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抵达人生的自在和轻松

2017-07-31马德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恩仇世故格调

马德

人的心理有时候是很古怪的,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更古怪的是,一旦自己得到了,似乎更不愿意让别人得到。

前者,是想在平等中求得内心的平衡。后者,愿在优势中继续保住自我的优越感。

这种古怪,本质上是自私。在人性的窄憋处,可以遇见许多类似的扭曲和阴暗。首先是见不得别人好,然后是希望自己能比别人好。最阴暗的一类,恐怕就是:希望自己得到所有,而全世界的人一无所得。

还有一类人,完全活在別人的世界里。自己的好坏倒在其次,他人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欢乐和痛苦。民间所谓“气人有笑人无”,就是这种畸形心理的体现。

得承认有这样的人,否则,永难看明白这个尘世。也唯在卑鄙的人那里见识了黑暗,才能尽见高尚者的光明。

真正光明的人,心底阳光明媚,心性善良宽广。他们在自己这里计较得少,在别人那里心疼得多。光明,就是能以己之光,度身处黑暗之人。他们希望别人能好,然后,是彼此同好、好好与共的大同世界。

光明再上一层,是伟大和崇高。这样的人,心怀天下,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往往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在世俗的世界看来,这是一群最“傻”的人,而正是这批人,构成了民族和社会的脊梁。

在个人的自私里沦陷太深的人,是不相信有这样一批人存在的。自己做不到,觉得别人也肯定做不到。自私了太久,也阴翳了太久,自己这里看不到希望,于是也就关上了所有朝向希望的窗。

在精明的群体里,所能看到的,是一个个精致的利益出口。在这个出口附近埋伏的,是无尽的欲望。一个深陷在欲望中的人,是难以抵及光明境界的,更遑论崇高和伟大。

更多的人,愿意活在精明里,这是世俗社会的必然格调。一方面精明可以使自己活到滋润,另一方面精明可以使自己周旋到游刃有余。前者抵达的是内心的愉悦感,后者获得的是处世的体认感。精明,很妥帖地周全了两者。

当然了,这种有些市侩的节奏,也会让一个人陷入到无人喜欢的尴尬境地。人太精明之后,所呈现出来的,不是世故就是圆滑,言语上看似滴水不漏,行动上却又显得虚头巴脑。这种虚假,最终累及自身。精明人到最后,最乐意交往的常常是那些憨厚实诚的人。只因为,对方的简单里,有着自己难以企及的本色感和真实感。

在势利的价值体系里,谈情怀是多余的。有些东西是掩饰不住的。一个人说下的话,做下的事,就是各自的标签和格调。

对于生活中略显程式和客套的虚情假意,要适当地去谅解。毕竟,每个人都需要一点仪式感,去完成彼此礼仪上的尊重。

问题是,这样的形式主义勒进了灵魂,有的人干脆就一假到底了。

这不仅是人格的绳索,也是人性的毒素。

我喜欢人活得老到一点。所谓老到,就是把世事看得分明,却又内敛于心;经历诸般艰难,却仍如当初宁静;能大开大合,却从容沉稳,不动声色。

老到,是对世故和圆滑的超越。在老到者的身上,你很难看到小聪明,小动作,小九九。老到是一种劫波渡尽后的深厚,是一种恩仇尽了后的举重若轻。老到,就是知道人生有些东西已经不值得了,然后,哗啦啦全放下。

老到,最终抵达的,是人生的自在和轻松。

(编辑 之之/图 锦跃)

猜你喜欢

恩仇世故格调
过敏泯“恩仇”
知世故而不世故
格调时刻
“江湖恩仇”叙事:古老原型与当代蝶变
知世故而不世故
世故之中有学问
知世故而不世故
宽容,才有宁静
出租屋捣鼓计划低成本拗出新格调
炫酷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