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阳方言语音说略

2017-07-31衡桂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凤阳官话滁州

衡桂珍,章 震

(1.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滁州市第一小学,安徽 滁州 239000)

·语言与文学研究·

凤阳方言语音说略

衡桂珍1,章 震2

(1.滁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2.滁州市第一小学,安徽 滁州 239000)

凤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凤阳地处淮河沿岸,是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接触的前沿,这就使得凤阳方言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历史上的多次移民也深刻影响了凤阳方言。本文就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对凤阳方言语音特征进行描写,以丰富方言研究的内容,也为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方便。

凤阳方言;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语音

凤阳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北临淮河与蚌埠市、五河县相望,东部、南部分别与明光市、定远县相连,西部和西北部各与淮南市、蚌埠市接壤。

凤阳地处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初,由于常年战乱,土地荒芜、人口稀少,明太祖朱元璋先后十余次从江浙一带移民至凤阳。这也对凤阳方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按《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年),凤阳方言属中原官话信蚌片。[1]它处在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的交接地带,呈现出丰富的过渡特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多次移民使得凤阳方言形成了独特的方言特点。[2]因受北方中原官话影响较大,凤阳方言形成了中原官话(信蚌片)与江淮官话并存的局面,在语音表现上呈现出两种官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本文就凤阳方言的语音特征进行描写,通过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理清二者区别,从而丰富方言研究的内容并且为该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理论依据。

一、声母系统

1.声母记音

[p ]八比布班 [ph]胖爬旁怕

[m]麻米母芒 [f]非风府凤

[t]大地读荡 [th]唐体图太

[n]怒女逆年 [l]拉里老蓝

[k]歌古高官 [kh]开库克考

[x]号和胡海 [ts]在组择纵

[tsh]草醋初从 [s]洒苏生师

2.简要说明①

(1)n与l声母不混。例如,脑≠老,那≠辣,男≠蓝;

(2)平舌音与翘舌音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区分的,偶有不分的情况。如:(摘、宅、窄、翟)zhai=ze、(捉)zhuo=zuo;(师、事、仕、士)shi=si;

凤阳方言声母以上这些特点与中原官话趋同。江淮官话多n、l混同,平翘舌不分(翘舌音多读成平舌音);

(5)普通话合口呼零声母音节[u]读作唇齿浊擦音声母[v],这一现象在江淮官话中也存在。[3]

二、韵母系统

1.韵母记音

凤阳方言韵母有36个,具体情况如下表1:

表1 凤阳方言韵母

2.简要说明

(1)后鼻音ing全部读成前鼻音in,如“京=今”“清=亲”;

(2)后鼻音eng全部读成前鼻音en,如“耕=根、声=深;(生)sheng=sen”;

(3)可以区分an和ang;

顺着绳索抬头望,唐玉烟正站在洞口。她腰间缠着绳子的另一端,双手死死拽着绳子,一只脚站在地面,另一只脚则努力蹬着洞口外的松树干,以此稳住身形。两截玉腿从绿羽短裙下露出,隐约可见里边白色的亵衣。

(4)无儿化韵尾,卷舌元音er读成非卷舌音,如“儿=啊”;

以上几点也是江淮官话的韵母的特点。[3]

(5)丢韵头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sui=sei、cun=cen、dui=dei;

(6)有韵母yo,例如:药、岳、钥、脚,通常对应普通话韵母iao和üe;

这几点是中原官话信蚌片的重要语音特点。可见,从韵母特点看,凤阳方言已经显示出两种官话方言在此融汇交锋的的状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4]

三、声调系统

1.声调描述

凤阳方言声调除了轻声外,有四个基本调类,相对比较简单。具体如下:

调类 调值 例字

阴平 212 高一边;

阳平 55 穷床寒麻;

上声 24 我管晚暖;

去声 53 盖放大热

2.简要说明

(1)凤阳方言声调按照古今调类分化规律“平分阴阳、浊上归去”的规律,入声均归入去声,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无入声韵。[4]

(2)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5]

四、基本音节表

表2 凤阳方言音节表

表3 凤阳方言音节表(续)

注释:

①为了便于排版,说明部分标注时有时使用了汉语拼音,下同。

②“可”在凤阳方言中是非常特别的一个词,有三个声调,声调不同表意往往有所差别;

③“吓”在凤阳方言中有两个读音,用的比较多的是“he”音;

④“kei”(剋)在凤阳方言中有“吃”的意思,使用频率很高;

⑤、⑥声母z、c、s在与uei、uen相拼的时候常常丢去韵头;

⑦凤阳方言中的“hun”(上声),表示“做事不认真,不踏实”;

⑧凤阳方言中“横heng(阴平)”常读作“hong(去声)”。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2] 李芳.浅谈江淮方言的地域特点和地理归因[J].皖西学院学报,2007(1):71-72.

[3] 刘祥柏.江淮官话的分区[J].方言,2007(4):353-362.

[4] 安徽省凤阳县地方志编委会.凤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5] 赵日新.安徽省的汉语方言[J].方言,2008(4):361-368.

责任编辑:友 之

2017-05-26

本文系2014年度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淮分水岭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凤阳方言研究”(编号:2014GH04)阶段性研究成果。

衡桂珍(1974—),女,安徽凤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文学。

H172.4

A

1671-8275(2017)04-0116-04

猜你喜欢

凤阳官话滁州
《滁州西涧》(草书)
陆黛灵书法作品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凤阳民歌的美学探究
旧凤阳花鼓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凤阳乔涧子明代琉璃官窑遗址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