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地铁治安警犬大队纪实
2017-08-01杨志宇
颜 勤 杨志宇 李 力
特稿·专题
深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地铁治安警犬大队纪实
颜 勤 杨志宇 李 力
2011年,为了充分发挥警犬的作用,保障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的顺利召开,保障轨道交通治安稳定及市民的出行安全,深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地铁治安警犬大队(以下简称警犬大队)于当年4月20日正式成立。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今年适逢警犬大队成立6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来到了草木苍翠、绿意盎然、朝气蓬勃的警犬大队。
警犬作为一支特殊的警种力量,在维护城市公交地铁治安秩序持续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市公安局、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关怀下,地铁治安警犬大队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警犬大队现有人员73人,其中民警10人,雇员8人,带犬员55人。现有警犬120头,其中工作犬为96头。拥有龙华、坪山、侨城东、松岗四个警犬工作站,设有25间人员宿舍,167间犬舍。6年来,警犬大队共出动警力37678人次,出动警犬36795头次,参与各类安保、专项行动142次,处置突发事件(警情)30余起, 查获违法犯罪人员506人,查获毒品1千余克,查获管制刀具1280余件。警犬大队先后被市公安局评为“集体嘉奖”、“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分局评为“治安防范先进单位”、“改革创新先进单位”,并涌现出个人三等功2人次,市公安局优秀人民警察1人次,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4人次,个人嘉奖14人次的殊荣。2014年还在广东省公安机关第四届警犬技术比赛中勇夺血迹搜索单项第一名的好成绩。公安部昆明片区“2015年警犬技术工作部署会议”中,警犬大队被列为警犬技术优秀工作单位进行经验介绍,获得各省、市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
2017年,随着7、9、11号地铁线路的陆续开通,67座地铁站的新增,警犬大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地铁站点增多,线路延长,覆盖面扩大,公交地铁治安形势严峻复杂,公交分局提出了“围绕一大核心,紧扣两个主题,夯实三项基础,提升四种能力”的工作思路,全力保障全市的公共交通安全。自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号角吹响以来,警犬大队紧密围绕分局改革创新十八项、“四个一”工程、“六个新”等举措,紧扣警犬技术工作特点,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警犬各项工作达到了新高度,取得了新进展。全队上下以非比寻常的决心,非比寻常的措施,非比寻常的作风,精诚团结,克难奋进,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调研公交地铁场站的治安情况,立足当前实际,打破公交地铁地理空间局限,积极探索警犬工作,提出了构建“三级网格架构、四种勤务模式、五大保障支撑”的警犬工作新格局。
一、三级网格架构
即依托分局地铁警务站区“74站区166站点”的划分,结合警犬大队龙华、松岗、侨城东、坪山4个警犬工作站的地理位置,将警犬巡控区域划分为“3片区74站区169站点(含3个汽车站)”,其中重点站区18个、一类站区13个,其他站区43个,形成“片区——站区——站点”的纵横交错的警犬三级网格架构。落实警犬网格化防控机制以“2(片区民警)+2(雇员)+N(带犬员)的组合结构,组成片区勤务管理队伍,以“2人2犬(1头治安巡逻犬、1头缉毒搜爆犬)”为最小作战单元,每天固守重点地铁站区、场站20余个。重点布控站点实行“早晚高峰(2人2犬)+正常班(2人2犬)”的两班两运作执勤模式,每日每站派遣“4人4犬”驻守。一类布控站点实行正常执勤模式,每日派驻“2人2犬”驻站巡逻。其他站点由各片区组织机动队员开展机动巡逻。
各片区实行“片区民警责任制”,2名民警相互协作,负责本片区巡控勤务、队伍管理、绩效考评、督导检查等工作。每天交替轮换工作,1名民警带队下站开展警犬防控工作,另1名民警则值守在本片区工作站。在每天的巡逻防控中,带犬员携警犬要对该站所有的进出口巡逻1次;对该站的站厅、站台错时巡逻2次;对该站的公共区域使用警犬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1次;并结合实际,由站区民警或大队民警指挥带犬员携警犬对可疑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查缉,或依托安检机,由带犬员携警犬抽查不少于10名乘客携带的行李;有条件的执勤队员还需进行一次模拟实战演练,如在地铁垃圾桶旁边、座位下方等相对隐蔽的位置,安放事先准备好的毒品、爆炸物等训练物品,对警犬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强化警犬的搜索能力。
二、四种勤务模式
警犬大队充分利用警犬嗅觉的灵敏性、动作的敏捷性以及凶猛的震慑力等特点,结合深圳市公交地铁各站区的客流、安全隐患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警犬立体化防控、安检搜索、早晚高峰值守以及建立搜爆专业突击队伍等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地使用警犬力量,最大限度地挤压涉毒涉爆涉恐人员及危险品进站上车。
(一)激发潜能,组建警犬立体防控团队。
以福田枢纽立体化防控建设为抓手,紧扣公共交通安全管控和突发事件预防处置两个主题,在警犬使用功能配置上实现多元化、立体化,突破原有“2人2犬”布控模式,在福田枢纽站组建4人4犬的警犬应急处突小分队,同时采用车巡模式加强地铁地面进出口及周边的巡逻防控,形成“地上——地下”防控线,打造公交地铁警犬立体化防控体系。
1.警犬功能充分整合。综合警犬在反恐处突中的职能特点,深挖警犬实战需求技能,打造一支反恐防暴突击队,并将突击队伍划分若干分队值守到四个警犬工作站以及老街地铁站区,作为常备处突力量,确保及时应对各种突发警情。充分整合现有的搜毒搜爆、汽油、民用易燃易爆、反恐扑咬等功能犬,在警犬功能搭配上实现立体化,有效应对处置如福田枢纽、车公庙、老街等客流量大、地面环境复杂的大站要站的各类突发警情。
2.警犬巡逻模式进一步优化。警犬巡逻实行整体巡逻和分组巡逻的新模式,4头警犬整体巡逻,形成强大的警犬震慑力,有力挤压涉毒涉恐涉爆等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分组巡逻即对福田枢纽、车公庙等大站进行区域划分,实行包干负责,带犬员携犬在各自的包干区域内开展警犬勤务工作,同时,地铁内一旦出现突发警情,各功能犬迅速集合,形成应急处突力量,快速高效地处置突发警情。
地铁治安警犬大队副大队长杨志宇带队执勤
3.地上地下立方化防控。应急处突小分队将车巡模式纳入到警犬防控中来,一方面,当出现涉恐涉爆警情地铁停运后,应急处突小分队能够快速抵达现场,从地铁外部进入现场处置突发警情。另一方面,进一步实现了警力布控前移,加强了地铁站进出品周边的巡逻防控,进一步形成“地上——地下”全封闭的警犬防控线,争取第一时间将涉毒涉恐涉爆等重点人员防范于地铁站外,最大限度减少涉毒涉恐涉爆等行为对站厅内乘客等的伤害。
(二)强化安检搜索勤务。
1.强化三重叠加防控。在站区客流高峰期间,执勤队员携犬值守安检通道处开展震慑、搜检工作,与人防、物防互为补充,形成地铁安检的三重叠加“过滤网”,形成强大的地铁安检防护网,提高防控密度。
2.形成安检搜索规范。通过不断摸索、实战模拟,积极探讨思考,克服安检机高度、行李箱包过机慢、乘客停留时间久等困难,提出警犬安检搜索与安检机搜索有效配合方法;同时对高峰时间客流密集时,人、犬站位以及使用警犬安检搜索的流程、处置办法等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安检搜索规范。
(三)推行早晚高峰值守工作。
1.无缝隙对接勤务。在保障现有固守重点站区常态化勤务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公交所工作实际需求,以及各重点站区客流量变化特点,统筹大队警力资源,增加了早晚高峰值守勤务模式,由大队民警带队前往会展中心站、世界之窗站等早晚客流密集站区驻守执勤,构筑了犬防控与地铁运营时间同步、早晚高峰与常态化防控无缝对接的多重防控模式,切实提高了公交地铁站区的见警率和管事率。
2.无分界密切协作。每日早晚高峰值守时段,各由两名民警带队下站开展警犬防控工作。大队民警与公交所站区民警加强沟通与联系,协助站区民警核录、维护早晚高峰大客流秩序,同时会同反恐(机训)大队联合巡逻防控,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切实增强对站区的震慑力,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水平。
3.无工歇全力巡控。警犬大队每天早上6:30~9:30、下午16:30~20:00为早晚高峰值守时间段,要求执勤人员就餐时间相应提前或者延后,且高峰值守期间不得工歇,全力保证高峰时段警犬防控力量,切实做好客流疏导分流、危爆物品查缉等工作,维护好公交地铁秩序的安全与稳定。
(四)组建集训常备队伍。
建立16人16犬的搜爆专业突击队伍,作为常备力量,同时担任机动巡逻工作。面对公交地铁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汽油、香蕉水、鞭炮等民用易燃易爆品的搜索训练,同时加强警犬反恐扑咬训练,夯实警犬反恐处突、防爆维稳基础。专业突击队伍日常处于应急备战状态,随时支援处置公交地铁涉爆涉恐警情,真正实现警情“快、准、稳”。
三、五大保障支撑
(一)增加人员和犬的数量。警犬大队严格落实市公安局徐文海局长在地铁调研时提出的“要增加地铁警犬数量,提高威慑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参照以往“一站一犬”的巡控模式,向分局提请增加67头警犬,并准备与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南京警犬研究所以及市公安局警犬业务部门沟通联系,加快落实警犬采购、培训等工作,确保警犬尽早投入使用,保障新增地铁站区的治安秩序的安全与稳定。同时警犬大队还与相关招聘部门联系,尽快充实辅助带犬员,加强新到位警犬的培训,确保人犬尽早投入使用。
恪尽职守的地铁卫士
(二)加强警犬技能培训。结合当前反恐形势,根据徐文海局长关于警犬工作的指示精神,只有受训的警犬才能“拉得出、打得赢”。在当前辅助带犬员流动性大、警犬训练周期长的情况下,警犬大队保持警犬最大下沉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搜爆、反恐扑咬等警犬技能,组织举办各项培训班,每年投入训练复训警力达40人、警犬达40头,以保证警犬处于最佳状态。
(三)夯实基础保障。在分局党委、分管副局长翟向东同志的悉心关怀下,警犬大队的基建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于2015年和2016年期间扩建了龙华警犬工作站人员宿舍10间、犬舍62间,增设了侨城东警犬工作站、机场警犬工作站,与坪山警犬基地形成四大警犬工作站,共有人员宿舍25间,犬舍167间,为人员安置、警犬饲养管理提供了保障。
(四)严格督导检查。为确保警犬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警犬大队建立并完善了《警犬大队带犬员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了督查机制,由大队领导抽查、民警每日督查、辅警自查,对督查结果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首位激励的积分累计制,增强队伍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五)注重关心与厚爱。坚持“一周一小活动,一月一大活动,一季度一党团活动”,以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多种形式宣传警犬工作,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荣誉感,坚持每半年评选出优秀雇员、训犬能手、警犬使用能手、内务标兵、纪律标兵等不同业务岗位上的尖兵,坚持对参加大型表演活动、参与处置市公安局、公安分局等重大警情的,进行战时表彰等,进一步凝聚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回望过去,一路走来,警犬大队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拼搏史,也是一部勇于创新的、敢于争先的改革史。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深圳地铁日平均客流量400多万人次,高峰时段多达508万人次,到2020年还有140多公里的线路要开通。公交地铁治安形势日趋严峻,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但大家坚信,在分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大队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一定能够助推深圳公交警犬技术工作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颜勤、李力,本刊记者,210012;杨志宇,深圳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地铁治安警犬大队,518000)
(本文照片由杨志宇、全群丽提供)
(编辑:李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