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过程控制创新

2017-08-01

城乡建设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土工滤液铺设

■ 周 民

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过程控制创新

■ 周 民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垃圾填埋场整个工程的质量及建成后的运行。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建设工程,笔者尝试应用现代组织管理中的过程控制理念,实施精细化过程控制,并对其影响因素提出建设性对策,从而构建高水准建设垃圾填埋场精品工程的新模式。

一、设计原则及要求

(一)高程设计

1.竖向布置原则: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减少土方开挖、回填及外运,以减少基建投资。布置构(建)筑物时,基础最好全部放在原状土层,避免回填土层,尽量少做或不做人工基础,以保证安全运行和节省投资。根据现场特点,兼顾工程地质特点,考虑风向、朝向等因素,争取最佳布置方案。

2.竖向布置设计:结合工程现场外规划道路中心高程,便于雨水排出以及构筑物扛浮设计。在土方平衡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构筑物的基础处理、挖填方量和土方外运。主要构(建)筑物基础尽量放在原状土上,避免回填土层,减少人工基础,保证安全,节约投资。

(二)建筑设计

依据污水处理区的性质和场地特点,在平面布置上力求通畅、明快。立面造型依据场地环境加以具体的特色装饰。另外,根据污水处理区的特点寻求美化场区环境的优美,适当布置一些绿化用地,在整体上力求流畅、温馨。

(三)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根据甲方提供的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进行。地下式现浇钢筋砼水池应对裂缝宽度、抗渗性等严格控制,施工精度要求高,砼捣制要求连续施工,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和装备水平要求较高,应具有水工建构筑施工经验。构筑物建议采用C25的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S8。该工程建筑物宜采用砖混结构,构筑物宜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构筑物施工完毕后(防水砂浆抹面施工前)需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必须严格按照《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执行,水池渗水量不得超过2L/m2·d。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过程控制划分示意表

(四)地下管线及管线综合

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是:污水、污泥工艺管道流程顺畅,各种管线的相互平行和垂直间距满足有关地下管线综合的规定,平面布置在保证管线功能的前提下使管线尽可能短;竖向布置在满足最小覆土深度要求的条件下使各种管线埋深尽可能浅;当管线交叉时,原则上压力管道让重力管道,小管道让大管道,高程布置将电力、自控管沟放在最上层,中层是给水管、小口径污水、污泥压力管,最下层是大口径污水污泥管、站内污水管。

(五)场区道路及绿化

为方便污水处理区运行、运输及维护、管理,设主要道路和人行道。站区内除建(构)筑物及道路占地外,所有空地均应充分绿化,以营造一个优美的工作环境,污水处理车间周围的空地做重点绿化,整个场区主道路两侧栽种绿篱和矮行道树,构筑物间空地种植生长良好的草皮,使污水处理区绿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从而起到美化场区环境、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降噪、隔臭等作用。

二、制订精细化的过程控制方案

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控制之前,应认真阅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了解工程的概况及特点;熟悉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意图;清楚工程的环保设施规模、投资情况;掌握环保工程的工艺流程,从而制订精细化的过程控制方案。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如上表所示。

三、构建过程控制体系

(一)切实做好村庄搬迁的过程控制

对村庄搬迁,应采取以下措施:

1.搬迁时对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方法加以保护。

2.新址建设施工清除场地上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以做肥料外,应及时清运。

3.对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

(二)切实做好水土保持的过程控制

1.工程对水土的影响是由于工程施工期间的土地占用、临时修筑的运输道路、施工材料的堆放、施工弃土堆放等占用或破坏部分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而造成的。另外,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高挖方或填方边坡处理不当造成的塌方,也会引起水土流失。施工弃土土质松散,易被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流失,若处理和管理不善,易引起水土流失,堵塞渠道或河道。

2.为防止水土流失,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对场地平整过程中的多余土方设置临时堆放场,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防护。多余土石方用于垃圾填埋覆盖及库底填方,弃渣及时处理。

(2)对覆盖土源取土场区,取土后的场地应回填,对取土后形成的开挖边坡采取浆砌块石护坡等措施。

(3)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形成的永久性边坡,视其边坡坡度情况采取浆砌块石护坡、浆砌块石方格块石护坡、浆砌块石挡墙护脚等措施,并在护坡边沿设置砌石排水沟,以利于坡面径流、地下水等的畅通。

(4)在建筑物周边种植草皮及各种乔木、小灌木。

(三)切实做好生态保护的过程控制

为做好生态保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环境保护。做好施工现场临时道路交通疏解工作,指派专门班组,负责对所用临时道路进行日常养护,在雨季更要保证路面的平整。严格按有关文件要求布置临时设施,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及时撤场,将建筑物四周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2.水污染控制。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设置足够的污水沉淀池。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下水道,生活污水必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中。施工中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3.大气污染控制。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要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水泥等易飞扬的细颗料散物料尽量安排简易仓库存库。堆土场、散装物料堆放要压实、覆盖。严禁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产生有害有毒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害物质应使用封闭和烟气处理设备。

4.固体废弃物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废弃土工材料和渣土必须用封闭式运输工具运到指定的地点堆放,严禁中途倾倒和洒落。不得将有毒有害物质和其它工地废料垃圾用于回填。日常生活的垃圾必须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处理。

(四)关键做好施工阶段巡视、旁站的过程控制

1.渗滤液处理工程中主体基底及边坡的防渗、渗滤液的收集与导排、渗滤液处理工艺与设施是关键,基底与边坡防渗是第一道关口,防渗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渗滤液处理工程的质量。在施工中,应关键做好防渗的过程控制。

2.对防渗工程的反滤层、渗滤液收集盲沟、竖向石笼、调节池池底防渗膜下层地下水盲沟等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踪监督,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开工。

3.对防渗材料的铺设,除库底及边坡平整基地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其它建议按下列方式进行过程控制:

(1)各种防渗材料铺设前应保证铺设面完全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直接铺设在土建结构面上时,应保证构筑面结构稳定,坡面平缓过渡,垂直深度25cm内不得有任何杂物;铺设在下一层土工材料之上时,应保证下一层土工材料施工质量合格,表面无积水、无杂物。

(2)合理选择铺设方向,尽可能减少接缝受力。

(3)铺设工具不得对土工材料的正常使用功能产生损害。

(4)合理布局每片材料的位置,力求接缝最少。

(5)在坡度大于10%的坡面上和坡角1.5m范围内不得有横向接缝,一般土工膜的焊接采用双轨焊接。

(6)各种土工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得低于相应的连接标准。

(7)铺设过程中在调整材料的搭接宽度时不得损害已连接的部分。

(8)铺设过程中防止任何因为装卸活动、高温、化学物质泄漏或其它因素而破坏土工材料。

(9)用于卷材展开的机械设备不得造成土工材料的明显划伤,并且不得造成铺设基底表面的破坏。

(10)片材铺设平顺、贴实,尽量减少褶皱。

(11)铺设后应及时压载锚固,土工材料均须保证当日铺设当日连接锚固。

4.所有钢架结构的安装,必须考虑能承受地震引起的地面活动,使其局部的和总的沉降或其它位移不超过允许的限度,并应对所有连接处的伸缩采取安全的措施。钢结构工程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5.渗滤液处理系统具有腐蚀性大气环境,在材料选择时必须考虑饱含盐分灰尘沉积物和湿度共存的影响。

6.所有平台和过道上应使用矩形、压板固定的格栅式走道板,格栅板建议使用压制板条纵向等距排列后,横向以一定的间隔在板面上嵌入麻花形六角钢,焊后为同一平面。所有格栅板都必须镀锌。

(五)重点做好监测井设置的过程控制

1.为确保防渗工程质量,防止渗滤液渗漏,掌握地下水质量的动态变化,垃圾处理场区及附近地区应设置地下水监测井。考虑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等因素,在垃圾填埋场的两旁30~50m处各设1个污染扩散井;填埋场地下水下游30~50m处各设1个污染监测井;地下水上游30~50m处设1个本底井。对上述监测井在填埋场使用前监测1次本底水平,监测项目为PH、CODcr、SS、NH3-N、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总硬度、硫酸盐。

2.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的环境监测可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承担,每次监测应编制监测报告提供给业主和承包商。监测报告至少应包括数据统计、简要分析、现阶段措施建议以及下次监测方案调整等。

3.填埋场在封场后10~15a内要继续对地下水进行监测,监测周期视监测结果而定,从每季1次到每年1次不等。当监测结果表明填埋场稳定无害后,应召开专家论证会,报告监测结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猜你喜欢

土工滤液铺设
复合土工薄膜在防渗中的应用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进水pH对MBR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的影响
CRTSⅢ型板式道岔铺设施工技术
隆力奇 铺设全球发展之路
深水钢悬链立管J型铺设研究
DT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