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果榄仁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种子育苗技术分析

2017-07-31杨丽莎李木介朗旺王国平

绿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育苗种子

杨丽莎+李木介+朗旺+王国平

摘要:主要对千果榄仁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千果榄仁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特性,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千果榄仁种的种子采收、种子处理、苗圃地选择、催芽、苗木管理及育苗出圃等技术,以使千果榄仁基因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发展。

关键词:千果榄仁;种子;育苗

中图分类号:Q949.7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206-02

1 引言

千果榄仁(Terminalia mericarps Vaniot Huerck et Muell.-Arg.),别名大马缨子花,千红花树使君子科,常绿乔木,高达25~35 m,具大板根;小枝圆柱状,被褐色短绒毛或变无毛。千果榄仁是一种珍稀树木,是国家Ⅲ级保护植物,其分布于我国的广西,云南、西藏等地。在气候温暖、润湿的小环境中生长。千果榄仁属于一种生长速度比较迅速的珍稀用材林木种[1]。现如今对于千果榄仁树种的研究极为缺乏,一般只对树皮化学成分分析、生物学特性及地保护、育苗试验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未见有关其林木的生长规律及木材物理性状研究报告。

2 千果榄仁介绍

叶片为长椭圆形纸质对生厚叶;叶片长度约10~18 cm,宽度约5~8 cm,叶缘呈全缘或微波状,或有促齿,在其顶端通常为尖头并且短、偏斜,其基部为钝圆。花极小,极多数,两性,红色,长(连小花梗)4 mm;小苞片呈三角形存;萼筒呈杯状,长为2 mm;雄蕊10,突出;生长有花盘。瘦果较为细小,极多数,具有3翅,其中有2翅相同大小,1翅特小,长约3 mm,宽(连翅)12 mm,翅膜质,干时呈苍黄色。花期8~9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3 千果榄仁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特性

千果榄仁主要分布的地区在以下几个地区比较多,首先是云南南部、西南部地区,其中,在最南边,分布到了云南的勐腊,最北分布到泸水(260N)。另外在西藏墨脱还分布有少量千果榄仁。在海拔1500 m的地方还有分布。另外,在锡金、印度东北部有部分的分布,经调查,在缅甸的北部地区、马来西亚、泰国、老挝、越南的北部地区都有分布。千果榄仁其主要的分布地区为热带或者是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这些地区干湿季有着相当明显的分别,年平均气温在19~23 ℃之间,极端天气时最低在0~3 ℃内;全年降雨量为1200~1800 mm左右,并且一般下雨量集中于5~9月这几个月之间,同时,空气相对湿度70%~86%之间,终年无冰霜气象[2]。分布于各地的千果榄仁均生长于土层深厚的地区,土壤颜色多为砖红色,其次还有部分为山地红黄壤、河岸冲击土以及黑色石灰土等等,土壤的pH值约介于4.5~7.5之间。千果榄仁需温润的生长环境,主要分布在河岸与沟谷地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以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之中,通常处于林分上层,在局部地段为优势木种。千果榄仁相对其他林木种的天然更新力比较差,一般在林内很少能看见幼树,幼苗生长的地方一般是在仅在空旷的地方。

4 生物学特性

4.1 千果榄仁的生长习性

根据观察发现,每年的4~10月为千果榄仁生长期,在4月初,千果榄仁出芽,通常30 d(四月底)内展叶,约45 d(五月中)千果榄仁进入展叶茂盛阶段,开始不断生长并展出新叶。到约180 d(10月)的时候,千果榄仁则停止生长,每年的11~12月千果榄仁开始落叶,于第二年的4月中旬前后停止落叶。千果榄仁的生长速度比较迅速,在日光充足、土壤肥沃潮湿的生长环境中能培育出大苗。在一年的时间,苗高可以到0.80 m,而地径则可达0.71 cm;2年千果榄仁生苗高为2.38 m,地径为3.63 cm;3年的千果榄仁生苗高3.51 m、地径为5.44 cm;成年树年均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可达1.50 m、2.0 cm。

4.2 千果榄仁的开花结果习性

千果榄仁通常于种植后14年开始开花结果;一般会在8月生出花蕾,在9月底至10月初左右开花结果,幼果期的千果榄仁主红色,从开花到果子成熟总共所需的时间约50 d左右,在11月下旬果实成熟,果熟后变为苍黄色,成熟果实果实极多带翅,可挂树上直至次年2月。

4.3 千果榄仁种子特性及发芽力

千果榄仁的果实通常都较为瘦小并且数量很多,带翅果实千粒重为0.53 g,没有胚乳,含有丰富的油脂。新鲜种子的含水量在17.25%左右,其发芽率较低,即使是成熟饱满种子在室内的发芽率也仅仅为30%。采用室内通风储存、干燥器储存、9 ℃低温储存三种方法对种子发芽能力比较发现,千果榄仁种子寿命较短,种子在室内通风条件下存放种子超过4个月就会完全丧失发芽力;在干燥器和低温状态下存放存放2年后,发芽率仍为20%左右,故后两者储存方式可延长种子寿命。

5 育苗材料

5.1 果实采收与处理

千果榄仁的种子于11月下旬成熟,果实颜色从青转变为蓝黑色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集,通常情況下选择20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通过钩刀、高枝剪来进行采果或者是使用竹竿将果实击落来进行收集。果实出籽率为40%~50%,将果实放到容器之中,通过搓擦的方式来去除果皮,然后放到清水之中进行漂洗,待漂洗干净之后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等到种壳的水迹小时候之后才进行贮藏。过干易致种子脱水,种皮开裂,子叶发霉,易丧失发芽力,故多用含水量5%左右的湿润河沙分层贮藏。如需催芽播种,可置于温度较高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2月初种子开始大量萌生,播种后可提早数天发芽。

5.2 苗圃地选择与苗床准备

因为千果榄仁耐阴,并且忌强光,所以在选择育苗环境的时候应该选在日照时间不长、利于减排灌、潮湿肥沃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如果是沙壤土或者是壤土最好。对于苗圃必须要进行三犁三耙,要做到精耕细作。如果是在山垄田进行育苗,就必须要将排水沟挖深一些,中沟、边沟宽控制在40 cm作用,深度控制在35 cm。在准备的过程中要施足底肥,在每亩地需要施用猪牛栏粪1500 kg。需要在进行耕耙地的时候讲肥料均匀的翻入到耕作层之中。播种时间为1月底至2月。一般用条播,行间距20~25 cm,每亩播种12~15 kg。

千果榄仁属于一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主要存在于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并且,调查发现,千果榄仁天然资源已近枯竭。因此,需要对千果榄仁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其生物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千果榄仁的保护,同时,出具有效方案重点保护其原生态环境和现存植株,研究促进千果榄仁生长的办法并提高管理技术[3],以保障今后扩大种植的质量;此外,应多展开有关林木种培育研究,大力开发人工种植,除造林外,可作道路侧、园林绿化树种培育,起到保护并利用的双重作用,以此既对野生资源的破坏进行修复,又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华,邓文华,管志斌,等.濒危植物千果榄仁的生物学特性及迁地保护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09,38(4):250~251.

[2]卢 靖,周长富,徐保燕.千果榄仁育苗试验初报[J].西部林业科学,2010,39(1):81~82.

[3]余贵湘,喊 亮,董诗凡.外源激素和穗条对千果榄仁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影像,2017,46(1):46~47.

[4]刘丗龙,赵见明.云南德宏高等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育苗种子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寒地芹菜育苗技术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最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