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密度大叶相思的土壤物理性质试验

2017-07-31蔡金桓佘汉基薛立

绿色科技 2017年13期

蔡金桓+佘汉基+薛立

摘要:对不同密度的4年生大叶相思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容重、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及自然含水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中低密度大叶相思林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大于高密度的,以及高、中密度大叶相思自然含水量显著大于低密度的外,其他各物理性质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三种密度大叶相思林的物理性质相近。期望研究为合理管理大叶相思人工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叶相思;林分密度;土壤物理性质

中图分类号:S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01-03

1 引言

密度是植物在自然界中重要的选择压力之一[1],与植物所必需的光照、水分和养分等环境资源的可用水平密切相关[2],影响着植物生长、形态和存活。森林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林木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3]。良好的群落结构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及其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使之更好地反作用于群落。土壤的水分、容重和孔隙是重要的土壤物理因子,影响着土壤的持水和溶解矿质元素的性能,影响着植物的扎根和根系的吸水性能,进而影响土壤肥力状况和植物的生长[4]。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是含羞草科相思属(Acacia)速生乔木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重病虫害少、根瘤发达、固氮能力强等特点[5-7],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荒山造林、园林绿化及环境保护树种[8]。目前,关于不同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生物量[9]、土壤养分[10]、林下植物[11]和竞争关系[12]等方面,罕见对土壤物理性质方面的研究。笔者通过对大叶相思的密度试验,研究了其土壤物理性质,以期为大叶相思人工林的营建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研究地地处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属广东省东南部,东江中游,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4°17′42″~114°32′16″,北纬22°56′57″~23°16′03″。该区山势由北面往西再南面朝东部倾斜,丘陵、台地、平原、湖川纵横交错,丘陵、台地占总面积的46%。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9.5~22.1 ℃,7月份平均气温28.3 ℃,1月份平均气温13.1 ℃,极端最高气温38.9 ℃,极端最低气温-1.9 ℃,积温7620.6 ℃,无霜期350~357 d。年平均降雨量1690~2380 mm,多集中在4~9月份,占年降雨量的80%~85%。土壤属赤红壤。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 含量分别为15.64、0.69、0.27和24.09 g/kg。3种林分特征见表1。

2.2 试验材料及设计

2003年春季割除林地上的芒草、桃金娘、藤类等杂草后,块状开穴,植穴规格50 cm×50 cm×40 cm,然后将1 m高的大叶相思苗分别按1667(低密度)、4444(中密度)、10000(高密度)株/hm2的密度栽植。各密度林分大叶相思林中建立面积均为1亩(25.82 m×25.82 m)的3个固定样地。2007年4月对3种密度大叶相思林的固定样地中的土壤物理性质展开调查。

2.3 试验方法

在采用5点取混合样法,在0~40 cm的土层中取环刀,得出容重、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用烘干法测自然含水量[13]。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用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Excel 2003对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处理并作图,用SAS8.2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低密度和高密度的大叶相思林的土壤容重最大(图1),为1.31 g/cm3,中密度的容重最小,为1.23 g/cm3。但是3个密度下的大叶相思林容重无显著的差异(P>0.05)。中密度的大叶相思林的总孔隙度最大,为54.44%,低密度和高密度的大叶相思林最小,为50.56%;三个密度下的大叶相思林的总孔隙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非毛管孔隙度按大小排序为中密度(9.87%)>低密度(8.46%)>高密度(6.08%)。中密度和低密度的大叶相思林的非毛管孔隙度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大于高密度大叶相思林的非毛管孔隙度(P<0.05)。毛管孔隙度随密度的減小而减小(图1);毛管孔隙度按大小排序为:高密度的大叶相思林(44.49%)>中密度的大叶相思林(43.59 %)>低密度的大叶相思林(42.10%),但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密度大叶相思林的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为22.39%,其次是中密度的,为21.6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低密度大叶相思林的自然含水量最小为16.83%,显著小于高中密度的(P<0.05)。毛管持水量按大小排序为中密度(35.46%)>高密度(34.03%)>高密度(32.16%),但三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 结论与讨论

土壤容重是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土壤容重的大小反映了土壤的质地、结构和有机质含量等综合物理状况[14];一般情况下,容重小的土壤结构疏松,通气性良好,物理特性较好。在研究中,高密度和低密度大叶相思林的容重较大,说明其物理状况较好。

土壤内部的空间并没有全部为土粒所填满,各土粒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其间有许多孔隙。土壤孔隙可分为大孔隙(非毛管孔隙)与小孔隙(毛管孔隙)。土壤质地和结构对水、气状况的影响,归根到底是土壤孔隙的大小和数量的问题。研究发现,三种密度大叶相思林的毛管孔隙度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吸水力差异不大。一般情况下,若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小于10%时,便不能保证通气良好。试验结果显示,各密度大叶相思林的非毛管孔隙度均小于10%,说明其通透性一般。

土壤自然含水量即湿度能较好地反映在自然状况下,土壤水分和林内湿润状况[3]。研究表明,高密度和中密度大叶相思林的土壤自然含水量较大,说明其土壤较为湿润,适宜树木生长。毛管持水量是毛管上升作用所能保持的最大水量[15]。试验结果显示,中密度大叶相思林的毛管持水量最大,低密度的最小,但是三种密度的毛管持水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总体来看,除中低密度大叶相思林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大于高密度的以及高、中密度大叶相思自然含水量显著大于低密度的外,其他各物理性质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生长4年的大叶相思幼林由于凋落物少和根系量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尚不明显。

参考文献:

[1]Japet W,Zhou D W,Zhang H X,et al.Evidence of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the response of Fagopyrum esculentum to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wing date[J].Journal of Plant Biology,2009(52):303~311.

[2]Hamilton J G,Zangerl A R,DeLucia E H,et al.The carbon nutrient balance hypothesis:its rise and fall[J].Ecology Letters,2001(4):86~95.

[3]梁永強,薛 立,曹 鹤,等.几种生态公益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07,27(3):11~14.

[4]曹 鹤,薛 立,谢腾芳,等.华南地区八种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J].生态学杂志,2009,28(4):620~625.

[5]潘志刚.中国主要外来树种引种栽培[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6]列志旸,许松葵,薛 立.不同密度大叶相思林的竞争效应[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6,45(2):127~130.

[7]列志旸,周彤彤,薛 立.密度对大叶相思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16,43(4):86~89.

[8]黄烈健,易 敏.大叶相思不同种植密度及修剪高度对穗条量及扦插生根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8):10~13.

[9]黄丽铭,薛 立,王相娥,等.不同密度下大叶相思幼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格局[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3):52~55.

[10]许松葵,王相娥,谢腾芳,等.不同密度大叶相思幼林的土壤肥力[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2):79~81.

[11]杨振意,薛 晔,薛 立,等.不同密度大叶相思人工林林下植物和土壤特性[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3):154~158.

[12]梁丽丽,薛 立,傅静丹,等.密度对大叶相思幼林地上竞争和地下竞争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30(3):59~62.

[1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56~71.

[14]陈奇伯,王克勤,李艳梅,等.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类型植被改良土壤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67~70.

[15]张华明,王昭艳,喻荣岗,等.赣北丘陵区果园不同套种模式对退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0,17(4):25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