

这是中国欲主导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高端制造业的计划的关键一环。除了人工智能,北京还把机器人、半导体、生物科技、3D打印、清洁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作为应用中国独特的技术—民族主义的领域。北京的“本土创新”,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新政策,正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引进人才来打造更多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人工智能可能是改变世界的新兴科技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像互联网对数字时代开启的意义一样,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几十年知识经济和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多用途平台。北京计划以国家主导的政策发展这些领域,就像之前对全球钢铁、风能和太阳能领域所做的那样。

但许多学者都表示,目前并无迹象表明,美中经济对话讨论了这些决定21世纪经济的问题。特朗普总统和他的许多顾问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只顾着强势地向国外卖出国内过剩产品来取得好看的贸易数据。

一直以来,研发是美国保持其创新优势的关键,也是美国经济能处于世界领头羊地位的核心。但从特朗普政府削减研发预算的做法来看,其重视的是煤炭而非科技革命。而美国财长史蒂文·姆努钦的一席话更是折射出了特朗普政府的守旧思维。被问及他是否担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取代工人时,他回答称,“这不是我们关注的……要50到100年后。我根本不担心(机器人)。”

眼下,展望全球经济的将来,几乎就好像美国人充满欢愉玩跳棋,而中国人则是平心静气下围棋。不论中国进口多少美国鸡肉或牛肉,不论中国削减多少钢铁和铝过剩产能,对今后美中经济关系发展轨迹的决定性问题将是新兴科技——数字化经济。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贸易政策是向后看的,而习近平主席的“中国优先”产业政策是朝前看的。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尽管美国和欧洲开始对中国的做法产生警觉——美国和欧盟的对华态度也在趋于强硬。有西方学者就曾指出,希望特朗普对中国的看法能从90年代快进到2017年。▲

(作者罗伯特·A·曼宁,陈俊安译)

猜你喜欢

机器人人工智能习近平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标题党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