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调查和研究
2017-08-01张晨强
张晨强
(太原社会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调查和研究
张晨强
(太原社会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太原房地产业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在城市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政府应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科学调控和政策引导,一是转变城市发展观念,树立“中心城市意识”,以人口的聚集吸引要素的聚集、产业的聚集,增强城市发展后劲;二是以太原都市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构建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三是强化设施和服务建设,提高主城区土地溢出价值;四是适度控制房地产开发用地供给,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五是鼓励合理的房地产需求,继续释放需求活力;六是完善“库存消化成本”的分担机制,积极消化现有库存;七是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机制,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太原市;房地产;市场;调研
房地产业是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发展起来的产业,和全国一样,太原房地产业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在城市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在经济面临“三期叠加”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积累与泡沫破裂的“双向失调”风险,中央将房地产去库存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怎样,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如何按照房地产去库存的要求实施政策调控?带着这些问题,课题组通过调研访谈,搜集资料,对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分散的、区域性分割的市场,受供给和需求以及制约它们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既受每个地区的收入水平、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又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市场。房地产业是政府监管最严的行业之一,社会资本只有与政府合作,获得政府提供土地供应和城建规划,并接受政府的严格监管才能从事房地产开发,形成房地产市场供给。居民和组织只有在有改善居住、办公和商业经营用房的需求,并且有能力购买,政府的政策也允许购买,才能形成需求。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又影响供给和需求。为全面反映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我们从太原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价格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来反映发展现状。
(一)市场供给大幅增加,增加供给的后劲充足
1.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
“十二五”以来,太原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由2011年的310.5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97.83亿元,增长92.5%,高于全国55.3%的增速,在中部六省及周边省会城市中,增速居第三位,仅次于郑州(115.9%)和武汉(101.3%)。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由2011年的245.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37.34亿元,增长77.9%;办公楼投资由2011年的6.4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6.17亿元,增长768%;商业用房投资由2011年的2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4亿元,增长96.4%。办公楼投资增速远远大于住宅和商业用房增速。2016年1-11月,太原房地产开发投资610亿元,增长12.8%,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投资增加使得太原房地产市场供给后劲充足(见图表1)。
表1:太原2011-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
2.房地产在建和竣工面积均稳步增长
太原房地产企业施工房屋面积由2011年的2812.4万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4830.5万平方米,增长71.8%;竣工面积由2011年的229.3万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423.3万平方米,增长84.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也有较大幅度增长(见图表2)。
表2:太原2011-2015年房地产企业施工竣工面积
3.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的面积大幅增加
2011年到2015年,受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及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企业拿地的数量波动很大。但从2015年以来,受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的影响,企业普遍看好后市,加快了拿地进度。2015年购置土地面积238.68万平方米,按照3.5的容积率计算,可增加840万平方米供给。2016年恒大、万科等龙头企业拿地的热情继续高涨(见图表3)。
表3:太原2011-2015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面积
(二)市场需求比较旺盛,销售面积稳步增加
1.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增加
2011年到2015年,太原商品房销售面积由2011年的216.2万平方米大幅增加2015年的448.3万平方米,增长107.4%;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19.7%,表明居民住房购买需求旺盛(见图表4)。
表4:太原2011-201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2.住宅商品房库存面积在合理范围之内
根据市房产局提供的数据(来自房地产交易系统),截止2015年底,太原商品房实际库存约为91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库存为490万平方米,商业用房310万平方米,办公楼110万平方米。住宅库存仅为年销售面积1.16倍,应该说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商业用房和办公用房库存为年销售量的16.5倍,存在严重过剩。而根据太原统计年鉴的数据,太原房地产开发商品房待售面积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2015年的待售面积仅为143.8万平方米(见图表5)。
表5:太原2011-2015年房地产开发商品房待售面积
(三)房地产价格总体稳定,处在合理价位
“十二五”以来,太原房价总体上呈稳中趋涨的态势,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由2011年的每平方米6816元涨到2015年的7508元,五年上涨10.2%,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2.1%,与一线城市相比,均属于温和上涨(见图表6)。
表6:太原2011-2015年商品房销售价格
从2016年11月的房地产价格水平看,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比2015年上涨3.4%,90平方米及以下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4.9%;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比2015年上涨4.8%,90平方米及以下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6.1%。涨幅均有所扩大,90平方米及以下面积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平均价格上涨较大,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但价格上涨幅度仍在较为合理范围之内(见图表7)。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
近年来,随着太原房地产市场的稳步向好,外来房企进驻太原的随之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6年底,中国房地产销售前100名的企业,至少有19家已经进入太原市场,包括万科、恒大、富力、保利、中海、阳光城、华润置地、万达、绿地、中国铁建、碧桂园、融创中国、当代置业、合生创展、广电地产、首开、首创、海尔地产、复地等。这些外地大型房企销售状况普遍比本土房企要好。根据市房产局的数据,2015年底,7家外地大型房企开发的10个项目售出83%,而本地房企的27个项目仅售出70.5%。2016年的太原市场,外地大型品牌房企依旧起着领军作用,恒大、万科、富力、保利等外地大型房企销售势头强劲,4家房企占市场销售额的37.7%,本地房企销售最好的中正地产仅占3.58%(见图表8)。
图8:太原各房企2016年上半年销售金额集中度
(五)房地产调控政策比较宽松
1.加大了对居民合理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
从2014年8月起,太原市全面取消了本地人限购2套、外地人限购1套、外地人购房提供社保或完税证明、限制20岁以下单身人员购房等已实施近4年的限制性购房措施。2016年10月31日,太原市政府发布《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实施意见》,出台十六条措施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将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至20%;对居民家庭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落实房地产交易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居民购房负担。拓宽公积金用途,把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纳入住房公积金支付覆盖范围,进一步支持职工使用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消费。停止新建公租房,通过商品住房市场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鼓励开发商适当降价。
2.放宽外来人员落户政策
2016年5月,太原市政府出台《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有序放开城六区落户条件,凡在迎泽区、小店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的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按照国家规定在我市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满三年的人员,本人及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还提出对外来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落户限制。确保新落户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义务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从政策上为人口流入提供了便利,也扩大了房地产市场潜在的需求者。
总体上看,正如太原市经济工作会上指出的,“目前,我市城区商品住房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商业办公用房库存较大”。太原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重点是解决好城区商业办公用房和县城房地产库存问题”。
二、影响太原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未来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机遇表现为:一是我国、我省仍处于城镇化的较快推进期,城镇化的潜力仍未全部发挥出来,人口聚集的空间很大;二是太原经济发展仍处于中高速,增速名列全省前茅,对省内其他地级市人员有吸引力。三是太原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大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房地产有溢价效应。但从中部地区和全国格局来看,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市场,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人群根据不同的信息,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和判断。国内一些研究机构对太原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比较看淡。2016年8月,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6年中国35城房地产短周期风险识别系统》报告,显示了未来一年(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内,不同城市房产投资的风险度,将太原与呼和浩特、海口、兰州、长春一起列入投资风险最大的城市。也有媒体人士认为“由于太原楼市库存量过高所致,以太原现在的库存量和去化速度,太原楼市的库存量需要7年才能卖的完”。通过调研,认为影响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市场供给存在大幅增加的可能
我国实行建设用地指标是自上而下层层分配的用地管理模式,拥有土地指标就可以开发使用土地资源,搞房地产开发建设。太原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证城中村改造。从2015年开始,太原市准备2020年前基本完成全部170个城中村的改造,改造涉及土地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其中旧村宅基地占用面积47平方公里,需拆除旧村宅基地及公共建筑面积4163万平方米,按照改造计划,改造完成后将新建1.5亿平方米建筑,净增近1亿平方米建筑,其中多数为住宅。2015年启动54个村的改造工作,共拆除建筑面积1512万m2,拆迁量完成88%;有47个村基本完成整村拆除。2016年安排改造城中村31个,需拆除旧村建筑面积889.46万平方米。31个村启动改造,释放出大量的优质地块,众多房企签约城中村改造项目。恒大签约杨家堡、小井峪、红沟、店坡、赵庄、彭村等城改项目;融创与殷家堡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当代参与武家庄、南堰城中村改造;万科携手东太堡城改;富力签约大东流、小东流,龙堡以及西寨部分地块;碧桂园参与杨家峪城改;绿城开发亲贤村。按照商业用房4的容积率和住宅3.5的容积率,按2-3年的开发周期计算,未来2、3年内,仅城中村改造就会年增加约1000万的房地产供给,现在每年商品房的销售仅为400多万平方米,供给可能会大大超出需求。
设年发电效益和年运行管理费用在泵站有效寿命内为定值,假设资金年利率为5%,设备使用年限按30年计。采用动态分析法计算江都三站3种发电运行方式净效益终值,结果见表 1。
(二)房地产开发土地成本上升较快
太原市的土地供给严格按照招拍挂形式进行,开发商只有从政府购买土地使用权,才能进行开发,土地价格上涨会直接增加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2015年,太原市调整了土地基准地价,商业和住宅基准地价均上调了一倍以上,比如一级住宅用地由2012年的215.1万元/亩,调整到448万元/亩,一级商业用地由258.5万元/亩调整到700万元/亩。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稍有上涨。2016年1-9月,太原建设用地成交价款176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47.26%(见图表9)。
表9:太原市2012年与2015年基准地价比较表
实际土地拍卖中,地理位置好、周边配套完善、交通便捷、人文环境好的地段地价频频创出新高,有的地块的楼面价已经逼近周边二手房的价格。比如2016年,融创以18.7亿拿下理工大南校板块,楼面价为5432元/平方米;万科以10.2亿拿下华北广电地块,楼面价3918.49元/平方米;山西省人民医院以4.4亿的高价拿下省职工医学院37.2亩土地,该地块楼面价高达8075元/平方米,成为太原历次土拍中楼面价的“峰值”。华润置地以34.228亿的高价拍得太原师范学院地块,楼面价7223.63元/平方米,溢价率53.2%,刷新太原地价新高。课题组在房地产公司访谈中了解到,一些楼盘的楼面价已经达到开发成本的50-60%,加上建筑安装成本、税费,利润仅有5-10%,如果开发周期延长,企业的财务成本上升,可能会亏损,甚至陷入财务危机。
太原市国土局的地价监测数据也证明了地价的大幅上涨。2013年到2016年,土地成交价格大幅上升。2016年第四季度,太原市综合地面地价水平值上涨了46.13%,商业用途地面地价水平值上涨48.90%,居住用途地面地价水平值上涨55.59%,地价上涨幅度较大。由于土地开发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主打中高端市场牌,延长房地产开发产业链,增加精装房的比例,开发能够满足中高端客户房源,拉动房价上涨(见图表10)。
表10:太原市国土局2013、2016年第4季度地面地价水平值监测数据
(三)支撑住房需求快速增加的人口基础不足
房地产中的商业、办公和住宅的需求,归根到底是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是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口的增加以及现有居民房产需求结构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房地产住房需求主要分刚需(其主要人群是外来常住人口)和改善型需求(其主要人群是本地已有住房人群)。根据调研,刚需主要是90平方米以下房源,改善型需求则主要是13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两种需求都受人口数量影响巨大。
1.户籍人口增加缓慢
2011年到2015年,太原户籍人口仅增加2.37万人,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每年净增人口4-5‰左右,即使没有户籍人口流入,户籍人口也应该增加6-7万左右,而实际仅增加2.37万人,说明本市的户籍人口也有所流失,流失的实际数据有待进一步调查。在调研中发现,本市考入外埠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大多在一线城市工作,很少有回来就业的。随着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产以上家庭的子女选择了出国留学,学成后多数选择留在国外或一线城市。在一家经营不错的国企调研中发现,吸引和留住一个优秀本科生都很难,流入本市的多是本省其他地市的人口。虽然采取了放宽落户政策等诸多优惠政策,但从目前来看吸引外来人口落户的效果有待发挥。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和从事经营人员不愿意迁入户籍,迁入户口可能会失去承包经营土地和农村集体收入分红(虽然国家政策要求保留农村迁入城镇人员的相关待遇,但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往往是按户籍确定的),子女上学等基本上可以享受城市人的待遇,城镇户籍的吸引力在大大减弱(见图表11)。
表11:太原市2011-2015年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当中的乡村人口缓慢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2011到2012年全市乡村人口减少1.4万人,2012到2013年减少1.19万人,2013到2014减少0.22万人,2014到2015减少0.35万人,乡村人口流入城镇速度趋缓。城镇化将严重放缓,2015年全国农民工转移数量的增量部分继续下滑,从2010年的1245万下滑到了2015年的350万,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基本处于零增长。最高802万,到2015年是63万。总体上我国城镇化进程在放慢,太原也一样,人口增长缓慢直接制约了住宅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见图表12、13)。
表12 :太原市2011-2015年常住人口及结构
表13:太原市201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人口
(四)经济增长趋缓和信息化进程加快影响房地产的需求
1.经济增速下滑
2012年以来,和全国一样太原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增长由两位数下降为一位数,2014年增长仅为3.3%,增速呈断崖式下滑;经济结构中工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降幅明显,2012年太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曾达782亿元,2015年仅为600亿元。山西省2014年GDP增长4.9%,2015年增长3.1%,2016年预期增长4.5%;2012年工业增加值为6024亿元,2015年仅为4360亿元(见图表14、15)。经济增速断崖式下滑,部分企业停产,商业办公用房需求会减少,就业机会也会减少,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机会减少,部分人员甚至打道回原籍。太原作为山西省的中心城市,外来人口的来源中省内占多数,全省经济增速下滑,使居民收入增速降低,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下降,会直接影响人口流入太原的数量,从而导致太原住房消费增长潜力有限。
表14:太原市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
表15:山西省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速
2.受信息化冲击严重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上商城的崛起也在不断切分蚕食传统商业的行业蛋糕。对于传统百货零售业来说,行业发展的“寒冬”加速到来,使得商业用房需求已经受到巨大冲击,行走在大街上,你可以随处可见空置的商业用房,有的商家促销竟然写着“生意难做,马云害的,挥泪赔本,再不经商”,虽有噱头的嫌疑,也说明电子商务对实体店的冲击是巨大的,商业用房大量积压和空置的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太原城中村改造中,多数改造安置房源中,都有数量可观的商业用房,随着改造进度的推进,更多的商业用房房源会进入市场,可能会加剧供需矛盾。
综合以上分析,太原未来存在房地产供给大量增加,需求增加相对缓慢,严重供过于求的可能。政府应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科学调控和政策引导,保证其健康稳定发展。
三、推进太原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要靠开发企业、消费者、市场和政府来共同维护。由于政府掌握土地供给和公共资源,在市场发展中起着市场调控作用和政策引领作用,应该更好地发挥其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作用。
(一)要转变城市发展观念,树立“中心城市意识”
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流往往决定了经济流。根据城市发展的经验,流入人口越多的城市,往往是发展速度较快,潜力较大的城市。国家确定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全球城市,天津等11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新一轮城市资源争夺战,尤其是人口争夺战的序幕已经拉开。要树立人是城市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城市因聚集人而生,也因聚集更多的人而发展壮大,要抛弃把人口当成城市发展的包袱的旧观念。要科学评估主城区现有土地、水等资源的承载力,为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要以太原都市区建设为核心,培育中心城市意识,“太原不光是太原人民的太原,更是全省人民的太原,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省会意识、率先意识、责任意识和贡献意识,提高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同时让太原的老百姓有更加幸福的生活,更多的获得感。”要参照国家对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产业集群功能、物流枢纽功能、开放高地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的要求,继续放宽人口流入限制,为各类人员在并投资、创业、就业和旅游观光提供便利。以人口的聚集吸引要素的聚集、产业的聚集,增强城市发展后劲,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
(二)以太原都市区建设为契机,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将山西综改试验示范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建立示范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建设协调同步发展机制。依靠园区产业集聚,吸引更多的人流在主城区及周边小城镇投资和就业。同时,加强主城区周边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吸引人口的集聚。初步形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太原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人口合理分布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特色镇、中心村和居民聚居点”五级联动、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构建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新机制。
(三)强化设施和服务建设,提高主城区土地溢出价值
实证研究表明,公共投资对土地增值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尤其是排水管道密度,生态环境投资如人均绿地面积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以及教育卫生投资如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等都对土地价格有显著的影响。太原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要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力度,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形成骨干线网,积极推进主次干道建设,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综合管廊、水电气暖及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水、防涝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继续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建设,提升主城区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溢出价值。
(四)适度控制房地产开发用地供给,使其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要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必须使太原市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达到均衡,将去库存周期控制在合理区间。建议实行差异化供地政策,实行原则上产业用地按需供应,住宅用地根据房地产库存面积、库存结构和库存分布情况,调整供地数量和结构的政策,对住宅库存偏大的房地产减少土地供应,尤其是减少库存过大的商用房开发供地面积,以供地数量和结构的调整,调控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引导房地产商理性开发和投资。
(五)鼓励合理的房地产需求,释放需求活力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抄的”理念,适度扩大住房消费需求。全面落实农民工等外来人员落户政策,加大城市公共服务提升力度,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培育潜在购房需求。建议制定政策给予在并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租赁住房补贴。将外来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降低准入门槛,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壮大。保留进城落户农民的“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调动其进城落户的积极性。鼓励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探索实行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政策,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激活购房消费需求。逐步达到合理需求得到释放,房产投机得到抑制的效果。
(六)完善“库存消化成本”的分担机制,积极消化现有库存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去库存”任务,按照“谁投资谁负责”的市场经济原则,建立由房地产开发商、政府、购房者共同承担“库存消化成本”的分担机制,鼓励房地产开发商适度降价销售,与降价销售挂钩,政府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公积金使用优惠政策,鼓励购房者释放需求,提高房地产开发商降价销售的积极性。对积压房地产,允许改变房产用途和产品结构,比如住宅、商铺可向众创空间和楼宇产业转型等等,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七)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机制,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建议由房产、住建、土地、规划、统计等部门共同组成房地产市场监测平台,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进行全面监测。对主城区房地产的开发、销售、库存等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和研判,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破解现在房地产开发信息碎片化、各管一摊,难以掌握全面情况的难题,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事实依据。建议继续加强监管,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坚决杜绝违法建设和非法销售对市场的扰乱,让所有的房地产交易活动都在合法的渠道和平台进行,在政府监控下进行。建议加强对国家房地产市场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同类城市房地产政策法规的跟踪研究,及时汲取有益经验,为太原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要维维,王伟中.撸起袖子加油干,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N].山西晚报,2017-01-16.
[2]杨文婷,李强治.公共投资对土地价格溢出效应研究——基于1999-2005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5).
[3]李铁.为什么中国城镇化趋势严重放缓?[J].中国乡村发现,2016(12).
[4]徐勇.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对策建议[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4):35-37.
[5]高聚辉.去库存进程加速 房地产市场寻求再平衡[J].中国发展观察,2016(1).
[6]李慧勇.四大路径推动房地产去库存[N].中国证券报,2015-12-26.
(责编:张清雅)
F293.35
A
1008-8431(2017)03-0019-09
2017-01-06
本课题系2016年度太原社科院重点调研课题成果。
张晨强(1970-),男,太原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