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色列崛起之谜

2017-07-31崔克亮李大巍王琰舒

中国经济报告 2017年7期
关键词:以色列科技

崔克亮+李大巍+王琰舒

以色列成功的秘密在于无所不在的创新精神和新科技的运用,创新和科技是以色列的两大法宝。

以色列自1948年立国迄今,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工业化程度较高、总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全球发达国家,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商业自由程度、新闻自由程度和整体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

就国土面积和人口而言,以色列可谓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蕞尔小国”。不仅如此,以色列还面临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问题,更曾长期处于战火频仍的状态。在如此恶劣的内外环境中,以色列何以能“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在科技、教育、经济、军事等领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从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其“小国崛起”的“秘诀”何在?以色列人建设富强国家的经验能给尚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提供何种镜鉴?以色列如何看待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以两国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如何?

揣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报告》记者近期专访了2017年初才履新的以色列驻华大使何泽伟(Zvi Heifetz)。

两大法宝:创新和科技

中国经济报告: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又多灾多难的民族。犹太民族复国之路历经两千多年,以色列自1948年5月14日建国之后,又历经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土地硗薄,资源匮乏。但是,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中,以色列却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都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成就。

以色列何以能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建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并创造出如此卓越的文明成就?换言之,以色列的立国精神是什么? 以色列建设现代国家、推动国家发展、创新现代文明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中国可以从中借鉴些什么?

何泽伟:以色列成功的秘密在于无所不在的创新精神和新科技的运用,创新和科技是以色列的两大法宝。我非常乐于和中国朋友们分享以色列的成功经验。但我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非常辉煌,令人羡慕,我们需要从中学习的地方也很多。

以色列在科技领域的成功得益于文化的兼容性,尽管以色列国土面积很小,还不到中国的百分之一,人口也只有区区八百万,但人民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以色列国土面积虽小,但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觉得,正是因为以色列国土面积小,各行各业的人们才能这样聚在一起,相互启发,共同产生新想法。我期待以色列的先进技术能被运用到中国所需要的领域。

总之,60多年来,在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条件下,以色列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使得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

以色列何以英才迭出

中国经济报告:犹太人人口数量虽仅有1600万,在全球人口中的占比不到0.25%,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2%的诺贝尔奖,其诺贝尔奖获得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远高于其他民族。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马克思、冯·诺依曼等闪耀于人类历史的天才都出自这个人数不多的民族。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就产生了14位诺贝尔奖得主。

以色列以及犹太民族为何会造就如此之多的卓越人才?“秘诀”何在?

何泽伟:千百年来,犹太人恶劣的生存环境、强烈的危机感,铸就了犹太人特殊的生存智慧。以色列建国之初首先制定的一部法律就是《义务教育法》,规定5至16岁的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并且到18岁均为免费教育。以色列人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因此,以色列有着中东以及西亚地区最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日本并列为整个亚洲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的国家,在全世界则排名第22位。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以色列国民也有着中东地区最高的识字率。

以色列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入。20 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仅次于军事经费,占GDP的 8% 以上,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在各种教育设施上不惜投入巨资。我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建有100 多个建筑精美的博物馆和1000 多家设备齐全的图书馆。

以色列人的教育哲學是三个原则:革新、创业精神、创造力。这些原则包括了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开放性思维,重视感知,重视科学和艺术、逻辑和想象的平衡等。

以色列人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动手能力、劳动技能和技巧,注重通过行动获得知识,愿意通过对知识的超越性追求获得智慧和灵感,而且人人有份。

科技领先缘于环境和历史

中国经济报告:自建国以来,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以色列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以色列的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军事科技产业,在农业、物理和医学上的研发也相当知名。

以色列创造出如此辉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又有哪些?以色列科技产业化的做法和经验是什么?政府和市场各自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何启示和借鉴价值?

何泽伟:我们非常乐意和中国分享相关经验。以色列和中国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我们也一直乐于与中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至于以色列为什么能够拥有先进的科技,这主要还是和我们国家的环境和历史有关。首先,我们是一个领土面积小、资源匮乏的国家,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技优势来弥补资源稀缺的短板,可以说也只有科技能够改变我们面临的不利局面。其次,移民的进入为我们带来了大量先进人才,这些人才来自科技、军事、教育、网络高精尖技术等领域,他们共同用智慧为以色列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譬如,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色列接纳了约100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其中大多是教育程度甚高、充满创新精神的高科技人才。

以色列政府和企业很重视研发投入。据有关资料,在研究和开发(R&D)花费指数上,以色列是全球排名第三高的国家,在科技准备(产业界在R&D上的花费、科研社群的创造力、个人电脑和网络覆盖率)上排名第八,在科技创新上排名第十一,高科技出口总额排名第十六。

以色列的工程师占比也在世界领先,每万人从事研究开发者达160人,居世界之冠(美国为90人)。人均风险投资也居世界第一;有近4000家高科技公司,仅列美国之后。

依据世界银行的说法,以色列还有着中东地区管理最良善、对财产权利保护最佳的经济体制。

我想,所有这些因素都对以色列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以色列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经济报告:你如何评价中以两国在经贸等领域合作方面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中以双边合作有何最新进展?

何泽伟:2005年11月,以色列正式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近年来,以色列和中国的经济关系蓬勃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以色列在亚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以色列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这是以中建交25年来取得的成果。2016年,双边贸易额达113.5亿美元。两国现有以中创新合作联委会和以中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机制(以中经济特别工作组)两个合作平台。

2013年5月,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访华,以中双方就深化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达成了共识,并成立了以中经济特别工作组,该工作组由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和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共同领导。在内塔尼亚胡总理2017年3月访华时,以中两国签署了一个三年工作计划,这个计划是工作组未来的路线图。

另一个平台是2014年成立的以中创新合作联委会。该委员会由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共同担任主席,以中双方各有约10个部委和相关机构参与,旨在搭建一个卫生、教育、科技、环境、农业等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平台。

2017年3月,在内塔尼亚胡总理来华访问期间,该委员会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在此期间,以中双方建立了全面创新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在创新合作中赋予以色列优先地位。而且,这两个平台——以中创新合作联委会和经济特别工作组——都被确认为双方开展合作的主要渠道。

过去三年来,以色列各部委与其中国同僚一起在创新研究、科学、学术、农业与健康领域推动了联合项目的实施。中以创新中心、中以常州创新园投入运行,双方联合资助近50个科研项目,产业对接全面推进。

目前,双方关于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进展顺利。中以FTA将是两国经贸合作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以色列方面将积极推动自贸协定的达成,并与中国政府一起努力,为两国企业创造安全、公平、透明的合作环境。

作为以色列政府加强与中国关系的措施的一部分,以色列外交部还发起并推动了邀请中国年轻领导力量赴以的项目,并强调创新合作。该项目于2016年初启动,迄今已有27个中国知名团体代表团来到以色列。该项目将继续运行三年,并将帮助以色列夯实与中国下一代年轻领导力量沟通的坚实基础。

以色列在中国的代表团体也帮助以色列学术机构打开中国的大门。中以研究项目合作广泛,中国最知名的多所大学也与以色列大学合作開设了创新中心(例如清华大学的研究中心便设在特拉维夫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也在汕头开设了分校,这是该校在以色列境外设立的第二个分校,该校新校区预计将于年内完工。

以色列外交部为消除双边关系障碍所做的另一举措是推进中以十年商务与旅游签证。以色列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与中国签署此类协议的国家。

此外,中国海南航空公司继以色列航空公司之后开通了第二条北京-特拉维夫直飞航线。这一切的结果是,中国2016年赴以游客和商务人士总数翻倍(共约8万人)。

“一带一路”是个伟大创举

中国经济报告:“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一个公共产品。你怎么看待这个倡议?以色列是否参与其间?

何泽伟:“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非常令人振奋。作为创新的国度和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以色列乐于以任何形式参与到“一带一路”中去。

事实上,以色列与中国人民的紧密联系古已有之,可回溯至一千年前在中国河南开封的犹太社区。犹太群体也在中国的哈尔滨、天津和上海获得了繁荣发展,尤其是上海——二战时数千名犹太人在这里找到了躲避纳粹的避难所。

以色列于1950年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东国家,然而两国的外交关系直到1992年才正式建立。自此,两国在一系列领域展开了合作,并在近年达到了新高度。

今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以色列派出了由区域合作部部长兼传媒部代理部长沙驰·哈内格比(Tzachi Hanegbi)率领的代表团出席此次论坛。代表团成员还包括以色列外交部经济司司长毕雅丽(Yaffa Ben-Ari)和我本人。

以色列将会逐步确定以方参与“一带一路”的具体项目;今年,以色列将会和中方一起围绕“一带一路”开展很多双边会谈和探讨。我认为以中两国可以在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合作。在科技创新上,以色列可以为中国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加强两国在技术创新上的合作也有利于双方互利共赢,以色列希望在“一带一路”的技术合作中起到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一些企业目前已在以色列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计划通过“一带一路”这个平台,继续与中国企业合作筹建港口、铁路、公路、能源等项目。

而且,我期望看到未来双边合作关系不仅基于高科技、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也将在医药、文化、“互联网+”等更多领域向前发展。因为,只有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才能成就更强大的双边关系。2016年,中以十年多次往返签证协议正式生效。根据协议,中国游客将可以多次入境以色列,每次在以色列停留不超过90天。我们很愿意看到更多中国公民前往以色列,这是加强“民心相通”的途径之一。

旱作农业与绿色发展

中国经济报告:以色列的旱作农业技术(节水滴灌技术)非常发达。多年前,以色列和中国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譬如甘肃省)就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目前,以色列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与中国的合作有何新进展?

何泽伟:以色列是中东实现科学灌溉的国家。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全体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甘肃省的灌溉项目有6000万美元的建设预算,我们对以色列农业公司和中国农民在这个项目中一起工作感到非常自豪。

中国经济报告:以色列在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可圈可点。中以两国在该领域有无合作?合作前景怎样?

何泽伟:以色列赶上了全球绿色潮流,集中力量,在清洁技术领域开出了一片天地。2006年,巴菲特斥资40亿美元买下以色列金属切削企业伊斯卡(Iscar)80%的股份,这是巴菲特的第一笔美国境外投资。2007年,外资为以色列经济挹注逾100亿美元。

清洁技术合作在以中创新合作联委会的合作规划中非常重要。去年,以色列和中国能源部门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涉及水和清洁能源技术、新能源、能源效率、燃料和能源补贴、智能电网、能源和水基础设施保护、海水淡化和废物管理的研究与开发等内容。我们期待着双方未来在上述领域有更广泛深入的合作。

今昔基布兹

中国经济报告:以色列的基布兹有点类似于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中国的“人民公社”体制早就被废除了。基布兹的现状和前景如何?其发展经验和教训有哪些?基布兹与现代市场经济能相容吗?以色列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做法是什么?

何泽伟:基布兹是以色列的一种集体社区,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现在也从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基布兹的目标是混合共产主义和锡安主义的思想建立乌托邦社区,社区里的人没有私有财产,工作没有工资,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外人可以自愿加入基布兹,里面的成员也可以自愿退出,退出的时候可以领到一笔退出费,作为其对社区所做贡献的回报。不过近几十年有些社区进行了私有化,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2013年以色列有274个基布兹,工业产值约120亿美元,占全国的9%,农业产值75亿美元,占全国的40%。虽然其他国家也有公社企业,但没有任何国家让基于自愿的集体社区享有如此独立的自治权。

至于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正如我在前面所说,主要是得益于以色列高度重视人才教育、科技创新和严格保護公民的财产权利。

作为中东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以色列有着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但政府也作一定的管理。以色列经济属于混合型经济,工业化程度较高,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高附加值农业、生化、电子、军工等部门技术水平较高,它们带动了以色列整体经济的增长。

猜你喜欢

以色列科技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心中的墙——以色列游记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笔中“黑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不妨学学以色列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