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2017-08-01刘仁盛庞立春
刘仁盛,庞立春
LIU Ren-sheng,PANG Li-chun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刘仁盛,庞立春
LIU Ren-sheng,PANG Li-chun
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的生命之源、发展之本,是保障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单位以各级各类体校为主和后备人才队伍规模逐年萎缩始终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现实状况,既有发展方式结构上的问题,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体校的“培养目标”与普通学校培养目标相背离,导致业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质突出,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及发展模式。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主题相对集中,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使得研究内容没有突破。研究方法的突破将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未来趋势,而基于多样化研究方法的一些微观而具体的研究在当前可能更有现实价值。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体育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风向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每次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都伴随着竞技体育的成就辉煌(刘爱杰,2016)。新中国60多年的风雨进程,都在体育的世界里抹上浓墨重彩。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我国竞技体育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
“出人,出成绩”是竞技体育的核心问题(陈景兰等,1986),因此,后备人才是保障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竞技体育的生命之源、发展之本,科学培养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梯队对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2014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实施《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2014—2024)》(以下简称《规划》),首次在对35个奥运大项和47个分项当前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各项目青少年训练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奥运争光计划为主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布局,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构建富有成效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不断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3]。
当前,实践创新为理论创造和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了解研究现状,把握研究热点,揭示研究动态及新趋势,对提高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以及深化后备人才培养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进展
1.1 现状研究及问题分析
现状研究和问题分析是我国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主要方向。
1982年,任海先生刊发在《体育科学》上的《对70年代初我国优秀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调查及对其“早衰”原因的探讨》一文,在主要对241名1955年和1956年出生的运动员(1972年和1973年全国性田径运动会获得少年前6名)在1980年底时的训练、运动状态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优秀少年田径选手人才辈出,而成年优秀选手寥若晨星的这一矛盾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少年田径运动员“早衰”现象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后备力量的顺利成长。1983年,储雄堡指出,虽然我国已经形成层层衔接的训练网络,但由于学校重升学率,少体校重比赛成绩,招生时学校不支持,家长不愿意,学生不积极,使已取得的优势难以持久,尖子运动员后继乏人。1985年,刘德佩从社会流动的视角探讨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隐患”,指出各种职业向运动员水平流动的趋势逐渐减弱,低水平运动员向高水平运动员的垂直流动逐级减弱,父(母)代运动员与子一代职业间的代际流动的继承性减弱,影响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人才储备,竞技体育将面临可供选择运动员的人口范围愈来愈窄的困境。后继无人已经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潜伏危机(如寄,1986)。
此后,研究者对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李红艳等,2002;阳艺武等,2015),并分区域(刘青等,2010)、分项目(杨再淮等,2006)对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研,指出培养单位以各级各类体校为主和后备人才队伍规模逐年萎缩始终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现实状况。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现实,既有发展方式结构上的问题,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专项化导致运动员“早衰”,是体育界学者最先关注到的问题。“唯成绩论”的指导思想,缺乏科学训练理论以及全面评价少年训练质量的标准,不完善的竞赛制度等导致的青少年初期训练片面专项化,训练基础薄弱,是产生“早衰”的主要原因,提出应加强科学训练,完善竞赛制度,以竞赛制度促进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和向成年期的训练顺利过渡,同时加强中小学体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就进行内容广泛的早期体育活动(任海,1982)。时至今日,这些建议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体校的“培养目标”与普通学校的培养目标(社会总体需求)相背离,导致业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质突出,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学校重升学率,少体校重比赛成绩,“重训练、轻文化,重成绩、轻基础”的倾向,造成“升学率低,淘汰率高”(储雄堡,1983)。我国业余体育训练培养目标的单一、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缺陷不可避免带来对文化教育的忽视,使低成才率和高淘汰率成为常态(胡小明,2011)。运动员自身在知识储备及技能掌握上的主观因素,导致运动员流动困难,运动员退役和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进”与“出”这一本应良性循环的系统产生阻滞,体校学生及优秀运动员的退役安置解决得不好逐渐成为造成体校学生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湖北省体委调研室,1986)。竞技体育人才链在基础端与教育系统的脱节,难以保证竞技体育人才的质量,随着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取代了计划经济下的安置模式,导致学生出路的不畅,就业十分困难(胡小明,2011),因此,绝大多数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训练,成为各级体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少年独生子女化在我国将持续到21世纪中叶甚至更长时间(田雨普,1987),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隐性且长期的影响因素。基于实验对照及体质测试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具备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身体形态指标增长较快,但因锻炼不足和体力活动较少导致机能、身体素质方面下降明显;有一定的运动要求,但怕苦怕累、胆怯等意志品质,使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带有娱乐性的轻体育活动;聪明、机智、理解能力强、反应快等长处与个性强、耐力差、娇气、独立活动能力差等缺点都表现得十分明显(田雨普等,1987,2003)。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表明,由于是家庭的唯一希望,独生子女家长对其职业前途更关注、制约性更强,在子女从事竞技运动的态度方面,支持率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期望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中,运动员居于科技人员、管理干部、艺术人员、教师之后,在6个选项中居于第5位(田雨普,2000)。青少年独生子女化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田雨普,2000),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不愿意让子女从事体育事业,而独生子女能经受竞技体育极其艰苦的训练生活的也为数不多,无形中缩小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挑选范围(虞重干,2000)。同时,独生子女在身体、智力和个性心理方面的特点,导致各项目间后备人才发展的差异性,力量类、耐力类等苦累项目的后备人才数量缩减加剧。
此外,财政压力导致基础训练投入不足(周映春,2005),教练员知识结构的局限无法适应发展趋势(陈宁等,2014),后勤团队无法支撑训练团队的正常运转(刘青等,2010)等问题,也影响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总之,后备人才持续短缺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久治不愈的一个顽疾(鲍明晓,2014),我国体育界的学者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问题。随着诸多专家学者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研究深入及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对后备人才的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早期专项化训练问题有所改善并逐渐淡出研究者的视野,而培养体制导致的学训矛盾,成为至今仍在关注及努力解决的问题。运动员的“学训矛盾” 既是体育领域存在的客观问题,也是体育理论研究的现实课题。20世纪80年代,国家为了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也实施了一定的缓解措施,但在此后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明,这一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且随着时代变迁,这一矛盾不再是简单的学训矛盾之争,而开始进入素质教育体系(戴永冠等,2009)。
1.2 体制机制与发展模式
体制机制及发展模式是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1952年,为了参加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团中央联合发出《选拔各项运动选手集中培养的通知》,要求“抽调优秀选手集中训练”(伍绍祖,1999),并学习前苏联的竞技训练体系,成立了“中央体训班”(国家队前身)进行集中管理与训练,并引发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效仿建立优秀运动队。1955年,国家体委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3所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学校;继后,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建立青少年业余体校,并颁布了《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确立了以体校为基础的业余训练模式,较为正规的青少年业余训练体系开始形成(胡小明,2011)。 1965年6月,根据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精神①“各地都应集中力量办好重点青少年业余体校,一定要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些优秀运动员,向专业队输送。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可以建一所半天读书、半天训练的中心青少年业余体校,作为专业队的预备队。”,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从项目、选材、训练各方面,建立起“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国家队”这一金字塔形三级训练体系(周莹,2011)。
但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在20 世纪50 年代提出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政策方向,“普及”与“提高”开始分离。专业队伍逐步与业余拉开距离,与一般群众体育渐行渐远。
“体教结合”的提法是伴随20世纪80年代我国竞技运动飞速跃进所引发的解决大批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而来(胡小明,2011),初衷是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训矛盾。1986 年11 月11 日,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1987 年,原国家体委和教委联合发文《关于在部分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决定》,允许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同时确定了一批中学为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1988年又决定在一些重点高等院校中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体教结合”模式应运而生,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学的合作和普通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以及体工队学院化(丁永玺,2008)。
由于发展之初忽视观念层面的更新和制度创新,仅有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胡小明,2011),实践运作中长期缺乏学理支撑和合理机制运作,几十年来效果不佳。体工队学院化只是形式上解决了运动员的文凭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和技能储备;因“为校争光”的急功近利的思想而走入主要招收体工队退役或现役运动员误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仅没使运动员在知识和技能上提高以摆脱发展困境,反而制约了各级学校“一条龙”培养体制的衔接和中小学课余训练输送人才的积极性(丁永玺,2008)。“体教结合”变成了一种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解决退役者就业安置问题而采用的阶段性临时办法。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以教育系统为主,通过学校课余训练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教体结合”模式(陈道裕等,2006),此后,还扩展出“体教融合”、“体教协调”等概念。
这一过程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巨大的资源耗费、运动员退役后的困境、化解学训矛盾的无力、发展结构的失衡等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偶发性问题,也不是个别环节上的问题,而是涉及包括体制机制在内的发展方式上的问题(鲍明晓,2014)。1986年,《瞭望周刊》刊发的题为“体育后备人才短缺”一文,直指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危机,并指出这种潜伏的危机深刻地反映了我国体育体制上的重大弊端,即以各运动项目的国家队为主体,其目标是参加国际上的重大正式赛事的“国家体制”,以地方代表队为主体,其目标主要是在全国性比赛上争高低的“地方体制”,由于目标、任务的不同造成指导思想上的差异,“国家要人才,地方要牌牌”的不协调状况已非一日(如寄,1986)。1986年,《体育科学》刊发的《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多渠道发展的探讨》一文,构建了以传统项目小学训练网为基础,由体委、军队、教育、产业、民间5种渠道平行输送高水平运动员的后备人才输送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在于在国家体委的统一筹划和协调下,相互开展竞争,发挥各系统的特长,在竞争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各自渠道的功能(陈景兰等,1986)。这一体系鲜明的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时至今日虽已不适用,但其所引发的竞争意识及多元化的发展思路,仍具有现实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也在国家体委下发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1993)的指导下开始进入多元化发展期。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由体育系统独家包办掌控单一封闭的格局,向“多元化”即由现阶段的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团体、家庭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性格局转化:教育系统内创办的“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之路;企业或个人出资兴办的三集中式的职业俱乐部、业余俱乐部、民办体校等;企业或个人提供训练资源的业余俱乐部;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非常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丁俊晖模式”“清华模式”“温州模式”(秋鸣等,2010)等。以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的逐渐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但也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业余体校为主,体教结合基层学校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基础,个人和家庭培养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用提高来促进普及,是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基本规律,改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就是疏通普及与提高的互动双赢的传导机制(鲍明晓,2014)。传统的训练体制单纯为完成向上的输送任务而缺乏惠及大众的公共服务功能,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当前并没有对传统的训练体制产生实质性触动,随着我国公共服务理论的日趋完善,着眼于公共服务体系,以拓展体育公共空间的“分享运动”为途径,实现行业封闭向公共服务平台的回归(胡小明,2011),也许会成为疏通普及与提高双导机制的一条路径。
表1 本研究部分相关文献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特点
从1982年至今,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始终围绕如何解决后备人才短缺这一问题而展开。一项通过对1986-201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的研究表明,围绕“后备人才”这一主题,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培养模式、培养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学训矛盾与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不同地域与不同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6个方面,并且引用频次排名前10的论文涉及的研究主题同样集中在以上6个方面(阳艺武,2015)。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展那些处于学龄期、具有突出运动潜能的竞技人才的运动特长,同时又妥善地安排好他们的文化教育,使其在从事竞技运动的同时完成必要的学历教育,确保竞技运动队伍的良性循环,一直是人们长期探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华洪兴,2006)。
研究主题的相对集中,使得研究呈现一种持续递进性,竞技体育体制-后备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的研究关系(阳艺武,2015),并且在纵向延伸方面由“业余竞技体制”到“专业竞技体制”过渡,最终向“多元化体制”转化,即以“专业竞技体制”为主体向专业、业余、职业等多种体制并存的“多元化”体制转化的研究路径。
研究方法是学术研究质量的保证,也是学术研究发展的动力(李元,2014)。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主要使用的是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理论思辨等人文社会学研究方法(表1),有关选材、训练及竞赛等运动训练实践的实验探究和科学论证较少。由开始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逐渐演变为定性研究重于定量研究,缺乏更多的案例研究或定量分析佐证。分地区、分项目的现状调查,受调查方法及数据来源所限,获得的数据的权威性有所欠缺。
科学研究的进步离不开方法的发展与创新,研究主题的较为集中以及研究方法的相对同质化,使研究内容难以有所突破,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表1)。传统的“拍照式”技术路线特点,即站在静态的横切面分析和阐述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问题(阳艺武,2015),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延判缺少整体把控。研究思辨深度不够,历史性、比较性思辨分析较弱,在理论研究成果中,许多观点大多为直觉感悟和实践经验总结,导致分析视野不够开阔,基本局限于对表面现象的阐释和重复,对已知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出现量高而重复研究较多的现象,相当一部分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方面没有突破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这种人文观也因忽视了竞技运动的实体性而使其实践指导力度相对不足(张莉清,2016),使对策建议大多泛泛而谈,在具体的实施和可操作性方面略显单薄和不足。
3 未来发展趋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征,与众多自然因素、社会因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研究领域有较强的包容性,如“体教结合”的难点既涉及到宏观体制改革的战略问题,又涉及到微观的技巧性的战术问题(华洪兴2016)。
当前,体制机制问题不可能短期得以改变,定性研究也难以满足当前的研究需求。定量、多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更加受到学者的青睐,采用实验研究和复合研究等方法越来越普遍(詹新寰,2015)。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为学者们提供了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视角,也给研究者提供了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的工具(李元,2014)。
——如何借助基础学科,如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等,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效率,以最少时间实现最佳训练效果,以缓解文化学习与专业训练之间的时间矛盾;
——如何引导儿童青少年科学锻炼,提高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普及率以及提高成才率;
——如何规范机能形态、生理生化、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及流程,实现数据累积,实现科学选材的数据化及运动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青少年运动员因年龄因素,心理状态不稳定,可塑性较大,如何借助心理学方法与手段进行干预等。
如果说借助教练的感觉与经验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1.0时代,那么2.0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体现在管理、训练和科研等各个方面培养工作的全面数据化(王玄等,2015)。如何定量分析数据并向相关受众解释和传达研究结果构成了新的挑战。这些微观而具体的研究,可能对当前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更具现实价值。
[1] 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23.
[2] 陈道裕,周奕君,陈显健. “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体育科学,2006,(1):82-85,95.
[3] 陈景兰,顾圣益,田柏昌.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多渠道发展的探讨[J].体育科学,1986,6(2):13-15.
[4] 陈宁,卢文云,王永安,等.完善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模式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6):8-16.
[5] 储雄堡.努办开创培养后备人才的新局面[J].江苏体育科技,1983,(3):1-2,9.
[6] 戴永冠,许斌.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人本思想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16(3):19-22.
[7] 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J].体育与科学,2008,29(3):62-64.
[8] 侯海波,李桂华,宋守训,等.国外竞技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1-5,15.
[9] 湖北省体委调研室,湖北省体育科研所. 关于一些项目“青黄不接”的原因探讨及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1986,(1):1-10.
[10]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6):5-9.
[11] 华洪兴.超越“路径依赖” ,谋求全面发展—— “体教结合”的探索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6,26(6):75-78.
[12] 李红艳,黄善球.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1):21-23,27
[13] 李元,王莉.体育管理研究进展:知识结构、理论演进及其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9):12-17.
[14] 刘爱杰.竞技体育的时代价值与功能:2015年运动训练科学高峰论坛致辞[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8(1):54-55.
[15] 刘德佩.依社会学观点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5,4(2):21-26.
[16] 刘萍萍.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17] 刘青,温建,李以庆,等.新时期四川省业余训练走向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7):3-15.
[18] 马毅,吕晶红. 我国备战2022年冬奥会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探究[J].体育科学,2016,36(4):3-10.
[19] 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等. 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 体育科学,2004,24(6):56-59.
[20] 秋鸣,冯少兵,段娟娟,等.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1):44-47.
[21] 任海. 对七十年代初我国优秀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调查及对其“早衰”原因的探讨[J].体育科学,1982,2(1):21-39.
[22] 如寄.体育后备人才短缺[J].瞭望周刊,1986,(20):44-45.
[23] 体育总局全面贯彻“奥运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EB/OL].http://www.chinaispo.com.cn/info/ trends/13718.html.
[24] 田雨普,程云峰,董伟程,等.我国学生的独生子女化与体育教学的相应改革[J].体育科学,1987,7(3):10-13.
[25] 田雨普,程云峰,董伟程,等.2000年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J].体育科学,1988,8(3):1-5.
[26] 田雨普.独生子女社会背景下的我国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2):25-31.
[27] 王玄,望宇.努力探索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机制——中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比较与启示[N].中国体育报,2015-01-16(7).
[28] 王雷.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74-76.
[29] 伍绍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213.
[30] 吴建喜,池建.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88-93.
[31] 杨桦.我国竞技体育三大难题及破解思考[J].体育科学,2013,33(12):8-9.
[32] 阳艺武.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及演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2):73-79.
[33] 阳艺武,吕万刚,郑伟涛.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评价[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3):44-49,74.
[34] 杨再淮,俞继英,项贤林,等.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3):1-6.
[35] 杨再淮,项贤林,倪伟,等.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6,26(4):14-20,79.
[36] 虞重干,刘志民,丁海勇.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2):8-11,22.
[37] 虞重干,张军献. “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学,2006,26(6):79-84.
[38] 詹新寰.国际体育管理体系的重塑与中国体育改革的未来之路——西蒙•查德威克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5,36(4):27-31
[39] 张莉清,刘大庆.近5年我国运动训练学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5):71-77.
[40] 周莹,申萍,张博.我国竞技运动训练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7):65-68.
[41] 周映春.我国“体教结合”系统工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13-16.
The Research of Reserved Sports Talents Training in China
Reserved sports talent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s training,various sports school is the main training unit and the scale of reserved sports talents training is gradually shrinking. For the problem of structure of development mode and external objective causes,the goal of normal school is against sports school,which is the principal 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reserved sports talents,but the primary cause is system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mode. The research themes about reserved sports talents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similar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which makes the research content stagnant. The breakthrough of research methods will be the future trend towards on reserved sports talents training research,at present,and some micro and specific research based on diversified research methods may show more practical value.
competitive sports,reserved talents,training
1002-9826(2017)04-0042-06
10. 16470/j. csst. 201704005
G80-05
A
2016-10-25;
2017-07-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TY001)。
刘仁盛,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文化,E-mail:lrs60_05@163.com。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