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2017-07-31李广

时代金融 2017年18期
关键词:解决途径失业

李广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大,近些年来失业情况极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失业的影响和危害是多方面的,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剖析并解决失业问题刻不容缓。下面本文着重介绍失业发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失业 原因 解决途径

一、失业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国失业压力急剧增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失业是指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勞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主要成因如下:

(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

我国目前劳动人口不断增长,据调查,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劳动力的供给量大幅度增加,然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减少,这样就出现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与资本资源相比过剩的矛盾。事实上,我国投资资源不足世界的4%,而人口数目却高达世界1/4以上,因此,就业问题难以较好的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相当之大。

(二)体制性改革的影响

上世纪50年代后,我国开始发展经济、改革经济体制,历经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改革过程,建立现代企业体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统一安排就业,盛行 “平均主义、集体主义、大锅饭”的策略,极具高就业率的特征,但是企业的利润、生产效率严重下降,严重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经济的发展,随后,经济体制改革之风盛行,大量企业也深化改革,在市场体制下,企业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利润最大化——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势必会追求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因此就必然导致大量效率低、学习新技术慢的职工下岗;同时,在市场体制下,由于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出现减产、停产甚至破产的状况,也必然会造成大量员工失业。

(三)结构性失业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阶段性变化,进入了结构调整的时期,各产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原本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吸纳了我国主要的劳动力数量,然而随着经济转轨,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结构中对就业压力的缓解作用大幅下降,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城市转移,掀起了“农民工进城市打工热”,这样就造成了城镇就业困难。总体上,就业形势是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然而在某些高技术职位,供给与需求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如对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严重大于供给。

(四)对技术要求加大了就业难度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水平逐渐进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增加,许多岗位都加大了技术含量,这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然而在我国大量劳动力的素质较低,这就造成了劳动者的就业难度加大。

(五)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会出现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即有的失业者在寻找工作时却由于某种原因对一些就业信息不了解导致失业;也有的劳动者对就业预期过高,对一些空缺岗位看不上,而自身能力又达不到心仪工作的要求,也会造成失业。摩檫性失业往往是短期性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流通便捷,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失业状况会有所减少。

二、解决失业的对策

(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财政方面来讲,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国内需求,扩大了社会投资,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由于社会投资的增长,我国国民经济能以较高的速度健康地发展,经济的繁荣从而又提高了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促进我国就业率上升。

(二)提高我国资本资源

我国劳动力资源与资本资源相比过剩的矛盾极其严重,为了降低失业率,我们必须提高资本资源,扩大劳动力市场,使得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上文中我曾经谈到“我国投资资源不足世界的4%,而人口数目却高达世界1/4以上”,只有扩大我国资本资源,才能供给如此之多的劳动者就业空间,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的高就业。

(三)扩大教育投资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扩大教育投资,一方面从劳动力本身而言,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其将来进入社会的技术水平,适应社会对高技术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推迟劳动者的就业时间,劳动者有机会根据就业情况选择是否继续接受教育、延缓就业时间。

(四)进行下岗职工的职业培训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直至今天,下岗人员屡见不鲜。据调查,由于年龄、学习能力的原因,下岗工人再就业率极低,因此,必须及时解决下岗劳动者适应社会的问题,进行下岗职工的再培训,尽快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

失业是我国的一个社会热点,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甚至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我们必须解决失业问题,扩大我国就业。

参考文献

[1]王文甫.我国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的财政政策.经济研究导[N].2008.

[2]张时玲.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N].2006.

[3]刘海燕.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N].2010.

[4]李洪升.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2005.

[5]张磊.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N].2008.

[6]李向升.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主义中国的失业问题.特区经济[N].2008.

猜你喜欢

解决途径失业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