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区道路绿化的安全设计探讨

2017-07-31方伟均李淑明邱乃昂陈雪玲

绿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东莞绿化道路

方伟均+李淑明+邱乃昂+陈雪玲

摘要: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分析探讨了东莞市区道路绿化的交通安全,具体包括道路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的各类交通岛的绿地和行道树绿带、绿化分隔带、公交站绿化以及高速路出入口绿地等各类有关交通安全的绿化设计方案。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东莞市区交叉字路口的绿化带基本符合我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其道路绿化设计有长远的交通安全考虑,以实现道路绿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东莞;道路;绿化;安全;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9944(2017)13-0077-03

1 引言

东莞市近10余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已逐步成为珠三角的都市区域。繁忙的道路交通是其显著特征之一。人们在城市生活提升的背景下,提出了道路绿化要服从交通安全的迫切需求。例如东莞市有网民提到几处街道绿化带太浓密,遮挡视线、影响出行安全,谈及道路候灯区的绿化带由于园林植物长得高大茂盛,最高的超过1 m,认为路边种上茂盛的花草,本来是好事,但长得太高遮挡了视线,以致于渠化岛的拐弯处,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或骑行者都很难看到交叉运行的对方,从而提出道路绿化要有安全功能。笔者从城市园林工作的角度考虑,认为道路绿化是道路结构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和交通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为此,对东莞市区道路的安全绿化设计提出以下分析和探讨。

2 东莞市区交通路口绿化带的交通安全设计特点

2.1 现状

东莞市域内有:广深、莞深、常虎、惠江、龙林及广深沿江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以及G107、S102、S357、S120、S256、S358、S359等多条国道、省道,市内快线还有东莞大道、环城路、港口大道、东部快速、西部干道、北环快速等;东莞市镇区,例如笔者工作的虎门镇市区内有主干路:南北向的连升北路、金龙北路、太沙路、长提路和环岛路;东西向的运河北路、人民路、虎门大道等。这些纵横的主干路及其次干路在交叉路口都有交通岛绿地。笔者通过多年踏查和驾车观察,认为全市交叉路口的绿化带基本符合我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里有关“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以及“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等相关规定[1]。并认为诸如路口绿化植物遮挡交通视线的问题虽属于园林养护范畴,但也同时认为此说法为园林设计者提出了有关道路绿化交通安全的长远思考。

2.2 交通岛绿地

交通岛绿地可分为平面交通路口的中心岛绿地(图1)、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通口绿地[2]。导向岛绿地按其位置及功能又可分为渠化岛、分车岛和安全岛(图2、图3、图4)。交通岛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交通,通过合理绿化,强化交通岛的轮廓线,其绿化的根本原则是以低矮种植保证驾驶目标明确和视线通透。

2.2.1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岛绿化

(1)中心岛绿化设计。中心岛即环形交叉口中心岛,主要功能是组织环形交通,其绿化多为低矮的草坪、灌木、花卉或简单的模纹图案。其布置形式有规则式(图1)、自然式、抽象式或以草坪为主等。①中心岛是多处路口的汇集点,不宜密植乔木,宜以草坪、花卉为主,或选用几种不同质感、不同颜色的低矮的常绿树、花灌木和草坪组成花坛。其图案应简洁、明快。②中心岛中央可种植1株或1丛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乔木。若周围还有高层建筑物,种植图案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整体的俯视效果。位于城市主干道的中心岛可在岛中央添加不遮挡司机行车视线的雕塑、标志、组合灯柱、立体花坛、花台等。

(2)导向岛绿化设计。①安全性设计。根据两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如图5、6所示。在此三角形内不能有设施、构筑物、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在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 m,或者在三角视距之内不要布置任何植物。选择树种和植树位置时,不得遮挡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牌等交通设施,并应处理好与照明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的关系。②植物选择。由于该区域对植物高度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其绿化以布设草坪、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切忌采用大体量灌木丛,以免影响视线。③渠化岛平面方案。常见渠化岛绿化形式有混合型、绿篱型、单一型三种(图7)。前者为灌木球—地被植物—草坪;绿篱型常表现为规则的图案;单一型可单一采用时花或地被植物。

2.2.2 立体交叉绿岛

立体交叉绿岛常有一定的坡度,通过绿化种植,可保持水土并与道路共同构成利于交通安全的绿化景观。

(1)立体交叉口绿化设计。东莞立交口绿化多采用规则式,具有构图严整、平稳的效果;而自然式构图较为随意,虽景观自然,但因车速高,观赏效果不明显,反而造成散乱的感觉。规则式包括图案式种植,要求图案简洁、其平面或立体轮廓要与空间尺度协调。只有与驾驶视线无关的绿地可以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结合或全部自然式的绿化方案,从广角上表现舒缓与自然的效果。

(2)匝道四周绿化设计。匝道四周由于上下行高差造成坡面,可采取以下3种方法处理:①在桥下至非机动车道或桥下人行上步道修筑挡土墙,便于匝道绿地的植树、铺草。②匝道绿地上可修筑台阶形植物带。③匝道绿地上修防撞墙,其余地面经人工修正后做成坡面,具体为坡度小于1∶3可铺草;坡度小于1∶4可种植灌木、小乔木和铺草。

在顺行交叉处要留出一定的视距,不得种高杆植物,只可种植低于驾驶员视线的灌木、绿篱、草坪或花卉;在弯道左侧可种植乔木或墙状绿篱,形成动态曲线,以利于引导行车方向。

(3)绿岛设计。绿岛是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面积较大的绿地。种植形式主要采用以下方式:①草坪式,以开阔式草坪为主,草坪上点缀一些有较高欣赏价值的孤植树、树丛和花灌木等,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②图案式,以宿根花卉、地被植物、低矮的常绿灌木等组成图案,不宜种植大量乔木或高篱。

3 行道树绿带的安全设计

行道树绿带以行道树为主,其宽度根据道路的宽度而定,通常不小于1.5 m[3]。行道树绿带主要功能是遮荫和挡尘隔噪,并标示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的明确界线。较宽时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配植方式。

弯道或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范围内的行道树绿带在离地0.9~3.0 m的空间内务必保持通透。行道树株距6 m以上,干高2 m以上,干径40 cm以下时,少量枝条伸入视距三角形内是允许的,这是由于驾驶员可通过空隙看到交叉口附近的车辆行驶情况,而对于种植于该处的绿篱,其株高要求低于70 cm。

公路的中间分车绿带,又称中央分隔带,一般宽为2~3 m,是公路绿化的重点部位,设计以防眩、引导视线、改善景观为目的。此外,通过种植形式的变换,可缓解司乘者的路途疲劳。

4 绿化分隔带安全设计要点

道路中央分隔带的树高要有一定的限制,既要防眩又要保持司机视野开阔。树木在直线或半径较大的曲线段不宜过高,过高会使小车司机在超车道行驶时产生压抑感,中央分隔带乔木高度一般确定在1.5 m左右,灌木高度一般控制在1.2 m较为合适,按照株距的疏密可以分为间隔式分车带和连续式分车带。对于弯道半径较小,且带有纵坡的路段,中央分隔带树高一般确定在1.8 m左右,宜采用植株较为细高的树种。

5 公交站的安全设计

公交车站绿带上的乔木,应同时具备遮阳挡雨和安全功能,如树冠高大浓密,遮荫、滞水;主干单直、分枝点高、枝下通透好。分车绿带宽度在5 m以上時,可种植绿篱或灌木并设有护栏。还可做成港湾式停靠站[4],宽度在5.0 m以下的,可全部硬质化。站台两侧绿带配植应有整体性,并利于视野开敞通透和车体停靠。公交车站设在分车绿带上时,需规划30 m以上长度才能满足大型公车的停靠,另需留出1~2 m宽的硬质铺装为乘客候车使用。

6 隧道口、高速路出入口的交通安全绿化设计要点

(1)人行天桥或人行地下隧道出入口绿化种植应简洁通透,不能遮挡视线。在交通标志前或桥梁、涵洞前后5m内不栽植高于1.2m的乔灌木。

(2)种植色彩鲜明、造型优美或有特征的植物,可起到标志的作用。

(3)在适当的条件下可结合指示牌、雕像、小品、景石等景观元素设计绿化。

(4)个别地段甚至可以和街旁绿地、公交车站等功能设施相结合。

(5)高速公路、快速路出入口为利于汽车出入或变速以及回转车灯时不妨碍司机的瞭望,所栽植树木应能引导路线和视线[5]。在驶出部位利用缩小视界的方法,引导驾驶员减低车速,舒缓心态,增强安全感。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邱乃昂,陈雪玲,莫巧玲,等.东莞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指南[R].东莞:东莞市交通运输局,2013(7).

[3]周永东,龙田养.论东莞市行道树绿带的种植与设计[J].绿色科技,2013(9):99~102.

[4]李淑明,严 朝,陈雪玲,等.东莞市城市道路分车带设计浅析[J].绿色科技,2014(10):125~130.

[5]严 朝,邱乃昂.论东莞市大型工业园区道路绿化设计要点[J].绿色科技,2016(3):78~80.

猜你喜欢

东莞绿化道路
道听途说
东莞,东莞
莞香
2018年广东东莞荔枝收成看好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我爱绿化
沙湖立交绿化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小猴栽树
走进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