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7-08-01王洪俊
王洪俊
(淄博莲池妇婴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王洪俊
(淄博莲池妇婴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目的 观察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应用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明晰静脉输注的IVIG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 实验组A4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高剂量静脉输注的IVIG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改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血清 TBIL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静脉输注;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对12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施行不同的给药方案,论证了高剂量静脉输注的IVIG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详细叙述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A40例,相应产妇孕周年龄在33~37周间,平均(34.5±1.1)周,男17例,女18例。实验组B40例,33~36周间,平均(33.9±0.8)周,男17例,女18例。对照组C41例,33~36周间,平均(34.1±1.2)周,男17例,女18例。三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A40例、实验组B40例和对照组C41例。对比分析三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清TBIL水平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静脉输注的IVIG不同给药方式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A4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
血清TBIL水平24h 48h 72h实验组A 40 6.72±1.33 3.25±0.95 30.11±5.57 288.24±17.55 209.24±22.95 183.24±22.34 -实验组B 40 10.24±1.93 5.41±0.52 41.3±2.92 287.28±12.57 297.24±17.54 272.64±32.16 268.22±17.5对照组 41 10.32±1.57 5.25±0.45 44.25±4.52 286.73±13.42 287.1±15.57 286.64±23.42 287.1±19.54 P<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n 住院时间(d) 黄疸消退时间(d) 光疗时间(h) 治疗前血清TBIL水平
3 讨 论
丙种球蛋白预防传染性肝炎,预防麻疹等病毒性疾病感染,治疗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疗效。其中抗体主要由丙种球蛋白组成,但不是说所有的丙种球蛋白都是抗体[2-3]。本次实验,实验组A4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运用高剂量静脉输注的IVIG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改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血清 TBIL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刘云凤,邹朝春,杨华琴,娄漓江.静脉输注的免疫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06):1842-1845.
[2]陈素玲,赵若雯,江霞辉.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1):107-108.
本文编辑:李 豆
R722.18
B
ISSN.2095-6681.2017.06.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